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糟糕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嘉年华》就在前天,第五十四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嘉年华》导演文晏荣获得最佳导演奖。很有趣的是,五个提名的最佳导演里,有三个女性导演。许鞍华来自香港,张艾嘉来自台湾,文晏来自内地。 女性导演,女性视角,敏感话题(儿童性侵问题)这些都是中国电影一直欠缺的东西。 女性视角 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文晏在《嘉年华》并非只是简述儿童性侵这件事情那么简单。由于电影上映的时候,刚好北京爆发了幼儿园性侵事件,电影将宣传语改为了“救救孩子”。呼吁大家关注儿童性侵问题,保护孩子只是这个电影的一方面。文晏通过一个女童遭遇性侵的案件铺陈开来的,关于整个社会女性群体的描绘,是这部电影的真正的主题。 文晏获54届金马最佳导演奖 在一些访谈中,文晏提到在剧本创作的时候,小文(受害者)的角色是一直都在的,真正动笔开始于小米(旁观者)的角色,因此形成受害者与旁观者双重视角的重叠。除此之外,电影中还出现莉莉,女律师和小文妈妈几个重要的女性角色。这五个主要的女性角色共同构成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对于这个社会,对于女性问题的反应。 小文和另一个女孩新新同时受害,但是她不像新新那样逆来顺受,听从家长的谎言和安慰。她只是一个小女孩,或许她并不知道自己受到的是怎样的伤害。但是当她妈妈撕了她的衣服,绞了她的头发,尊严受损,她毅然旋转了离家出走。她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的是迷茫,是生命最开始对于性,对于社会,对于权力的疑惑与不解。 小文在海滩上被拍婚纱的人赶走 小米是一个非常独立的角色。她从小颠沛流离,是连身份证都没有的“黑户”。这是着墨最多的一个角色,也是整个电影的一个核心人物。在电影里她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受害者到觉醒者的转变。 女律师是一个斗士。警察问她,只做这种案子(儿童性侵案)?她说,这类案子需要做。 莉莉是另一个受害者。她就像是成人版的小文,但是她却没有那么坚强,她醉酒之后痛哭流涕,“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了”。 莉莉与小米 小文妈妈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形象。她得知小文受到伤害之后,感到羞辱和愤怒。而她的愤怒都撒到了小文身上。 文晏塑造的女性角色并不脆弱,也不是博人同情。这让《嘉年华》这部电影在同样涉及儿童性侵问题的同类电影里表现出了难得的克制与冷静。所以这不是一部催泪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故意激怒你的电影;这不是一部“要讨一个公道”的电影,也不是急于解决问题的电影。它告诉你一个故事,或许公道自在人心,答案每个人都有。 现实主义 《嘉年华》并非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是它的真实感比所谓真实改编还要真实。首先是电影的剧本去除了很多戏剧化的处理,采用比较零碎的叙事。 其次,全片使用了手持摄影,带着波动的摇晃,若即若离的焦点,加上大部分是长镜头,给人连续观看的感觉,这都更接近于我们现实中观看的视觉体验。 小文和新新在一个类似于子宫的巨大管道里叫了一声:这是通往哪的呀? 然后,影片的布景降至最低。导演没有故意避开一些影响构图的物件,也没有花很多心思去改造拍摄的地方。一切追求一种自然的状态。文晏自己说:“因为我不太想用一种特别刻意的方式去渲染这是一个很惨的故事,让你一看就觉得难以忍受。我觉得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她想象中宁静的世界,不管她生活怎么样。首先我们拍得时候是依照现实主义方式,不想有人为添加的色彩。然后在调色的过程中也注重不要过度强化某一种颜色,让它保持一种淡淡的,类似孩子的童话书的感觉。就是保持女孩子自然的状态。” 两个意象 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小米站在巨大的玛丽·莲梦露塑像下,轻抚着她鲜红的脚趾甲。这个巨大的塑像,是贯穿电影的最大的意象。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带着超现实意味的。灵感其实来自于2014年,广西贵港某商业中心巨大玛丽·莲梦露像被拆除的新闻。而拆除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伤风化”。 广西贵港被拆除的玛丽莲梦露雕像 电影里巨大的塑像与女性之间的微妙联系,构成了电影超越现实事件的文本意义。重要的不是玛丽·莲梦露代表着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看玛丽·莲梦露。在镜头下,这个巨大的雕像并没有出现一个全景,全是局部的特写,以及从上至下或者从下至上的摇镜。这是一种窥视,这是一种打量,这就是这个社会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对女性的看法。 海报中巨大的玛丽·莲梦露雕像 另一个重要的意象(如果也称之为意象的话)是与之对应的李会长。与雕像一致的是,这个罪犯从来没有出现过正脸。而他的权力,他的爪牙却蔓延在各个地方。这个设计类似于《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老爷的角色。这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男权。 尾声 影片的最后,小米换上了一袭白裙,俨然一个年轻的玛丽·莲梦露。她走投无路,只能出卖自己的身体。可是在她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的时候(这个镜头与小文离家出走前形成呼应),她决定了逃走。她砸碎了锁链,在公路上不停地向前,不停地向前。可能她也不知道要去向哪里。 结尾小米在公路上不停地行驶 这个时候,被拆除的玛丽·莲梦露地雕像在她身边闪过。镜头移转到了小米的背后,玛丽·莲梦露的裙底一览无遗地出现在小米面前。在一段沉稳的弦乐中,一身白裙的小米与巨大的玛丽雕像白色的裙底,响应了这部片子的英文名字 Angels Wear White (天使身着白衣)。这场逃离可能是觉醒,但是在前方的可能依旧是吞噬。 电影《四百击》结尾,东尼在海边回头 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个结尾的长镜头和一部经典的电影《四百击》如出一辙。东尼一个人跑到海边,可是面对这茫茫大海他也不知道去向何方。这个时候他一回头,这个定格镜头载入了影史。文晏的艺术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对北京的幼儿园性侵事件的关注度把《嘉年华》推上了热点。我看电影的当天,小小的影厅里也是满满的观众。《嘉年华》免于被埋没。希望此后,有更多的观众愿意为这些电影买票。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