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朋克》读后感叹

2022-5-16 19:08|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49| 评论: 0|原作者: wildgun

摘要:
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wildgun\2019-10-14-18-50-11-39691979901499-??? - wildgun的个人站点。御宅族,圣地巡礼爱好者-采集的数据-后羿采集器.html

标题

《密码朋克》读后感叹

标题链接

http://wildgun.net/2018/03/bookreview_9787508676241/

导语

近日,读了《密码朋克》一书。其实,从知识普及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水平其实并不高。除了在《引言》中颇为振奋人心地提出「宇宙相信加密。」这一令人在前后严肃甚至严酷的上下文中略感欣慰的话之外,本文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对话题进行的,因此这不是一本对知识的梳理与阐释的书。 <span data-mce-type="bookmark"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0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0;" class="mce_SELRES_start"></span><br /> 但是,从理念的展现与普及角度来说,这本书又是相当珍贵的。尤其是作为读者的我所处在众所周知的、甚至众所唾弃的环境下——这个环境被本书中称为filternet或censornet。 感叹于对话者思维的广度深度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首先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本书对话集中的深度和广度。我一直以为其中最著名的那位阿桑奇,只是反叛的极客、泄密的专家或是网站的建设者,却没有想到他和书中其他几位讨论着的思想并没有止步于技术或加密这件事本身——正如我开头所写,本书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加密方法,因此密码学知识普及并不是该对话集的目的。但是本书的对话讨论内容大大超越了技术问题,延伸到了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和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或许是人类史观、发展观或是苦恼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而且以上这些绝非点到为止,而是深深融合搅拌进他们的对话言语之间。 继续阅读

日期时间

2018年3月24日

正文

近日,读了《密码朋克》一书。其实,从知识普及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水平其实并不高。除了在《引言》中颇为振奋人心地提出「宇宙相信加密。」这一令人在前后严肃甚至严酷的上下文中略感欣慰的话之外,本文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对话题进行的,因此这不是一本对知识的梳理与阐释的书。

但是,从理念的展现与普及角度来说,这本书又是相当珍贵的。尤其是作为读者的我所处在众所周知的、甚至众所唾弃的环境下——这个环境被本书中称为filternet或censornet。

感叹于对话者思维的广度深度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首先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本书对话集中的深度和广度。我一直以为其中最著名的那位阿桑奇,只是反叛的极客、泄密的专家或是网站的建设者,却没有想到他和书中其他几位讨论着的思想并没有止步于技术或加密这件事本身——正如我开头所写,本书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加密方法,因此密码学知识普及并不是该对话集的目的。但是本书的对话讨论内容大大超越了技术问题,延伸到了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和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或许是人类史观、发展观或是苦恼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而且以上这些绝非点到为止,而是深深融合搅拌进他们的对话言语之间。

我从未意识到一个黑客、一个网站建设者,会如此由他的技术实践而牵引出如此深刻广泛的思考。看看我自己吧,其实我自认为我也看了不少书、也有不少自己的想法、也普遍涉猎宗教哲学——并且,从专业学科上来说,我也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但是我的计算机专业是学业或是职业,我的宗教和哲学是兴趣,两者从来是平行发展,或最多在某些相似点上有所交叉碰撞。然而,本书对话集场合中的几位,他们对于技术的思考与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思考是纠缠在一起而发展的,是互相增长的——若要说比喻的话,就是互相攀附着生长的牵牛花蔓藤,终于形成茁壮的一束。

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理念:

「技术和科学并不是中立的。某些特定形式的技术可以带给我们基本权利和自由,而这些权利和自由是许多人长久以来所渴望的。」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技术是中立的、是工具——是无预设政治理念倾向的。但是,本书告诉我并不是,技术的构成部分与基础架构形式就是表现其政治基因的方式。在这里写道:

「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对新兴的监控状态不能仅仅是抱怨一下,事实上,我们能够开发出一种新的民主工具。事实上,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智慧开发出这些工具,将这些工具散发给其他人,促成集体防御。」

例如邮件加密、例如去中心化的金融或去中心化的存储机构,这些虽然是中立的、关于技术特征的描述词汇,但其设计理念,天然地表达了其所蕴含的尊重隐私、相信大众乃至置权于大众的先天思想。我想,这便是本书所提及的工具(技术和科学)的非中立性。

除了这个详细展开的观点外,本书还有其他由对话者通过技术实践而延伸至的社会学理念,都很值得一读。更令我钦佩的是,许多在现金的中文互联网上,往往讨论容易陷入僵局、陷入互掐或陷入两难的问题,在本对话集中有了十分明快的答案——例如在讨论网络不良内容与内容审查的关系上——这些答案都是兼顾两边,或是富有实践意义的。因此,本对话集超越了日常对话中容易陷入僵局的那些争议话题,并将这些话题进一步引申向更为深刻、广泛的思考。

我感叹于对话者实践的广度深度

除了理念的阐释与讨论外,我还感叹于本次对话的参与者他们的实践所作所为。他们创造密码学工具、组织或参与黑客大会、在各地演讲甚至是游说政界。他们在朝着各自的理念进行着积极主动的探索。

甚至于他们的行为被政府——美国政府,以及英国政府等盯上,对话中也提到了他们被政府盘问审讯的经历,但这却反映出他们实践之真切有效。

我想这种主动性、可能性以及行动的活力是他们得以由技术话题讨论至社会议题的基础。他们向世人普及密码学知识与理念,强调隐私权与赛博空间独立性(及其应有的样子)、提供个人与集体霸者之间的角力及防范工具,甚至影响到了社会大众理念,引发的众多讨论。我想以上这些事例,乃至这本书的出版,都是他们以及更多人在各自领域内多方面积极实践的成果。因为唤起人们对自身隐私的关注,与早先启蒙时代人们对自身权利的关注是形同神似的。

好奇他们经历为何如此充沛

我不知道他们现在各自多少岁?以及日常生活怎样?感觉一个人既要从事密码工具的开发和维护,掌握最新的程序设计知识技术,还要参加各种活动以传播理念,又要应付来自集权者的骚扰,更要主动推动社会政治议题……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技术和社会活动多方兼顾的啊?

由彼及此,而联想到我自己,或说其他的计算机用户。该如何提高自身的隐私意识,并推广这样保护个人隐私的理念呢?我目前能想到的还比较简单,例如更多地使用HTTPS服务,以及更倾向于开源的工具。但是除此之外,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建议——包括保护自身,以及传达理念。

也有对本书部分内容的的质疑

当然,对于本次对话中一些涉及具体问题,我也有些质疑。或者换一种说法:在了解到更详细具体的争议内容前,我无法赞同对话者的观点。

例如,我记得书中谈到了电影的版权问题,并将好莱坞及其象征的阵营置于反面立场,其正试图游说政客进行版权保护防止盗版的立法。并且,对话者所在的一方的到了成功,阻止了立法。

我不知道这具体的法律争议焦点、所要解决的事项是什么,以及是如何规定、如何防范盗版又是如何处罚的。但是,虽然书中的几位对话者是长期在开源世界中的积极活动者,因此头脑中和自身实践中充满了开源、共享的理念。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好莱坞的影片,或者其他任何一家影片公司甚至是单人摄影师、艺术家,也都是普通用户。将这些创作者单独细看,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普普通通的人。也都多多少少通过艺术创作来谋生及盈利。因此,我不知道阿桑奇他们在书中所试图阻止的立法,到底有多大程度上、在如何的边界上,对电影作品的拷贝传播起到了限制作用。但是我认为艺术这件事并非一个可以简单民主化决定的事件,而是应该侧重于艺术创造者、艺术家的权力与益处。

总结

如果想要了解阿桑奇的故事及其网站开办创立的来龙去脉,这并不是一本恰如其分的书;要了解密码学知识、隐私保护的技术手段,这本书也并没有进行必要的解说。本书是以对话集的形式进行了一次关于个人隐私尤其是网络隐私的宣讲,它启示了互联网应该是怎样的、怎样是更好的,以及现在的恶劣环境、以及全世界信奉自由理念的黑客们的努力过程。

虽然未免有螳臂当车的悲凉感,但本书绝非堂吉诃德式的大战风车巨人。因为那眼前的巨人是真正的巨人、无处不在的巨人,甚至被书中描写为改变了人类世界基本对立立场的巨人。而在另一面,成功的价值也得以体现,并惠及万民。要不是本书中提及:

「编码——提供秘密的加密代码,让政府无法监听——就是武器。我们在 20世纪 90年代参加了这场战争,努力让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密码术,而且几乎取得了胜利。 」

请参考相关词条说明:https://en.wikipedia.org/wiki/Crypto_Wars

这里的密码术可能是指HTTPS所使用的加密技术。这就意味着,若非本次对话的参与者及其他密码朋克们在20多年前的持续努力的思辨与实践抗争,可能现在全世界还无法使用上密码学意义上的安全技术来浏览网页。

文章信息

Posted in: IT数码信息科技. Tagged: 书评, 加密, 密码学, 密码朋克, 读后感, 隐私保护. Leave a Comment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