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千年一叹》——行者自无疆 标题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80622 meta-col日常 view251 like13 comment17 time2018-3-10 字段1我想很多人在研读余秋雨老先生的作品的时候,其实也绝对听过关于他的很多不友善的言论吧。其实就如同钱钟书先生生前所言“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很好,为什么要去见下蛋的母鸡?” 且不说余秋雨老先生是否有所谓的跪舔权贵,**余孽之类的身份,起码我在《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两部旅行游记里感受到了,老先生的阅历与他对于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优秀见解。
千禧之年,老先生的越野车队跋涉了四万公里,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的希腊开始,到我们古老的中国结束,这类似于日记的文中感伤,厚实,却又不失语言的优美,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这一个个曾经繁华却又衰落的古文明发源地,都是留下了老先生的轮胎印。 文明为何衰落?而在与这些衰落的古文明的对比中,中华文明又为何绵延至今。其实在《千年一叹》中时刻以感受到老先生的思考的,对于文明盛极必衰的理解,对于中国人所谓的谦逊下隐藏的名族自信……都有很多非常独特的讲解。无论如何,余秋雨先生是以一个做学术的态度,以一个有足够的文化知识的国人身份去带领我们看待世界的。这个本质的东西是不容许有否认的。 这本书是被先生定义为游记,而这场四万公里的旅游却让读者都难以感到轻松。而先生在这场千禧文化之旅中,更是冒险经历了巴以两方(当时“千禧之旅”邀请方凤凰卫视,都选择放弃探索巴以地区),而他甚至在两方都争取到了入境资格,在紧张的空气中,还不失幽默的感叹他们文化发展的失误。 那在帐篷里字迹潦草赶出的文章,都是先生对于文明兴衰的切身体会,无论是他自己文中记录的在巴以区域的护照问题,或是被迫假装方便,只为了靠在信号车旁边偷偷地将文件发回(巴以地区当时局势紧张,他们的信号车信号发讯器被铁板焊死,无法远距离使用),甚至是冒着埃及恐怖组织的风险,深夜驱车狂奔数百公里……且不说他为此辞去了上戏院长一职,单是为了文化研究至此,所谓的跪舔权贵之言,便是显得无比可笑了吧。 《千年一叹》确是老先生对于世界文化的的一次完美展示,一步一步中,一字一句里,对于文化发展衰落的体验,都是真实的感慨。
的确,在文中,确是可以感受到先生些许的文人自傲,但是他却并未因为这份自傲,变成只会卖弄自己,放弃学术研究的酸臭文人,反而在这种自傲之下,给了他对于文明探索更大的动力。 虽然我知道,对于余秋雨很是反感的人并不少,虽然对于那些随意扭曲他人个人经历对其人身攻击的人不爽,但是先生都不在意,作为读者的我也就不需要皇上不急太监急了。 可是不要忘记,阅读本来就是带你去看一些你不知道的存在,让你去体会作者的内心的,带有那么多偏见的阅读,又能收获什么呢? 毕竟,无论是什么人,在《千年一叹》中所描绘的庞大苍凉的文化中,在看在听时,都应自有保持一份谦逊一份宽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