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女仆的魔法——秋叶原女仆咖啡店体验纪实及思考

2022-5-16 19:09|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51| 评论: 0|原作者: wildgun

摘要:
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wildgun\2019-10-14-18-50-11-39692189572300-??? - wildgun的个人站点。御宅族,圣地巡礼爱好者-采集的数据-后羿采集器.html

标题

探寻女仆的魔法——秋叶原女仆咖啡店体验纪实及思考

标题链接

http://wildgun.net/2016/09/think_about_maid_cafe/

导语

2016年8月,我去日本的东北地区以及关东地区旅游了一番,其中10天住在东京,因此也经常前去秋叶原逛逛。 说到秋叶原,回忆起来,最早的印象应该是《秋叶原电脑组》这部动画作品。但当时还不知道秋叶原是什么、意味着什么,还以为只是作品中架空世界的一个名称而已。之后真正开始意识到现实中位于日本东京的秋叶原地区,要算是中学时代每月必买的《动感新势力》以及《动画基地》对日本御宅文化的介绍。当时伴随着秋叶原而来的有两个文化话题:电车男、女仆咖啡店。 女仆咖啡店在我心目中即是秋叶原的标志性元素,因此我很早就去过女仆咖啡店——早在2009年,距今7年前的我的第一次赴日之旅。不过当时还是日语说不上两三句的状态,还是请了翻译一起入店的。由于存在着语言交流障碍,因此后来的几次旅行中并没有每次都去——只是期间去过一次伪娘咖啡店,以及一次想去池袋的执事咖啡店却被告知没有预约而未能入店。哦,另外倒是也去过台北地下街的女仆咖啡店。 而这次的日本旅游中,则是不仅去了4次@home cafe女仆咖啡店,还去了另外的两家—— CureMaid和Cafe Mai:lish。回来后还很凑巧——8月19日@home cafe的三位女仆来参加上海萌樱会9的舞台表演,我也通过和邪社的渠道申请对她们进行了采访。我想把这些零零总总的经验,综合起来,加上我在店内看到的想到的,写成这么一篇文章,来探讨一下女仆咖啡店的核心文化——女仆的魅力,或以文艺修辞来说:女仆的魔法。 继续阅读

日期时间

2016年9月5日

正文

2016年8月,我去日本的东北地区以及关东地区旅游了一番,其中10天住在东京,因此也经常前去秋叶原逛逛。

说到秋叶原,回忆起来,最早的印象应该是《秋叶原电脑组》这部动画作品。但当时还不知道秋叶原是什么、意味着什么,还以为只是作品中架空世界的一个名称而已。之后真正开始意识到现实中位于日本东京的秋叶原地区,要算是中学时代每月必买的《动感新势力》以及《动画基地》对日本御宅文化的介绍。当时伴随着秋叶原而来的有两个文化话题:电车男、女仆咖啡店。

女仆咖啡店在我心目中即是秋叶原的标志性元素,因此我很早就去过女仆咖啡店——早在2009年,距今7年前的我的第一次赴日之旅。不过当时还是日语说不上两三句的状态,还是请了翻译一起入店的。由于存在着语言交流障碍,因此后来的几次旅行中并没有每次都去——只是期间去过一次伪娘咖啡店,以及一次想去池袋的执事咖啡店却被告知没有预约而未能入店。哦,另外倒是也去过台北地下街的女仆咖啡店。

而这次的日本旅游中,则是不仅去了4次@home cafe女仆咖啡店,还去了另外的两家—— CureMaidCafe Mai:lish。回来后还很凑巧——8月19日@home cafe的三位女仆来参加上海萌樱会9的舞台表演,我也通过和邪社的渠道申请对她们进行了采访。我想把这些零零总总的经验,综合起来,加上我在店内看到的想到的,写成这么一篇文章,来探讨一下女仆咖啡店的核心文化——女仆的魅力,或以文艺修辞来说:女仆的魔法。

女仆咖啡店中的的魔法

为什么女仆咖啡店文化会涉及到魔法元素呢?一方面是在日本ACGN文化中,女仆、制服以及魔法等因素都是与“少女”这一主题紧密相连的元素;另一方面,日本的女仆咖啡店这样一种传统:在女仆为主人端上食物后,要与主人一起念出“萌え〜萌え〜キュウ”的咒语,并摆出爱心的手势,算是一种“让食物变得更好吃的魔法”——在日文中,这被称为“愛込め”。这样简短的魔法仪式不仅出现在日本秋叶原的女仆咖啡店里,还被不少与女仆相关的动画片所吸收并通过动画角色来展现。

在一篇2013年@home cafe现任社长hitomi的日文的采访报道中,社长提到最初女仆咖啡店并没有这样的魔法仪式,在她一次前往大阪的修学旅行过程中,一位餐饮店的阿姨一句“因为注入了爱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hitomi便把这种料理时情感投入的想法表现为萌え的仪式,并引入了女仆咖啡店中。由此可见,如果以上说法属实,那么这便是秋叶原女仆咖啡店魔法的起源,而@home cafe则是第一家这么做的女仆咖啡店。

另一种风格的CureMaid

当然,尽管作为一种女仆咖啡店的文化表现,但也并非每一家店都有这样的萌え魔法仪式。例如在另一家店——CureMaid就并不存在这样的仪式。与其这么说,倒不如说,这家店的风格与@home cafe所营造出的热闹、欢快的气氛不同,这家是属于安静风格的。

从服装上也可以看出这两家店风格上的不同:@home cafe以偏偶像风格的服装作为制服,基本上都是短裙,而且裙撑比较硬,自然状态下也可以保持裙边是向四周张开的。后来在和邪社的采访中还了解到,不同女仆检定等级的女仆制服其款式是各不相同的。而另一方面,偏安静风格的CureMaid则坚持了女仆的黑白色制服与垂坠的长裙。

关于制服,其实多年前我读过一本台湾出版的书——《圖解女僕》,其中一部分介绍了女仆穿着的发展:由于女仆起初就是帮忙干活的,也就是家庭杂务工、清洁工,因此一开始并没有固定的制服,到后来随着这种职种的发展:随着主人家庭的兴旺,家庭中的女仆也产生了各自的分工;或是随着越来越多家庭资产不是那么雄厚的中产阶级也开始雇佣女仆,为了让人们一眼就明白她们只是女仆并非女主人,女仆制服的出现一开始是为了“限制”女仆,以表记出其低人一等的职业身份。而之后随着女仆职种的进一步分化,出现了“客厅女仆”这一类协助主人接待客人,也就是需要在主人的宾客面前露脸的女仆。这样才会选用年轻貌美的女仆,并在女仆的制服上加上华而不实的蕾丝花边、喀秋莎等装饰,以增加视觉上的审美乐趣,而并非体力劳动上的便捷。

说实话,我还是蛮喜欢长裙的女仆的——就像比起短裙制服,我更喜上个世纪的深色长裙水手服。

CureMaid虽然坚持使用了黑白色长裙女仆制服,但说实话,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并不那么整齐,甚至腰部后方的蝴蝶结松松垮垮,略显皱褶。在我的理想中,如果这样长裙女仆的话,则应该以整洁的女仆服装来展示“高雅与谦卑”的完美结合才是。

另外从服务上来说,CureMaid与@home cafe及其他女仆咖啡店一样,都禁止对店内环境拍照,但可以拍摄自己所点的食物——但是在CureMaid,我拍下食物后被要求把照片给女仆查看,这让我觉得自己作为的主人却受到了不信任的对待。

CureMaid女仆咖啡店并没有显示什么魔法的元素,不过根据其官方网站页面介绍,在每周六会有女仆们的乐器演出。此外,CureMaid还是《我的妹妹不能可能那么可爱》等作品的圣地。

总而言之,在CureMaid的体验让我感受到另一种女仆咖啡店文化的表现,但是没有了魔法元素、没有了欢愉的气氛,也不会主动与主人攀谈,因此感觉上缺乏一种足以代替的鲜明文化元素来推送给主人。现在想来,CureMaid倒是与我之前在中国国内去过的女仆咖啡店体验有些类似了。

Cafe Mai:lish,《Steins;Gate》的女仆咖啡店原型

其实就店铺规模来说,CureMaid只占据了一栋小楼的6楼一个层面,另一家女仆咖啡店Cafe Mai:lish也差不多这个规模。而相比之下,@home cafe则要占据本馆的4个楼面以及1个楼面的周边贩卖店,以及ドンキ的一个楼面一角,具体可以看这里:http://www.cafe-athome.com/intro/

而Cafe Mai:lish本没有安排在我计划行程中,只是旅途中想起了《Steins;Gate》中菲利斯喵喵那家女仆咖啡店,因此临时查了一下。正巧8月12日ACG批评的站长windchaos也来到东京,于是中午就和他一起在这家女仆咖啡店用餐。

如果要说特色的话,或许Cafe Mai:lish的特色便是与各款ACGN作品的取景合作?目前这家店铺仍有《Steins;Gate》的特色食物菜单,桌面上也还摆放着乌帕的毛绒玩偶。除了这部作品外,目前这家女仆咖啡店也正在举办与另一部作品(好像是galgame?)的合作活动。也正因为如此吧,windchaos与我一起用餐的这段时间内,隔壁桌还有一组四人的中国青年游客,其他至少也有一桌是说中文的游客。

探究女仆咖啡馆文化的核心——女仆与主人的关系

既然提到了《Steins;Gate》中的女仆咖啡店,那就一定会想到菲利斯与
冈部伦太郎、与桥田至以及与各位Labmem的关系。那么,现实世界中,秋叶原女仆咖啡店的女仆们和主人们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说说我在这次旅行中短短几次用餐经历的所见所未,基本上都是在@home cafe的经历。

有一天我去@home cafe,被女仆引导到一张长桌上。点餐后我请女仆在咖啡上画上一只乌龟——因此前一天画的是兔子。大概乌龟图案不是女仆们的常规图案吧,那位女仆自言自语地考虑了一番该怎么话,也随口向我身边一位日本当地主人随意地问了起来——后来,咖啡表面的乌龟便画好了。

不过故事发生在这后面:我旁边的那位主人当然也点了一份食物,然后女仆将食物端上来时,他们摆出了爱心的姿势,却不是“萌え〜萌え〜キュウ”的咒语。由于那几天我的主人卡就快升级了,心想这是不是高等级卡片的主人特有的魔法咒语呢?便好奇地向他询问。那位主人告诉我,那种咒语是他与女仆自己创作的,是private(私人)的。

由此,我猜出他是这里的常客,毕竟能与女仆发展出一套自己的“咒语”,此外他手里还拿着一本有一定厚度的相册,里面放的都是他与女仆合影的拍立得照片。接着,他熟识的那位女仆又拿了一个简易游戏机过来,但他们却没有玩游戏,只是把游戏机放在一边,两人开始了聊天。我日语还不是很好,因此并没有听到全部内容,只是听到有个“やめる”的单词,日语里是停止、放弃、辞去的意思,以及邻座这位主人听起来比较低落的语气。后来那天他也与女仆一起合影,两人摆出的合影姿势也是一幅低沉的样子,看起来与女仆的合影拍立得对于这位主人而言并不只是卖个萌的照片,而是一种用于如实记录当天心情感受的视觉记录。

我开始猜测这位主人与这女仆的关系。主人是常客这不必说了,但是他是先与女仆本人认识才来这家店光顾的呢?还是在女仆咖啡店多次消费的过程中,才逐渐与这位女仆建立起了更为私人的关系呢?他们在店外也会当面交流吗?会用邮件或者Line联系对方吗?甚至会像《Steins;Gate》中的那样菲利斯那样,在店外也穿着女仆服与这位主人一同游玩吗?如果会的话,为何又特意来店花了玩游戏的钱来聊天解闷呢?

无论到底实际是怎样的,总之在邻座这位主人身上,我看到了秋叶原女仆咖啡店文化在如流水般的各国游客以外,还有那么一群核心的常客,他们同属于秋叶原这个基地,一起构建起并维系着秋叶原的女仆文化,在店内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或许才是女仆咖啡店文化在视觉元素之上试图创造的氛围:一种回到家后,可以开怀畅谈的氛围。

这让我联想到了在旅途过程中,听NHK中文广播的一期节目,其中以一位孩子的母亲为例,比较了日本连锁便利店与商店街店铺这两种社区贩卖形式。这位母亲表示,以前自己喜欢方便快捷的连锁便利店,但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渐渐倾向于商店街店铺——后者更容易构建起基于社区的人际关系,又因为商店街的店铺店员相对固定,因此店员们与孩子都熟悉,这样孩子下课回家路上也多了一份安全感。虽然我没有在日本长期居住的经历,但联想到《玉子市场》或其它同类动画,我想秋叶原女仆咖啡店中所构建起的女仆与常客主人的关系,其较之于连锁餐饮店的快捷服务,也是多了一份如同社区商店街的温馨羁绊的感觉。

后来就这个问题——关于女仆与主人的店外关系——我在和邪社的采访中向hitomi提问,而她告诉我们:主人和女仆即使在店外相遇,也只是轻轻挥个手示意这类的,不会有更亲密的交流。另外,主人也不能在女仆咖啡店门口迎接某位女仆下班。这是主人们与女仆们一同维系的和谐的关系方式。

我想,如果有人以并非商业街的角度,而是以一个文化聚落、一个爱好者线下社区的角度来解析秋叶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或许也是十分有趣的着眼点。

女仆咖啡店文化中包含的偶像文化

其实,如上hitomi所述这样在店外(场外)保持各自立场不互相干涉的关系,我在一部有关日本秋叶原偶像的NHK纪录片《纪实72小时:地下偶像的青春》中,也见到过类似的事例——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潜规则是:粉丝可以在女仆离开演出现场的门口时为其送行,但绝对不可以陪同送到车站。

我想这种相似性应该还有别的根据,例如在和邪社的采访中,我询问那次来上海表演的三位女仆,各自是由什么契机而来到女仆咖啡店?hitomi是早在女仆文化尚未兴起的十多年前一档深夜节目中了解到了这个新兴事物,因此后来了解并投身于其中;中国出身的サーリア在出国去日本之前就会看《绝对领域》的杂志,因此逐渐对女仆感兴趣了(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原来她是“老司机”啊!);而另一位chimu,则是原本对偶像文化感兴趣,后来偶然间来到女仆咖啡店,发现女仆的着装也十分闪亮耀眼,便加入了女仆咖啡店的工作。

从chimu的加入契机来看,女仆咖啡店的文化中,确实有偶像文化的一部分。而就@home cafe的女仆制服来看,也是经过了专业的设计——根据维基百科可查得资料,当前使用的制服是由设计师丸山敬太设计,并从2012年11月起开始使用的女仆制服。

此外,这次旅行的最后几天光顾@home cafe碰到场面,让我确认了女仆咖啡店文化中的偶像元素:

那天我大约6点半来到@home cafe7楼,本来是预想着入座后和下周会到上海参加萌樱会9的chimu小姐合个影,然后说几句鼓励与期待的话以示友好。不过很不巧,那天@home cafe 7楼门店排起了十人左右的队伍,等到我入座时chimu的下班时间也快到了,因此没能合影交流上。在门口排队时我就听到里面传出阵阵的音乐声,入座后才了解到,那一天之所以会客满,是因为今晚7楼正举办一位名叫てぃあら的女仆的卒业会(毕业演出)。也就是说,这位女仆从今以后,或是在不久的将来,即将离开这家女仆咖啡店,甚至可能是不再从事这份工作。而从“卒业”这个用法来说,就与秋叶原的偶像文化的用法相同。

卒业会的表演大致是那位即将卒业的女仆在7楼的小舞台上,与她的几位好友跟着现场环境音乐跳了几支舞——当然,也是很有偶像风格的那种。之后,她还在舞台上对着手机——我猜想是手机中的某款社交APP——念出了一些代表性的祝福留言,甚至几位女仆还留下了感动与不舍的泪水。

更热闹的是台下。其实我一开始被带入座位时,表演还尚未开始,我也并不知道会有表演这件事。直到用餐过程中,另一位主人跑过来问了我一句句“直到最后之前……可以吗?”什么什么的。我没听清他拜托我做什么,因此就解释自己是外国游客。他理解地点了点头,并找别的日本主人拜托这件事了。回顾四周,我发现那天场内的大部分是亚洲人——可能大家都是奔着这位女仆的卒业会来的吧。而后来我终于知道,先前这位主人想拜托我做的,是在卒业会演出最后,拉响他准备交给我的礼炮拉花,为那位女仆喝彩送行。(是叫礼炮拉花吗?就是一个手臂长的圆柱形纸筒,一拉会有“砰”的一声,并射出彩带。)

卒业会表演正式开始后,在台下后一排的主人们,跟着台上的女仆一起挥舞荧光棒、打节拍、欢呼等等……而且很巧的是,我被安排的位置正好是第一排。弄得我这个外国人有些尴尬,生怕是入错了场。现场音乐声较大,我在手机屏幕上打出一行日文“我是外国观光客,现在在这里没问题吗?”递给后排很high的主人中一位看起来还没那么“忘我投入”的主人。他看完之后轻轻地回了我一个“OK”的手势。于是我也很快地轻轻跟随音乐敲击着桌面,融入了节奏与现场氛围之中。不知道除了后一排明显是有备而来为卒业的女仆来捧场的主人外,在座的大约三、四十人还有多少是有备而来,有多少位是像我一样毫不知情的呢?

除了这样的女仆卒业会外,在@home cafe网站上还可以看到各个楼层店面每天的活动安排日历。社长hitomi本人除了担任女仆以外,同时也确实参与名为TEAM純情的双人偶像组合。总之,在@home cafe,可以看到女仆咖啡店的文化已经与偶像文化紧密结合了。较为遗憾的是,我对偶像文化并未深入了解,因此也无法更进一步比较啦。

女仆咖啡店文化多样性的局限

就上面的介绍来看,@home cafe主打萌え魔法、偶像与欢乐的气氛;CureMaid注重传统女仆制服、安静与优雅的音乐;Cafe Mai:lish……姑且算是注重与ACGN作品的结合吧。各家店铺也会推出一些临时性的活动,比如眼镜日、水手服日啦,以及@home cafe在中秋节的十五夜 ぴょんぴょんDay兔耳活动啦等等……但如果说从长期的时间上来看,秋叶原女仆咖啡店似乎并没有很好地发展出其多样性。

其实之所以会写这一段,还是与@home cafe有关。大约六年前,我来到过@home cafe的3楼,当时也是偶然入场,那是名为@home cafe 華的店铺。整个楼层店铺布置主题是和风,女仆们所穿着的衣服也是和式的服装。我想这个楼面应该是想表现日本传统上的“女仆”,也就是历史上女佣的文化与风貌吧。多年之前我还没有对日本的历史文化有多大的兴趣,而这一次旅游我想故地重游的时候,问起这家店铺却被告知:@home cafe 華已经停业,位于3楼的店铺也转手给了另一家居酒屋营业。而且之后@home cafe也没有推出别的长期性的和式店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对于我这样的外国人来说,以及对于欧美人来说,或许日式传统文化中的女仆吸引力更大一些吧?至少游客们应该是对日本各类文化传统是感兴趣的,不然怎么会有忍者迷宫殿以及池田屋 はなの舞这样的日本历史主题餐厅呢?

当然不排除是@home cafe自身的经营定位取舍,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地缘——东京市内有着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高档的六本木、下町浅草、小众文化的原宿等……而秋叶原就是时尚、ACGN与萌的代名词,因此传统元素在此难以讨好。这种地域文化特征,也就是具有鲜明社区性的一种文化特征。

魔法的施用仪式

这次去了多次女仆咖啡店之后,我开始认可魔法的存在——它的存在形式,既是文学修辞上的比喻,也是文化心理层面的实际。在秋叶原这个社区中(这里既包括实际位于东京的地理上的秋叶原,也包括了网络上虚构的空间,以及网络时代来临之前由一个个社团所连结起的空间),爱好者们凭借自己的兴趣与热情不断创造深化,竟共同构建起了享誉世界的秋叶原,其中就包括了本文的主题女仆咖啡店文化。

它基于日本爱好者对维多利亚时代不平等主仆关系的遐想,又甄选并加入了诸多鲜明的ACGN文化元素加以融合,蜕变成为了当今所呈现的样子。

与日本的其它场合一样,这里也有一套自己的默认规则,并发展出了主人(来店客人)与女仆(服务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合影、手势、魔法咒语与规定的“回家”用语,在不知情的人眼里或许有些矫情,但这正是魔法的仪式所在。在一些古代魔法指南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咏唱、动作、言灵等施法要素;而在这里,魔法便是以这些萌え的形式、动作、语言来完成。食物真的会变得更好吃吗?痛痛真的会全飞走吗?坏心情真的会得到治愈吗?未必。因为魔法不是器械,并非单方面地作用于人体,而是需要施法者与受术者双方的参与。

因此,请尝试去了解、认同并享受女仆咖啡店的文化,即使像我只身一人走进店铺——或许一个人会更好——去感受并融入店内欢乐的气氛中,也许就在那一刻,女仆们的魔法已经悄然发生了作用……

女仆的魔法,是存在的。

所以请称呼我为大魔法师wildgun。

文章信息

Posted in: ACGN领域. Tagged: Steins;Gate, 偶像, 命运石之门, 女仆, 女仆咖啡店, 秋叶原, 魔法. Leave a Comment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