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未必“丧”(生活随笔)“佛系生活方式,并不适合中国青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 ‘丧文化’”。“‘佛系青年’是彻底的青春悲剧。”周末得闲,偶然读到一位大咖对“佛系青年”的措辞如此激烈的批评,颇有些不以为然。这位大咖言论虽说契合时下主流媒体对“佛系”文化多持批判态度的潮流,但总让人感觉有些生硬。私以为,“佛系”了未必就是“丧”,“佛系青年”一样可拥梦想、可有诗和远方。 按百度百科的说法,所谓“佛系”,跟佛教并无任何直接关系。这只是借鉴佛教讲求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指的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切随缘”为指导精神的生活方式。而所谓“佛系青年”,就是指那些具备“佛系”特征,亦即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据说这个词也是个舶来品,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一份杂志。 其实,生活中“佛系”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如此恬淡适然,也就不再会为一些细碎小事纠纠结结、难以释怀,自然也就不会为无关紧要的庸常琐事大费周章甚至弄得一地鸡毛。作为年青人,本就压力重重疲于奔命,生活中多一点“佛系”或许就会少一份烦忧;多一份“佛系”也许就能少一点无谓的矛盾与冲突。想想都是一种蛮不错的心态。这实际上也无关颓废无关“丧”,更多的倒是彰显为人处世的智慧。 许多人都很喜欢英国诗人W.S.Landor写的小诗《生与死》中的名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放在这种语境中来审读,或许悟出的也是近似的生活哲思。——琐碎小事,争之何益?庸常生活,争也是一日,不争也是一日。“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或许反而能让我们活得更为洒脱更为惬意。 当然,凡事过头反不及,真理跨界亦成错。生活中多点“佛系”是睿智,人生指向上“佛系”就非智了。恰如知名导演郑晓龙所言:“小到对家庭,大到对国家,不能什么都无所谓,爱谁谁,这不行。”白驹穿隙过,转瞬即一生。人生苦短,我们总该做点什么,也该非“佛系”点什么。 倘溯其源,亦合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佛道的无欲无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本就可以并行共存。一代文豪苏东坡,仕途顺畅时意气风发,指点江山;遭遇坎坷时坦然自处,寄情山水。一生大起大落,却能儒道合一,自在人生。令人敬仰。文学巨匠钱钟书,极简生活少烦扰,看淡浮名却尘嚣。生活无求事业执着有追求。置身自己心灵的“围城”,也打造出了传世经典的《围城》;时代大家沈从文亦如是,徜徉人生的边城,也成就了走向世界的《边城》…… 古今同理,中外亦然。梭罗,这位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只身一人来到了静谧的瓦尔登湖畔,无房自建小木屋,无食自种自打鱼,随遇而安,生活相当“佛系”。但他笔耕不辍勤写作——湖水涤心襟,凉风扫浮尘。终成《瓦尔登湖》的不朽经典。 总而言之,年青人生活上多点“佛系”,可以让我们活得更为洒脱更为本真。但无碍事业上的追求与奋进。不拘小节,不理细务,或所求者大,精力集一点,一针捅破天亦未可知。果如是,仍视“佛系青年”为异类岂非怪事?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