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在刚刚公布提名名单的金球奖奖上,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获得了几个重要奖项的提名。被誉为是“奥斯卡风向标”的金球奖,每年都会和奥斯卡保持一个大致的方向。所以《血战钢锯岭》在来年的奥斯卡上一定会有表现的。 看电影的时候,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老派的作风。是老派不是老套,老派和老套的区别就是一般导演和梅尔吉布森的区别。 首先,不用3D。在这个A片都要拍3D的时代,梅尔吉布森坚持用传统的2D技术。然后是最大限度地限制CG特效的使用。用真实的布景,真实的爆炸,真实的动作表演。 钢锯岭一战是太平洋战争的最后一战,也就是二战里面关键的一战。所以日本人死守,美国人也死攻,就在这样硬碰硬的一战,故事从一个医疗兵展开。 这个医疗兵叫道斯,他在童年玩耍的时候用砖头差点拍死自己的哥哥,他受够了自己的酒鬼父亲没完没了的家暴,同时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这些让他意识到了暴力的可怕,并许诺终生不持用枪支。但是二战期间,他天生的善良和强大的责任心又让他应征入伍。 于是电影找到了最大的矛盾点:不持枪与战争 这里要说一下道斯的父亲,他是一战的军人,战争的创伤让他成为一个颓废又暴力的人。他极力反对儿子入伍,可是儿子还是偷偷入伍了。 在儿子穿上军装的时候他父亲含泪说了一段话:
我想说,雨果维文演得真好。怪不得梅尔吉布森说,我看见他就知道是我要的人。 道斯走上战场,他的未婚妻送给他一本圣经,那是他所有信仰的物化。你看到这部电影是多么老派了吧!刚订婚,未婚夫就要上战场。然后未婚妻追到送别的地方,在车窗那里吻别。 道斯受训成为一个医疗兵,他发誓只救人不杀人。这里分成训练营和战场两段。 训练营里道斯坚决不持枪,被队友和长官百般刁难。这有点像耶稣受难,被殴打,被恐吓,被监禁,他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信仰。 而在战场一段,是这部电影的重头戏。第一波枪声打响时非常震撼。一个是音效好,一个是画面质感,一个是尺度放得开。说到最震撼的战争场面大家应该会想起《拯救大兵瑞恩》里的抢滩登陆。 但是我只能说因为是在电影院,《钢锯岭》给我带来更震撼的战争场面。那些被炸烂了腿的士兵喊着“医疗兵救我”的时候,你会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在情节上可以拿来和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比较。《全金属外壳》充满荒诞,死亡,绝望的气息。而《钢锯岭》是人性的光芒。 《全金属外壳》在训练营里表现的是对士兵人格的摧残,在战场上讲的是一个没有信仰,或者说信仰矛盾的人在战争中的迷茫。 这两部电影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吧! 你可能很难想象,一个不带枪的士兵是如何在前线作战的。道斯就是这样在钢锯岭救下了70余人。虽说救人的情节有点个人英雄主义,也显得有点造作。但是鉴于整个事件是真人真事改编,甚至一些台词是当年在战场上的原话。我只能说,是我对信仰的理解是不够的。 当道斯决定不撤退,一个人冲进硝烟的时候,他脑子里想到的是上帝。当日本人赤身裸体引爆手榴弹自杀式攻击的时候,他们脑子里想到的是天皇。 这是信仰的可贵和信仰的可怕。 影片最后道斯从钢锯岭上下来,躺在缆车里,一个长镜头跟着他缓缓下来,从俯拍到仰拍,看着道斯漂浮在空中,这是导演对英雄最深的赞许。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