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看到蝙蝠侠,诺兰看到人正值《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联盟》上映期间,没钱的编者默默下载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 在蝙蝠侠系列电影鱼龙混杂的格局中,甚至拓宽到整个超级英雄电影格局,诺兰重新打造的三部曲,绝对是鹤立鸡群。 这个天才导演,没有一次不给人惊喜,没有一次不制造话题,在商业上和电影艺术上同时取得巨大的成功。这种导演是稀有动物。 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至今活跃在人们的话题里。 然后导演本人又长这么帅,我也无话可说了。 在这里我先借用到侯孝贤导演在68届戛纳电影节上说的一句话。原话已经忘记,大意是:任何艺术,讲到最后都是关于人。 诺兰翻拍的蝙蝠侠之所以让其他系列片,以至于让几乎所有超级英雄片相形见绌的原因就是,诺兰关注的是——人(或者说人性) 2005年上映的第一部 Batman Begins 中文译为《侠影之谜》 这一部整体故事稍逊,但是他关注的主题是——恐惧。 恐惧是蝙蝠侠内心的黑暗。他小时候跌落废井被蝙蝠咬到,然后就变成了蝙蝠侠(感觉似曾相识……) 骗你的。那是蜘蛛侠的剧情好吗。 所以蝙蝠在诺兰的电影里不是用来耍酷的,而是象征着黑暗和恐惧。这也是主人公布鲁斯选择做蝙蝠侠,而不是蜘蛛侠,蜈蚣侠,炎龙侠的原因。蝙蝠侠意味着战胜自己的恐惧,更是要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恐惧,以此来抑制犯罪,维护正义。 然而布鲁斯一直忘不掉的是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小时候被劫匪枪杀的事情,并以此责备自己。所以《侠影之谜》是关于蝙蝠侠的成长史。 最后布鲁斯在烧毁的豪宅面前,给枯井打上木板,那意味着他真正战胜了恐惧。 主要要讲的是第二部 The Dark Knight 中文译为《黑暗骑士》 这部巅峰之作,这部被神魔化的神作。 最集中的评论都在小丑身上。关于小丑的评论你在豆瓣上可以找到不下百篇吹水文。说得天花乱坠,未免太过于夸张。但是也反应了这个配角,这个反派角色有多惹人喜欢。 首先饰演小丑的的演员是希斯·莱杰 同时也是《断背山》的男主角 在《黑暗骑士》中接近癫狂的表演,是这个角色焕发光彩的重要原因。据说在拍摄期间他多次入戏太深,导致无法区分戏里戏外。在电影还没公映的时候希斯·莱杰就猝死了。官方给出的原因是药物中毒。但是真的太容易让人把他的死亡和小丑这个角色联系起来。 电影角色的设置上往往是配角难于主角。因为你只能用很少的笔墨,但是要塑造出很有戏的配角。终于你配角塑造得十分精彩,却往往抢了主角的戏。 而《黑暗骑士》的小丑精彩,蝙蝠侠也是非常精彩。有人说,蝙蝠侠和小丑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同样的孤独,一个厌倦人性的黑暗想毁灭一切,一个悲悯罪恶的高谭市想拯救人们。 这时候探讨的就完全是人性了。 贪婪。第一场戏,抢银行。小丑分别吩咐同伙杀掉对方,就可以获得更多份额。相互枪杀之后,只剩下小丑一个人带钱离开了银行。当然小丑不是为了钱,他是在证明,不断地用实验证明人性的险恶。 愤怒。小丑被关在警局,看守他的警察本不想搭理他。小丑问他,你有几个同事被我杀了。警察逞能要为同事报仇,结果就给小丑制造了逃跑的机会。 偏见。用偏见这个词不是特别恰当。总之就是人们总是会默认某人优于某人,永远看不到平等。他设置了一道难题,一个是作为英雄的署长,一个是署长和蝙蝠侠都深爱的女人,两人同时面临死亡。结果,蝙蝠侠选择了救署长。这一选择被小丑利用,一念就把作为英雄的署长变成了一个黑暗的满心报复的杀手。 (以上图片可能会引发不适,不过你看到这行字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抱歉) 自私。两艘船上都装了炸弹。一艘是普通人,一艘是罪犯。他们都有引爆器可以炸毁对方的船。小丑告诉他们,谁先动手谁就存活,都不动手就一起毁灭。一开始两艘船上的人都信誓旦旦要先下手为强。到最后却都犹豫了。 或许这是诺兰给我们的答案。小丑不断地去挖掘黑暗,丑陋。可是再挖下去,或许是人性的光辉。性本善或本恶确实是难以回答的,但首先我们承认它的复杂性,不要片面地去对待它。 而蝙蝠侠在影片中孤独到了极点。他一心维护正义,小丑却用人命逼他停手。可是他一收手就会有更多人死去。原本相爱的瑞秋也爱上了别人。到影片最后他又一个人承担了罪行。从此开始面对罪犯和警方的双重追击。成为了名副其 实的黑暗骑士。 推荐大家去看一下,回复“蝙蝠”给你们资源。 第三部的影评不久也将奉上。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