标题陈丹青《局部》最可贵的是「艺术的真诚」 标题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172221 meta-col综艺 view2167 like39 comment6 time3-1 作者魔鬼的赞歌 头图正文陈丹青在优酷看理想系列的《局部》第一季第一集《千里江山图》我前后看了四遍。 之所以来来回回看,最直接的动力是“喜欢”,但要完完整整说出原因来却又不容易。我最早是下意识感觉到陈丹青《局部》展示了当今网络内容里极为少见的一种视角:不迂腐,不端着,冷静明确,姿态不高而又有十足的“自信”。 以笔者少年时期学过几年素描不能再业余的水平来看这档艺术节目,显然不奢望从中学到什么真材实料,实则网络视频节目也很少能提供这种实在的学问——不论是《局部》还是梁文道做到许多期的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均是如此,《圆桌派》更不例外。 文化节目能提供给观众的,最多是一种引子或者说「契机」——让看了节目的普通观众能够对那些艺术、名作、社会话题的深层内涵都心生亲近之感,少了隔阂,有了一窥其天地的想法。 而让观众产生这种兴趣,笔者以为是文化节目的最大价值所在。近年来成功的文化节目莫不如此,但更多是在综艺「形式」上下功夫,如《国家宝藏》的重现式表演、宏大的解说阵容和舞台;又或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生活、工作细节的展示,制作方心心念念的,是将这些珍贵的文化以娱乐化的「形式」包装,以触达到更广泛的受众。 但陈丹青完完全全走的是另一个路子。《局部》相比其他节目的「小」而「简」是格外突出的,无非是陈丹青个人化的讲述,多是写好的稿子用他那特有的腔调徐徐道来,配上著名的「巴赫G大调大提琴无伴奏前奏曲」作为开场,整体的气质简直不能再清淡了。 而在这样鲜明的「形式」下,陈丹青所讲的内容则更为“新鲜”:“我是一个不会上课的人,我本人就很讨厌上课。我不是讲什么艺术史,绘画入门。就是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看 。我出去转一大圈,才发现重要的不是画画,而是你怎么 ‘看’ 。” 《局部》第一季《千里江山图》作为第一集是有其道理的。《局部》这档节目,看似是讲美术,实则夹杂的全是陈丹青对待艺术的一种看法,又或是一种他个人化美学的标准,这并不稀罕,但陈丹青的可贵之处是他永远将这种私人的感受真诚地说出来,告诉我们—— 这不是艺术史课,这不是任何权威的、可以拿去考试评分的标准答案,这只是一种「看法」。 也就是说,他不是在讲美术本身,也不是讲美术史,甚至不是在讲一种欣赏美术的角度,而是在表达完全个人化的一些观点。 笔者之所以认为这种态度难得,是因为时下许多人是没有真正的「看法」的。 人们不太愿意原原本本地、仔仔细细地去审视世界,进而思考得出结论,而是更愿意屈身于各种「共识」,寻找一个群体忙不迭加入其中以获取安全感,再用群体本身的观点代替自己发声。另一种人则困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没有办法发声,好在艺术一向是一个宽容的领域,让陈丹青得以借此又「任性」了一回。 《千里江山图》一集里,虽然主题是王希孟十八岁的山水长卷,但显然陈丹青的话头是在“十八岁”上的。 “不要小看十八岁,十八岁的孩子,如果是个天才,这事儿就非常可怕了。” 陈丹青板着一张脸,睁着他那对眼镜后极为锐利的大眼睛,但却是在严肃的之下几乎用一种“热情洋溢”的方式讲述了关于“十八岁”这个特点年龄下天才的闪闪发亮,他不执着于细节,不拘泥于用实例告诉观众这幅画哪哪哪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而是用一种文学化的情绪在讲述这种类似于「窥见神赐的天才」般震撼。 “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所谓取舍和概括,可十八岁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着做加法。人在十八岁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赋了。” “他降生在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他在黄金时代只有十八岁。他在十八岁上,又有一个宋徽宗亲自给他调教。如此这般,我想他也闹不清怎么画出这幅伟大的画卷。十八岁干的事,多半其实是不自知的,他好也好在不自知。照西洋人的说法,那是上帝让他干了这件事情。” 这段话一出,《局部》就有了一个鲜活的内核,有了难以撼动的基石。 我不知道同时看过这期节目和这篇文章的读者能不能体会到这种情绪。以笔者浅薄的感触而言,仿佛看到了虚无缥缈的“艺术”一词的可能性,艺术可以具象化呈现的多种形式—— 「艺术」在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里,在他十八岁创作出这副长卷的天才故事里,在那个繁华而脆弱的北宋末年的历史里,在陈丹青左一言右一句扯到委拉士开兹和张择端的讲述里,在背景音乐的巴赫里,在画出《千里江山图》后生死不知的王希孟的迷雾结局里。 “我们在想象中国古典画家的时候,都是白胡子老人。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 “他好像知道,过了几年就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