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朗的夏日建议在此背景音乐下阅读此文 今年3月22日,美国标准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公司正式发行了影史经典《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蓝光碟 这部经典得以另一种清晰的方式重见天日 曾经由于画质差和239分钟时长的原因你错过它,现在你可以再次尝试一下 电影改编自当年台湾的一宗少年杀人案,那是国民党统治台湾期间的第一起少年杀人案。 而凶手与受害者都是导演杨德昌当年的同学,二三十年后,杨德昌用了两年的时间写就了电影剧本,又花了数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四个小时的电影,献给那焦灼的一代青年 《牯岭街》同样作为一部青春片与当今的青春片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是无病呻吟。一是他改编自真实事件,二是它饱含了导演的感情,导演的思考。这是一部概括了一个时代的青春片。 片头杨德昌导演给出了一段背景: 民国三十八年前后,数百万的中国人随着国民政府迁居台湾。 绝大多数的这些人只是为了一份安定的工作。 为了下一代的一个安定的成长环境。 然而,在这下一代的成长过程里, 却发现父母正生活在对前途的未知与惶恐之中。 这些少年,在这种不安的气氛里, 往往以组织帮派来壮大自己幼小薄弱的生存意志。 所以主角小四不止是当年杀人案的少年,还是杨德昌导演本人,更是那一代焦灼的少年。 这里提到的帮派斗争贯穿整部电影,其实不过像是你我年少的打架斗殴,所以前半段看起来都是一些青春往事,十分亲切。 影片充满了怀旧的气息,不断地唱起猫王的歌。其实电影的英文名字A Brighter Summer Day 就是来自猫王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的一句歌词 唱歌不只是怀旧也是掩饰焦灼的一种方式,同样的小四和小伙伴们无所事事不知所措的时候都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安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坦克,母亲工作的不稳定,父亲被当做特务被隔离审查,帮派的老大被杀,这一切都让小四从不安慢慢陷入毁灭 小四原本是一个乖学生,但是那确实是一段不适合读书的日子。于是他也开始参加一些打架争斗,开始接触女生 直到一次大的血腥复仇事件,帮派斗争似乎告一段落。而我也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少年杀人事件” 这时小四最后的精神寄托那个他喜欢的女孩——小明开始倒戈。 当小四得知他们的友谊都只是小明的欺骗,当他知道小明是个见谁都好的女生,小四偏执地选择了暴力。 其实之前的多次打架,小四都并未正面参加,更别说杀人。在得知小四内心的愤怒之后,小四的姐姐希望通过神父来开导他。 仔细看海报里的眼睛 在最后一天,姐姐约好了神父,在教堂里等候小四。而小四留下一张字条之后就走上了街头,把刀送进了小明的身体。 这是一个关于毁灭的故事。小四在救赎与毁灭之间选择了毁灭。 杨德昌导演喜欢缓慢的长镜头,十分安静。这部电影除了现场演奏的音乐,鲜有配乐,非常地写实。 开头一个固定的长镜头,小四和父亲渐渐走来。这样的镜头在主流的影像风格里会被认为是十分拖沓的。但是看杨德昌导演的电影急不得。慢慢看,你才会发现长镜头的优雅和余味悠长 有时候电影就是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比如小四看不惯虚伪的老师侮辱自己的父亲,一棍子打爆了灯泡。留下了一个灯头摇晃的镜头,再无赘言。 电影中的镜头更是尽量地远离演员,造成一种旁观的感觉。也让人物置身于建筑之中,充满了压抑的气氛 构图也是大方简约 《牯岭街》在国外被誉为最好的华语电影。外国人甚至比中国人还喜欢它,发布蓝光碟的时候也是引起了购买的热潮 暑假大把时间希望你能拿出239分钟出来欣赏这部电影。
这个世界会不会变,谁知道呢?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