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农药”只是家长的错?(二)(接前) 当然,这样的孩子还是幸运的,毕竟经家校通力合作,最终还是助其走出泥淖,重回人生正轨。实际上,教育并不总是万能的,受限于多方面因素,其实失败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即使是在家长整体质素颇高、学校整体教育亦很有水准的大都市,孩子因沉迷游戏而难以自拔的案例也屡见报端。其实,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面对这种令人心痛的境况,常常有种无力回天的无奈。作为家长,那是彻底的心碎;作为教师,那种教育挫败的痛楚亦难言说,当与医生倾尽全力却无法挽回病者的生命时的无助与痛苦很有些类似。前些年,全国多地甚至都曾出现过以戒除网瘾为要旨的所谓专业学校,有些规模还不算小。或许由此也可窥见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杀伤力有多大吧。 社会发展很快,网络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游戏当然更是与时俱进。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基于手机平台的爆款游戏也是不断涌现。其诱惑力、粘附力更非昔日网游所能同日而语。所谓的“王者荣耀”只不过是其中一例而已。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全国共有680万小学生,而腾讯的《王者荣耀》中就有小学生玩家600万,覆盖率达到88%。这的确是让无数家长乃至基础教育工作者倍感震惊的数据。现实中,悲剧也在真实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如果把这些悲剧都归咎于父母的管教不力,不是缺乏有深度的思考,亦难逃替游戏厂家背书的嫌疑。 从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审视,私以为,这实际上是个颇为复杂的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方可妥善解决的问题。同时,有什么样的儿童,便有这个社会什么样的未来。因此又是我们不得不正视、不得不通力合作以妥善解决的社会问题。 首先是要尽早建立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规章。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并公开征集修订意见。希望这一条例能尽快完善并予执行。同时,相关部门应有切实措施以确保相关条例的有效执行。无论是昔日的关于网吧的诸多审批管理规章,还是今日的网络保护条例,倘无切实的措施予以保证,都会很快被虚化而难真正落地。比如监管部门眼睛只盯着正规网吧,那些黑网吧却可以开得风生水起。成为监管真空地带,留下许多隐患。 其次是要有效加强厂家游戏产品的准入制度、监管惩戒制度。类似“商家的血管里要流动着道德的血液”这样的无力呼吁远不及制度性的监管与到位的惩戒来得实在而有效。逐利是商家的本能,企业家永远不可能人人成为慈善家。指望厂家自我道德约束这本身就是个笑话。制度性的监管乏力甚至缺位只会让这些没有“道德的血液”的商家更加有恃无恐。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腾讯推出的所谓限制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夜间登录“王者荣耀”的保护性措施推出当天即被破解。这或许就很能说明问题。——技术措施跟不上只是个连上帝听了都会发笑的理由。不愿吐出到嘴的肥肉,不愿割舍利润丰厚的用户群(尽管不道德),恐怕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第三,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亦需认真反思。我们在功利化的路上可能走得有些远了。前不久,有位湖南的民办教育集团的小学校长曾就芬兰教育考察而撰文,坦言类似芬兰小学的非常受学生追捧的木工课和家政课这样的课程,自己是打死也不敢开。这里面固然有源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恐怕教者自已的功利思想亦难回避吧。不敢开或有社会因素的托辞,不愿开可能则更为普遍,也更让人脸红。——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小学四年级的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期中考试,竟然就有考前的三次模拟,还正儿八经的排名并在家长群里公布。如此疯狂之下,成绩扭曲为近乎唯一的评判指标,那些绝难从这种排名中获得成就的学生们可能更容易活在手游这样的虚拟世界里。 第四,家长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争取做新时代的合格称职的家长。无论城乡,都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设家长学校,不只是学校要担当此责,街道、居委也应该开设类似培训,以提升家长的管教水平。 光明日报有篇文章说得好:有什么样的成人世界,就有什么样的未成年人网络天空。我想,唯有我们都能高度重视,全社会通力合作,才能还孩童一方干净的成长天空。亦唯有如此,类似《王者荣耀》这样的手游才不会如同新时代的“黑网吧”,也才不会被一些家长痛斥为“王者农药”。 ——归罪家长论是个混帐逻辑,可以休矣!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