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东方这些民国的旧画报,是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还原了一个更立体的时代

2022-5-16 18:50|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85| 评论: 0|原作者: 网易看客微信公众号

摘要:

不变的东方 | 这些民国的旧画报,是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还原了一个更立体的时代

康苗苗 看客inSight

那是一个大师辈出、民主意识启蒙的时代,也是一个动乱和战争不断的年代。你记忆里的民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我们从《<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民国1926-1949》中摘录了一些关于那个时代社会状况和民众生活方式的图片和报道,希望呈现出一个更立体的民国,一个中国人真正经历过的民国。



中国军队

当时,众多记者和通讯员从各地发出报道和照片,记录着中国军队不同时期的行为和遭遇,既有军阀时期的混乱,也有战争现场的刀光剑影。

难以形容的”故意破坏文物行为在中国:中国士兵对于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陵墓的劫掠

——1930年1月18日

《伦敦新闻画报》记录了中国士兵在清东陵犯下的暴行。

抢劫者们洗劫了清东陵后,陵墓附近一个打破的大水缸


中国的二十年战争:军阀混战的不同阶段

——1930年7月5日

报道认为,自1911年推翻清朝统治以来,中国一直处于长期内战的状态。然而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似乎是无限的。从外国记者的视角来看,中国军队开始越来越多使用现代武器和材料。他们用镜头记录了这个时期自己看到的中国军队。

一位军事演说家的众多听众:一位中国军官在对整个步兵师的官兵们发表演说

火车站戒备森严的冯玉祥专列

被攻占的南京(南京政府军)战壕,显示出狂轰滥炸的后果

冯玉祥的国民军与政府军打仗时所用的火炮:装在大车轮子上的斯托克斯迫击炮


南京陷落之后:被困的中国人,清理城门,中国军队撤退时的大火和爆炸

——1938年1月15日

因为来不及渡江而被困在南京的中国军队,一队士兵正在向外国人求助,其中有些士兵显然脱掉了身上的制服,并将其扔在地上


在上海内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正准备抵御攻击

——1949年5月14日

撰写这篇报道时,解放军正在调集大量部队,准备对上海西面和南面的防御工事发起攻击。而城内的国民党官方发布公告,这些进攻已经被击退,但也承认部分军队撤退到嘉兴境内。

其职责为维护上海秩序的一支中国宪兵正在检查一辆国民党卡车的证件

蒋氏夫妇

作为当时在国际上被承认的中国官方政府领导人,蒋介石常常和夫人一起出现在《伦敦新闻画报》上。

公众视野中的每周人物:蒋介石夫妇

——1930年9月1日

一位已经被基督教教会所接受的中国领袖:蒋介石将军夫妇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有消息称,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将军已经在上海公共租界他岳母宋夫人的家里接受了洗礼。上海景林堂的中国籍邝(Z.T.Kuang)牧师主持了他的洗礼。


蒋介石元帅及夫人与约瑟夫·史迪威将军

——1942年5月30日

这篇报道中写到:中国驻缅甸远征军的美国司令史迪威将军已经到达印度了。他说同盟国从缅甸撤军是一种严重的倒退,但是这一错误现在还可以补救。他很快就会回到中国。

你知道热河省吗?

热河,名称来源自蒙语“哈伦告卢”,意思是热的河流,是中国旧行政区划的省份之一,1914年2月划出,1955年7月29日撤销。在《伦敦新闻画报》中,同样记录着这个省份的遭遇。

热河连接着关内外,说热河省,先得从山海关说起。日本人攻占山海关终导致热河局势紧张。

日本人在山海关:轰炸与占领

——1933年2月11日

日本人轰炸山海关后,许多平民已经从城里逃走:被日本炮兵轰击和飞机轰炸所摧毁的建筑


日本官兵们在被占领的山海关城楼上高呼“万岁”:此战导致热河的局势紧张。

——1933年2月25日

一位叫落合少佐的日本军官,领着他的士兵们在山海关城门的城楼废墟上高呼大和民族的胜利口号“万岁”


热河的生活:这个有争议省份的诗情画意之处

——1933年3月4日

来自滦河的一条船被通过陆地运往另一条河:热河这个有争议省份里水陆交通的一个场景

滦河船夫们的歌声:中国船夫们在一条从热河去北京的平底帆船上摇橹时高声吆喝“嗨”和“嗬”

一位浪游的喇嘛在去热河的路上向香客们阐释一段经书:路边的宗教


在被占领的热河:日本从中国夺走的热河省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

——1933年3月11日

《伦敦新闻画报》这篇报道指出,热河出产黄金,资源丰富,因此多次易手。他认为中国军队装备如此之差,日本人肯定会控制热河。自1915年起,日本就盯上了热河。他不知道,最近发生的事件是一个章节的末尾,还是另一个漫长而令人不安的章节的开端。历史证明,是后者。

赤峰另一个典型的街景:热河省城镇的日常生活,赤峰这个战略要地据说未经抵抗便被日军占领

赤峰附近的中国抗联军队:据说日军最初进攻热河时所遇到的抵抗,主要来自这些从未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非正规部队

日军于3月1日占领了热河省中部的战略要地:赤峰(哈达)的高街,路的左边有一个奇怪的客栈招牌

日军所占赤峰城附近的水路运输:穿越老哈河的渡船上运载着一匹马、一辆大车和众多的乘客。这儿的江面大约有一英里宽

北票的煤矿,日军就是从北票进犯到热河省东南角的:在铁路建成之前,煤矿用来运煤的大车

古老而在进步的生活方式

在那样一个混乱而动荡的年代里,许多中国人依然在古老的生活方式里按部就班地活着。对于很多西方人来说,他们在中国拍下了那么多照片,但恐怕却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这种“活着”。

落后,然而正在进步的中国: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一条即将建成的现代公路

——1930年7月26日

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一位街头艺人身上背了两个假人,而且他的双手套上靴子,冒充双腿;在一条偏僻的小街上为一群旁观者进行表演

宁波的城市消防队和消防队员们

这张照片显示(图左)的方尖碑是为了纪念1842年英法联军将太平军赶出宁波城牺牲的将士,当地政府建议将它拆除,因为它是外国干涉的一个象征:宁波甬江上舟桥

宁波的地方官根据洪水刻位碑来判断城内和城郊的水位是否达到了水灾的程度,以及是否需要向村民们发放救济款项。


北京人如何在夏天不经过人工制冷就获得冰块

——1930年9月6日

这则报道写到,华北的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冰可以保存食物,但从未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制作冰块。他们利用了从冬季保存下来的冰块。冬季的冰块被贮藏在山洞,埋在泥里和稻草下面,夏季再取出。在北京,制冰这一行业已存在数百年了。

北京城墙边上,人们在运冰块:拉冰的骡子带着眼罩,以避免直视冰块反射的强光


中国不变的面孔:在内战满地烽烟,但并无粮食配给和积分制的国度保持天朝人的平静

——1946年12月25日

一位中国姑娘在从北京去热河的路上售卖手工刺绣的枕头。这些姑娘都缠着小脚,有时还靠跳舞来吸引顾客

正如报道中写到,“不变的东方”原本是一句圆滑而陈腐的套话,但上述照片赋予了它真实的含义。

那时的中国,虽然有着革命、内战和国际争端,但中国当时的文明仍然基于跟远古时代相同的基础上——

一个庞大的、不慌不忙的,深深扎根于农业的社会。


当我们看到别人讲述中的民国历史时,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曾关照过的地方。

资料来源: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社: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民国1926-1949

注: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像记录为内容主体的新闻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国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仅1857年至1901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进入20世纪,其新闻图片主要采用很容易掌握的便携式相机拍摄,又广泛聘任一些在华活动的著名人士作为特约记者来进行深度的专题报道,获得了大量的照片和文字记录。老照片研究者沈弘教授花了十年整理、翻译,为我们原貌呈现了西方视角下的民国。

编辑整理 | 康苗苗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