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比片名还疯狂,一下拿了五个奥斯卡大奖
第一次知道这部片《飞越疯人院》是从柴静的《看见》看到的,有多疯?一查才知道这部片有点厉害,一下就拿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5个奥斯卡大奖。
故事开头交代了主人公麦克墨菲因为三番五次闹事才进来这家疯人院,而他本人似乎是为了逃避工作。 院里各种各样的病人,暴躁的人,不能坚定自己的人,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胆小口吃的人,时刻觉得自己很累的人······
而麦克墨菲看起来似乎比这些人还疯,教高大的酋长打篮球,带他们去游艇一日游。 有些病人是自愿进来疯人院,医院他们吃药,放很大声的音乐,拿病人的私人问题开讨论会。一切切不人道的做法。 而护士长瑞秋更是不人道,只能用“魔鬼”两个字形容,限制他们的福利制度,甚至专门针对默菲,而且不让他出院。 默菲再也忍受不了医院的制度,临走前办了个圣诞派对,还满足了胆小的比利,原本想走了,没想在等比利和女友凯特时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护士和护院都来了,护士长瑞秋威胁比利要把他的事情告诉他妈 妈,恐惧的比利哀求,然而对他置之不理。 比利在房间里自杀,护士长间接致死比利的行为激怒了默菲,他双手紧紧掐住她的脖子,但被护院拉开了。护士长没死,但默菲被医院执行了“额叶切除手术”,成了真正的白痴。
酋长十分悲伤,紧紧地抱着自己的朋友说,我会带你一起走的,然后用枕头把默菲闷死,再拔起那个默菲想拔起的喷水台炸碎窗户,飞越出去。 影片选取的题材是平常不容易看到的,取疯人院为题材,首先就很容易让观众感兴趣,其次是主人公和其他病人的鲜明对比,最后整部片看下来你会发现那些病人也并不是真的有很大的问题,他们只是因为某些方面原因融不进社会。
还会发现整部影片的主打色调都是偏阴冷,四周的围墙,带给人压抑感,除了他们出海见到蓝天白云,和教会酋长打篮球,就算在室外也是灰暗的天空,不过镜头到主人公麦克墨菲身上就有不同。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是从捷克移居到美国的,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他见过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腐朽制度,引用另一种说法,这部片是在讲美国60年代当时的社会状况,打着人权主义的招牌,却是在进行各种不人道行为,限制人权。
也有些人对酋长最后为麦克墨菲结束生命的行为感到不解,印第安酋长这个人物的设定很微妙,他有着强壮的身体,也想出去疯人院,但从未做也不曾开过口,是麦克墨菲给了他力量,,他清楚麦克墨菲渴望的是自由,说过要带墨菲走,现实中的墨菲已经是一个躯壳,他便以墨菲的方式带他的灵魂去自由的地方,酋长也象征着为人权和自由抗争的强大力量。
从世界观层面,有个问题一直伴随着观影过程,个性行为超出社会能接受范围就是疯?影片给的答案是不。
麦克墨菲的牺牲对这所医院的管制似乎并没带来什么,护士长瑞秋照样可以对病人制裁,但那种抗争精神已经存在每个人身上。影片中酋长砸开窗户后,描写病人神态的镜头,最后留住在一个欣喜若狂的病人,也在昭示着抗争的另一种胜利。
最经典的桥段还是那段默菲跟别人打赌自己能够搬起喷水台,他知道自己搬不起,但还是去尝试,表现的是一种抗争的精神 “我他妈至少努力过了”。
陪你疯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