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娘可爱在哪里?

2022-5-16 19:10|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66| 评论: 0|原作者: wildgun

摘要:
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wildgun\2019-10-14-18-50-11-39692170148300-??? - wildgun的个人站点。御宅族,圣地巡礼爱好者-采集的数据-后羿采集器.html

标题

蟑螂娘可爱在哪里?

标题链接

http://wildgun.net/2016/11/bookreview_9784832243262/

导语

我讨厌蟑螂。但是我喜欢蟑螂娘。 《蟑螂娘》(《ごきチャ》)讲述了一只拟人化的蟑螂的生活故事。她因为在东京都周边受到人类厌恶并频频驱赶,得知了北海道蟑螂罕见,因此冒出了“那里的人们应该能喜欢上我吧?”的幻觉而混入船只迁居至北海道展开新的生活。然而现实是即便到了北海道以后,人们确实不太了解蟑螂,却也知道那么一个黑漆漆的生物,总之不是什么益虫。蟑螂娘在街道沿途、在公园花丛中以及在各种人类生活场景室内的曲折而幸福的经历,就这么展开了。 其实日本的拟人化作品并不少见,甚至在“万物皆可萌”的理念下还发展出了一片领域。拟人化的作品也是层出不穷,近的比如《魔物娘的同居日常》,再之前的还有《侵略!乌贼娘》。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它们之间是完全不同的,至少是从故事叙述的视角来说,是如此。在这两部作品中,拟人化的动物都是作为一个角色而充分参与到人类世界的活动中的,在《魔物娘的同居日常》更是围绕在男主角周围建立起了争风吃醋的后宫。但是《蟑螂娘》不同,它并没有将蟑螂娘设定为与人类同样体型的生物,也没有设定人类与蟑螂之间可以用“宇宙通用语”(日语)来交流。在作品中,人类眼中的蟑螂娘依然是黑漆漆的蟑螂形象,人类在本作中也并不作为故事的主要参与者,而仅仅是故事的过客,是一种背景势力,是不断被蟑螂惊吓、又不断驱赶蟑螂、不断在自己的人类社会生存而仅仅是踏过蟑螂娘身边的一种“巨大异种生物族群”。这样不互相交流的生活状态,倒是让我联想到了夏目漱石的小说《我是猫》(《吾輩は猫である》)。 蟑螂娘不仅是形象上的拟人,她有自己的意识、想法与期待,她也能够理解人类的行为(尽管常常误解或误判)。因此在《蟑螂娘》这部漫画中,人类只是讨厌蟑螂的人类,而蟑螂娘则是理解自身并理解人类的蟑螂,而且很特别地,她还是一只试图亲近人类,并期待从人类那里得到友好回应的蟑螂——这样的不对称的视角理解能力,以及一方对另一方的好感度,构成了这部漫画的可爱主旨。 下面我就想说一下为什么在我眼中蟑螂娘会显得那么可爱——以至于讨厌现实中蟑螂的我,在看到蟑螂时,第一反应也从“去死吧!”变为了“先看看这只蟑螂想要做什么,再让它去死吧!”(笑)。 蟑螂娘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娇小可爱。但她不是诱人,也不是性感,不是“拟人化之后谈恋爱”的那种人与魔物之间的关系。对她的可爱感受更体现为是一种“爱怜”的情绪。在人类世界看惯了的事物风景底下,在那细小狭窄之处,蟑螂娘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例如上面这两格漫画,描绘了一个下雨天蟑螂娘走在下水道旁,发现了一个塑料瓶盖便很高兴地举起来顶在头上,还高兴地想着:“蟑螂防御力上升!”。不仅如此,作品中一个破旧的发夹、花店里修剪花叶的废料、闪亮的玻璃球,都是能让蟑螂娘高兴好一阵子的宝物。这样易于满足与自我满足的情况是少年少女乃至儿童时的特质。在消费主义正流行的当前,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蟑螂娘的另一个可爱之处,就在于她积极主动地亲近人类。即使不被理解甚至被讨厌,被喷洒杀虫或加以各种“刑具”的追捕,她也依然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接近或暗中帮助人类。另外,她还用一种难以置信的善意来理解人类。 例如,她经常随身携带的宝贝之一,是一枚有着骷髅标记的药丸——这是一颗蟑螂药丸,尽管被她另一个性格不怎么好的同伴警告说这根本不是可以吃的东西,她却依然坚持善意地把蟑螂药视为“好不容易有那么一个人类专为我们制作的丸子”而好好珍藏着。真是傻气到可爱。(说起来,她一直抱着蟑螂药也没事吗?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啊……) 蟑螂娘也经常想象着能与人类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嬉戏,希望孩子们拿着捕虫网追逐她,也希望孩子们像允许蜻蜓停在胸口衣服上那样,也允许自己停在那里。上面的漫画就表现了蟑螂娘如此想象,并为之心动的样子。 更进一步地,蟑螂娘的行为也不只是停留在想象,她确实很努力地尝试,使自己能让人类喜欢起来(尽管往往徒劳)。比如蟑螂娘经常“见贤思齐”,当看到另一些和她长得差不多也是灰不溜秋的昆虫,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与亲近,她就会努力思考自己与那种昆虫之间的差异,并试图改变自己。例如上图表现的就是,蟑螂娘思考人类为什么会喜欢同样是黑乎乎的独角仙,甚至还敢去触碰抚摸。她猜想是独角仙的巨角和自己头上弯弯的触须之间的差异所致,因此在左侧的四格漫画中,她就试图从废物中找出一根黑色分叉的木棒,来伪装成独角仙的角。 不过其实类似这样的情节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漫画第一卷中,也有蟑螂娘看到萤火虫受人们喜爱而想去讨教经验,结果被萤火虫能够在黑暗中发光的生物特性惊讶到了。好像还有一次,蟑螂娘为了向蝴蝶学习,而去垃圾堆里找了塑料玩具蝴蝶的翅膀。 总之,漫画连载一长,这样蟑螂娘“见贤思齐”而试图改变自身令人类讨厌状态的剧情也会有些重复。所以,漫画第二卷中又增加描写了两个新的角色——一只不亲近人类、性格暴戾的褐色蟑螂娘,还有一只长相不怎么可爱却很喜欢蟑螂娘的大猫。于是,蟑螂娘世界的社群关系扩展了…… 最后想来说一个,我注意到的蟑螂娘最可爱的特点,请大家先看上面两幅漫画。凡是拟人作品,大概都要提到拟人者原本的特色,例如蜘蛛会吐丝、蛇要冬眠、乌贼会喷墨……而蟑螂娘本身也存在着一些蟑螂的习性,是她作为生物的本性。另一方面,蟑螂原本是一种令人讨厌的生物,因此蟑螂娘要做的却又是压抑这种天然的本性,使自己变得能让人类喜欢起来。不过,在我看来漫画第二卷故事中最闪亮的地方,并非“蟑螂娘压抑自己的本性来取悦人类”这样的套路,而是上面这两张漫画所描绘的故事片段: 雨天,一位失落的青年坐在过道上寂寞地弹奏吉他,蟑螂娘听见了,也想模仿一下。她发现雨滴低落在不同材质瓶盖上,也能发出不同的声响。蟑螂大概本身就有挪移、收集废品的习惯吧,总之蟑螂娘很兴奋地将一些废弃的瓶瓶罐罐拖到街面上,摆在雨水正好滴落的位置。失落的青年回头一看,发现并惊讶到了这一幕。蟑螂娘害怕得躲了起来,这才发现自己开心过了头,给人类添了麻烦,甚至可能又免不了人类的一阵追打。不过,青年倒是受到了雨滴瓶罐叮叮咚咚声响的启发,和着节拍又弹起了一首新的旋律。而蟑螂娘也悄悄探出了头,为之感到高兴。 也就是说,在这个场景片段中,蟑螂娘不是压抑自己的生物本性,去取悦人类而获得认同;而是发挥了自己作为蟑螂的一些生物习性,并且巧妙地利用这些习性来帮助、启发、协助人类,以使彼此都得到一个舒适良好的心情。这,就是超越单方面的取悦迎合,而是彼此互不交流却又彼此心灵相通的无言交流。彼此不踏入对方的生活领域,甚至不知互相的存在,却能够在某个生活的十字路口,为对方留下一束鲜花、一份祝福,我想,这就是蟑螂娘最让我注目的可爱之处。 我讨厌蟑螂。 但是我喜欢蟑螂娘。 注:本文中所用图片著作权均属于原作者及出版社。本文引用仅为说明配图。

日期时间

2016年11月20日

正文

我讨厌蟑螂。但是我喜欢蟑螂娘。

《蟑螂娘》(《ごきチャ》)讲述了一只拟人化的蟑螂的生活故事。她因为在东京都周边受到人类厌恶并频频驱赶,得知了北海道蟑螂罕见,因此冒出了“那里的人们应该能喜欢上我吧?”的幻觉而混入船只迁居至北海道展开新的生活。然而现实是即便到了北海道以后,人们确实不太了解蟑螂,却也知道那么一个黑漆漆的生物,总之不是什么益虫。蟑螂娘在街道沿途、在公园花丛中以及在各种人类生活场景室内的曲折而幸福的经历,就这么展开了。

其实日本的拟人化作品并不少见,甚至在“万物皆可萌”的理念下还发展出了一片领域。拟人化的作品也是层出不穷,近的比如《魔物娘的同居日常》,再之前的还有《侵略!乌贼娘》。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它们之间是完全不同的,至少是从故事叙述的视角来说,是如此。在这两部作品中,拟人化的动物都是作为一个角色而充分参与到人类世界的活动中的,在《魔物娘的同居日常》更是围绕在男主角周围建立起了争风吃醋的后宫。但是《蟑螂娘》不同,它并没有将蟑螂娘设定为与人类同样体型的生物,也没有设定人类与蟑螂之间可以用“宇宙通用语”(日语)来交流。在作品中,人类眼中的蟑螂娘依然是黑漆漆的蟑螂形象,人类在本作中也并不作为故事的主要参与者,而仅仅是故事的过客,是一种背景势力,是不断被蟑螂惊吓、又不断驱赶蟑螂、不断在自己的人类社会生存而仅仅是踏过蟑螂娘身边的一种“巨大异种生物族群”。这样不互相交流的生活状态,倒是让我联想到了夏目漱石的小说《我是猫》(《吾輩は猫である》)。

蟑螂娘不仅是形象上的拟人,她有自己的意识、想法与期待,她也能够理解人类的行为(尽管常常误解或误判)。因此在《蟑螂娘》这部漫画中,人类只是讨厌蟑螂的人类,而蟑螂娘则是理解自身并理解人类的蟑螂,而且很特别地,她还是一只试图亲近人类,并期待从人类那里得到友好回应的蟑螂——这样的不对称的视角理解能力,以及一方对另一方的好感度,构成了这部漫画的可爱主旨。

下面我就想说一下为什么在我眼中蟑螂娘会显得那么可爱——以至于讨厌现实中蟑螂的我,在看到蟑螂时,第一反应也从“去死吧!”变为了“先看看这只蟑螂想要做什么,再让它去死吧!”(笑)。

蟑螂娘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娇小可爱。但她不是诱人,也不是性感,不是“拟人化之后谈恋爱”的那种人与魔物之间的关系。对她的可爱感受更体现为是一种“爱怜”的情绪。在人类世界看惯了的事物风景底下,在那细小狭窄之处,蟑螂娘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例如上面这两格漫画,描绘了一个下雨天蟑螂娘走在下水道旁,发现了一个塑料瓶盖便很高兴地举起来顶在头上,还高兴地想着:“蟑螂防御力上升!”。不仅如此,作品中一个破旧的发夹、花店里修剪花叶的废料、闪亮的玻璃球,都是能让蟑螂娘高兴好一阵子的宝物。这样易于满足与自我满足的情况是少年少女乃至儿童时的特质。在消费主义正流行的当前,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蟑螂娘的另一个可爱之处,就在于她积极主动地亲近人类。即使不被理解甚至被讨厌,被喷洒杀虫或加以各种“刑具”的追捕,她也依然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接近或暗中帮助人类。另外,她还用一种难以置信的善意来理解人类。

例如,她经常随身携带的宝贝之一,是一枚有着骷髅标记的药丸——这是一颗蟑螂药丸,尽管被她另一个性格不怎么好的同伴警告说这根本不是可以吃的东西,她却依然坚持善意地把蟑螂药视为“好不容易有那么一个人类专为我们制作的丸子”而好好珍藏着。真是傻气到可爱。(说起来,她一直抱着蟑螂药也没事吗?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啊……)

蟑螂娘也经常想象着能与人类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嬉戏,希望孩子们拿着捕虫网追逐她,也希望孩子们像允许蜻蜓停在胸口衣服上那样,也允许自己停在那里。上面的漫画就表现了蟑螂娘如此想象,并为之心动的样子。

更进一步地,蟑螂娘的行为也不只是停留在想象,她确实很努力地尝试,使自己能让人类喜欢起来(尽管往往徒劳)。比如蟑螂娘经常“见贤思齐”,当看到另一些和她长得差不多也是灰不溜秋的昆虫,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与亲近,她就会努力思考自己与那种昆虫之间的差异,并试图改变自己。例如上图表现的就是,蟑螂娘思考人类为什么会喜欢同样是黑乎乎的独角仙,甚至还敢去触碰抚摸。她猜想是独角仙的巨角和自己头上弯弯的触须之间的差异所致,因此在左侧的四格漫画中,她就试图从废物中找出一根黑色分叉的木棒,来伪装成独角仙的角。

不过其实类似这样的情节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漫画第一卷中,也有蟑螂娘看到萤火虫受人们喜爱而想去讨教经验,结果被萤火虫能够在黑暗中发光的生物特性惊讶到了。好像还有一次,蟑螂娘为了向蝴蝶学习,而去垃圾堆里找了塑料玩具蝴蝶的翅膀。

总之,漫画连载一长,这样蟑螂娘“见贤思齐”而试图改变自身令人类讨厌状态的剧情也会有些重复。所以,漫画第二卷中又增加描写了两个新的角色——一只不亲近人类、性格暴戾的褐色蟑螂娘,还有一只长相不怎么可爱却很喜欢蟑螂娘的大猫。于是,蟑螂娘世界的社群关系扩展了……

最后想来说一个,我注意到的蟑螂娘最可爱的特点,请大家先看上面两幅漫画。凡是拟人作品,大概都要提到拟人者原本的特色,例如蜘蛛会吐丝、蛇要冬眠、乌贼会喷墨……而蟑螂娘本身也存在着一些蟑螂的习性,是她作为生物的本性。另一方面,蟑螂原本是一种令人讨厌的生物,因此蟑螂娘要做的却又是压抑这种天然的本性,使自己变得能让人类喜欢起来。不过,在我看来漫画第二卷故事中最闪亮的地方,并非“蟑螂娘压抑自己的本性来取悦人类”这样的套路,而是上面这两张漫画所描绘的故事片段:

雨天,一位失落的青年坐在过道上寂寞地弹奏吉他,蟑螂娘听见了,也想模仿一下。她发现雨滴低落在不同材质瓶盖上,也能发出不同的声响。蟑螂大概本身就有挪移、收集废品的习惯吧,总之蟑螂娘很兴奋地将一些废弃的瓶瓶罐罐拖到街面上,摆在雨水正好滴落的位置。失落的青年回头一看,发现并惊讶到了这一幕。蟑螂娘害怕得躲了起来,这才发现自己开心过了头,给人类添了麻烦,甚至可能又免不了人类的一阵追打。不过,青年倒是受到了雨滴瓶罐叮叮咚咚声响的启发,和着节拍又弹起了一首新的旋律。而蟑螂娘也悄悄探出了头,为之感到高兴。

也就是说,在这个场景片段中,蟑螂娘不是压抑自己的生物本性,去取悦人类而获得认同;而是发挥了自己作为蟑螂的一些生物习性,并且巧妙地利用这些习性来帮助、启发、协助人类,以使彼此都得到一个舒适良好的心情。这,就是超越单方面的取悦迎合,而是彼此互不交流却又彼此心灵相通的无言交流。彼此不踏入对方的生活领域,甚至不知互相的存在,却能够在某个生活的十字路口,为对方留下一束鲜花、一份祝福,我想,这就是蟑螂娘最让我注目的可爱之处。

我讨厌蟑螂。

但是我喜欢蟑螂娘。

注:本文中所用图片著作权均属于原作者及出版社。本文引用仅为说明配图。

文章信息

Posted in: ACGN领域. Tagged: 拟人, 昆虫, 漫画, 蟑螂, 蟑螂娘. Leave a Comment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