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要日日穿过中山大园的校园,沿途的风景都很熟悉。这几年环境打理得更好,走在校园里,清净雅致,赏心悦目。
近西北小门有两块大小不一的非常漂亮的草坪,都呈长方形。只是总会有人贪图方便,由草坪斜向抄近道,走的人多了也便各自成了一条“斜路”。于是竖牌禁行,翻土复绿,然后再成“斜路”……如此反复多次,让人颇有些哭笑不得。
一日或见工人又再施工,却意外发现这次不是复绿,而是用石板间隔而铺,相邻石板间再行种草,这样就成了颇有艺术感又兼具实用性的草坪小路。惊讶之余亦颇有感叹。
——堵不如疏。大家既然如此执着于走“斜路”,必有其相对合理之因。一味地禁止,效果不佳。如此因势利导,设计成颇具艺术感的草地小径,既方便了部分同学,又装点了草坪,使之更漂亮。堪称一举多得。这种有别于我们惯常的管理思维,折射出一所优雅大学所具备的适度包容性,颇值称道。
教育其实在许多时候亦同此理。只是我们很少去这样想,很少去这样做。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禁字当头。关乎学生的要求,几乎总是少不了“禁止”“不准”这样的字样。比如手机,禁止学生在教学区使用,几成中学的“业届行规”。大学亦相仿。媒体就有过披露,有大学在每个课室内都设置有手机袋墙,要求学生进课室首先要将手机放入墙上的各自手机袋内,下课再取走。似乎只有这样才会安心听课。
手机真的就是学生学习的天敌么?在手机高度普及化且高度智能化的当下,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如此因噎废食。学生有可能在课常上利用手机上网打游戏,但同样有可能用其做电子笔记,配置好点的手机,加上一个迷你型的蓝牙键盘,其实就等同于一台手提电脑。做笔记+拍照,永远都不用再担心会拉下内容没有记录。
中学也是这样,现在有不少学校已经在试用互联网+的课室模式或是电子书包模式。人手一台ipad,互通互联,其本质上和手机已无二致,在这种语境下谈禁止使用手机多少显得有点滑稽。媒体不是也有报道嘛,为了应付收缴手机的要求,不少学生往往备有二部手机,上交一部留用一部。如此,这个禁令也就形存实无了。
就象校园“斜路”一样,堵不如疏。与其费劲心思去禁止,倒不如多研究研究如何引导学生用好它。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弃堵为疏、适度包容,并不能视之为放纵。相反,却是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管理要求,教者需要付出更多,做得更好。
近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就同事在课堂上因管理与学生发生冲突一事发表个人看法,认为学生可以逃课,课堂上可以进出;上课可以吃东西,但不能破坏环境;可以睡觉,但不能影响别人……此言一出,立发引起轩然大波,招致指责无数。贯于上纲上线而自居所谓道德高地的“高人们”更是大加挞伐,直指其枉为人师、误人子弟,甚至痛斥其为学术败类。
中国政法法学院副院长、著名学者何兵的撰文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真实的一面。这位萧教授“一个多小时的课程,他至少在家里闭门一天至二天。”“他开设的《先秦公法研究》,国内尚无二人。”
由此,我们或会茅塞顿开:化堵为疏,认可学生的选择自由,尊重学生的课堂自主权并不等于放纵学生,并非等于不教书不育人而混日子。恰恰相反,倾注更多的心血去打造课堂内容的干货,去形成课堂的独特魅力。借此而留得住学生。桃李不言而下自成蹊,干货满满精彩纷呈的课堂学生怎么可能顾左右而言它,怎么可能随意走出课堂呢。——大学有门可罗雀的课堂,但同样也不乏人满为患而一位难求的课堂:坐着听课的没有站着的多,蹭课的比正式听课的还多,走廊里都有人在旁听。这种情况下,还生无可恋的离开课堂绝尘而去,有可能吗?有了这样的课堂实力,有了这样的底气,诸如想尽办法逃课、随意进出、吃东西这一类被我们视之为“斜路”的怪象不就可以引导打造成通往成功大道的教育小路了吗?
相反,如果我们不从根源上认真查找缘由,一味地斥责现在的大学生颓废不思进取,然后与时俱进的想出各种各样的奇葩考勤点名办法来约束学生。实际上与禁止学生走所谓的斜路多少有些相似,效果堪疑。
故言,适度认可几条“斜路”,因势利导,将其打造成点缀校园草坪又颇有些艺术感的花式小径,我们的教育或能多些人文情怀而更具魅力。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