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梦中的故乡

2022-5-16 18:50|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87| 评论: 0|原作者: 网易看客微信公众号

摘要:

(学生作文)梦中的故乡

常 芃 张清驿站

学生作文

梦中的故乡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18)班 常 

指导教师:张清

睁开眼,又是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

久违了,我的故乡。

躺在充满烟草味的长途大巴里,身边是熟睡的母亲,我望向窗外,灰蒙蒙的一片,单调的颜色里似乎包含着广袤的宇宙。而记忆里故乡的夜晚,那让人喘不过气的黑色,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肆意的冰冷中透着恰到好处的清新,让人想站在屋檐下悄悄地吸一口,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下雨了。故乡的雨总是很温柔,故乡的人们似乎也从未见过豆大的雨滴。故乡的雨,总是斜斜密密地织着,旁若无人,处变不惊:雷踏着愤怒的步伐来催她快些织,她置之不理;闪电在她身边上蹿下跳,她充耳不闻。她就这样慢慢地织着——织成的丝丝缕缕披在了每户人家房屋的青瓦上,落在了门口石阶旁的青苔上,落在了凹凸不平的石路上,落在了老槐树旁的秋千上。雨的布匹密密匝匝地掉下来,不出片刻,就盖住了我故乡的全部,盖住了我的心房。

在那座老房子的门后寻一把油纸伞,在“吱呀”声中撑起,在雨滴声中出发。踏着石阶,在空无一人的街巷里走着,放眼望去,笔直的石路延伸至巷口,那个卧着只白猫的巷口。稍用力地踏下石阶,松动的石块下潜藏的雨水惊惶逃窜,在空中绽成一朵新开的雏菊,掠过我的白布鞋,轻轻落在鞋头上。

转身再望,便看到一座石桥。指尖滑过石栏,柱头精巧的石狮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见证岁月的流转。桥下的水就这么流着,不为谁停,全凭她一路向东的痴念。小河里的水草却是桥所无法挽留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水草用她最柔软的方式,和她最爱的、曾经朝夕相处的大桥告别。

桥脚有一方小舟,一个人兀自听雨。登上小舟,解开船绳,任他东南西北漂流。指尖掠过水面,所触尽是寒冷。我就这样顺水而下,淅淅沥沥的雨还未停,我却早已把纸伞收起。不要问我为何,只因为我无法拒绝雨儿的那一腔柔婉凄迷。

远远地,不知从哪个烟雨深处传来一曲惹人醉的歌谣: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儿来轻轻唱。

是哪位少年正断肠?

眼前夺目的绚烂不容我细想。睁开眼,霓虹灯变幻莫测,将整个都市照出一片非凡的光彩,人群的喧闹夹杂着汽车的轰鸣让我产生一瞬间的迷失:我在哪儿?我走下车,扯住一个冷漠的路人,他没好气地瞪了我一眼。

接着,他说出了那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名字,那个让我此刻无比纠结无比怅惘的名字。就是眼前的这个所在吗?梦中的故乡,怕是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教师点评

  小文立意厚重而脱俗,应获掌声。城镇化的浪潮中,家乡日新月异。——如何葆有青山绿水,如何留得住万千游子的乡愁,这着实是个不错的写作立意。能将这个厚重的立意融入诗化而写意的文字,则让小文具有更佳的可读性,我们理当为之点赞。其语言表达,借用文中的半句话来形容可能最为贴切——“透着恰到好处的清新”。以一例略释:写故乡的雨,“旁若无人,处变不惊”赋予其灵性,一“织”三“落”二“盖”则是点染得当、勾画有神,使其可感可知,可触可摸,且有了可人的温度,富有生活的写意。盖住心房的何止是富有诗意的故乡的雨,更有那抹不去的乡土情愫。(张清)



——刊发于《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6年第4期(ISSN1003-2207 CN41-1036/G4)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