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5年,它仍然是很多人心中的影史第一1972年的3月24,《教父》在美国公映,距今天正好45年整。这样一部经典,属于“没看过也听过”系列 其实对于经典我们应该端正一个态度,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不必要牵强附会 而不可更改的事实是,我们个人的喜欢与否已经影响不了《教父》在影史上的地位 虽然很多人说,《教父2》超过了《教父》,是唯一可以超越原作的续集。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教父》,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马龙·白兰度的表演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在度过一段黄金时代之后,进入僵化阶段,类型片和片场制停滞不前 到了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一批反叛的电影,包括《邦妮与克莱默》,《毕业生》,《逍遥骑士》 好莱坞开始进入新阶段,这段时间大量新作品涌入观众的视线。一批电影院校毕业的学生开始取代老一代的导演进入电影制作行列 《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就在其中。然而《教父》的诞生并非顺应了新好莱坞的潮流,它在叙事上,在表现手法上并不前卫,并不反叛。更有人觉得《教父》是对好莱坞传统的伟大复兴 科波拉在对父亲的心中,让我们知道了他当时的心境。 他说,我是要拍艺术电影的,可是现在他们叫我拍这种垃圾。 他们指的是派拉蒙公司,垃圾指的就是《教父》 科波拉还以为坚持启用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差点被公司炒鱿鱼。而此前公司本是想找大导演赛尔乔·莱昂内来指导电影,而他因为在准备《美国往事》而拒绝了邀请 意气风发的年轻导演,初出茅庐的帕西诺,重出江湖的白兰度和希望获利的电影公司,在各方的综合作用下,有了《教父》这样一部电影 从叙事上看,《教父》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 第一部分展现了教父和他整个家族的威望 第二部分教父的家族开始没落 第三部分麦克继承父亲,用残忍的手段重新树立了声望 而电影的魅力,永远在于它的视听语言 《教父》第一场戏,在黑暗的房间里的谈话,就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让这场戏成为谈电影时绕不开的话题。这场戏的成功,在于低调照明的魅力,在于镜头的精心设计,在于马龙·白兰度精湛的表演和沙哑的声音 后来的后来有无数人模仿这个场景,最近的就有姜文的《一步之遥》和动画片《疯狂动物城》 从第一场戏开始,科波拉和他的团队嗑了药一样地在截下来的170分钟里,献上了一幕又一幕经典的画面。《教父》的成功,在于绝妙的场面调度。这是科波拉倾注其中的艺术魅力 麦克在餐厅刺杀Sollozzo的戏,也设计得非常精妙。我找到了一个详解的视频 电影的高潮,麦克在教堂里为自己的外甥做洗礼,而一场杀戮已经展开。最著名的平行剪辑出于此。教堂里,神父问他是否愿意放下罪行,麦克一句愿意,在城市的角落就有一个敌人被残暴地铲除 神圣的洗礼,与残暴地杀戮同时发生。洗礼之后,麦克就成了自己外甥的教父,也成了黑帮道上新的教父 《教父》之后,科波拉在他的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拍出了《现代启示录》和《对话》这样的伟大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他没有违背初心 如果还没有看过《教父》可以翻出来看一下。如果看过了,不妨再看一遍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