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C919首飞后出现的“杂音”(时事走笔)

2022-5-16 18:50|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33| 评论: 0|原作者: 网易看客微信公众号

摘要:

也说C919首飞后出现的“杂音”(时事走笔)

张清 张清驿站

国产C919飞机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祖国的蓝天有越来越多的民航大飞机穿梭往来,可直到这一天,我们才有了自己独立研制的首款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飞向蓝天,这着实是个颇值铭记的日子。于我国民用航空史上特别是民用大飞机发展历程中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喜可贺。但在举国欢庆祝贺时,也有一些不太和谐的杂音出现。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直斥C919只是造了个飞机的壳子,发动机、航电系统,甚至滑行轮胎都是纯进口,根本就是个“万国牌”的组装货。语带嘲弄,满是不屑。

私以为持此论者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匮乏。民用客机是纯商业化用作,安全性、经济性是其首要指标。世界民用大飞机巨头——美国的波音与欧洲的空客,无一例外都是采用全球化的部件采购模式,一是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规避研发风险,二是可以有效缩短新机研发周期。公众最为看重的发动机,这两家同样也不是自己生产。与两家巨无霸相比,我们只是刚刚起步的小不点,初期研制,采购国际一流制造商生产的核心部件,当为再正常不过的选择。更何况,我们已经成立了全新的航空发动机公司,并在研制C919飞机配套的CJ-1000A(长江-1000A)型发动机。而且,采用全球采购,也有利于我们的C919更为顺利的取得美国和欧洲的适航证,而这也是我们的大飞机能够飞向世界的必备条件。要知道,此前研发的支线客机ARJ21历经6年的艰难历程才取得国内适航证,申领欧美适航证还有漫漫长路。——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要求C919一出世就达到多高的国产化率,即使不考虑技术上的重重障碍,单单从安全性、时效性、推向国际市场的可操作性上来讲都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因此,当我们看到C919飞上天空的那一刻,庆祝的并不是核心技术、零部件都已经掌握了,而是我们有了集各项技术、全球部件于一身的成品能力,有了生产民用大型客机的基础。

其次,这种冷嘲热讽所体现的也是一种极为悖谬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明知我们与波音、空客这样的巨无霸级的世界民用客机制造商相比还有着巨大的差距。他们已经有着多代成熟机型研发生产史,是这个领域的老江湖了。而我们,2016年才刚刚交付成飞投入国内商业运营的ARJ21也还只是80座级的支线客机,这已经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首款喷气客机了。即使是刚刚首飞成功的C919也还只是与波音737、空客320同级的干线客机的入门机型而已。——我们还只是个“小学生”。可另一方面,却又处处以波音、空客的水准来评价衡量我们自己研发的C919。就如同让一个刚刚开始学武术的小屁孩与武林高手相较高低,颇为滑稽而搞笑。——我们在民用航空制造领域只不过是刚刚起步,就急着去与二大巨头相比。或许愿望是好的,但这种比较确实荒谬而无聊。除了好高骛远,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更为合适的评价。类似的悖谬心态也体现在对我国第二艘国产航母日前下水时的评价上,我们从拥有首艘航母辽宁号至今也只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而且几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现在就急着与二战时就拥有多艘航母并投入实战的美国相比,实在是太过心急而不切实际。

当然,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不能因为C919的一飞冲天就忘乎所以,更不能有些飘飘然而盲目乐观。我们距离真正的航空大国航空强国其实还要很长的路要走。当时刻牢记我们的起点之低,研发基础特别是尖端航空技术、航空制造材料的研发上还相当薄弱,仍需埋头苦干,奋起直追,方有弯道超越之可能。同时,也需谋求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也才能真正的快速成长而真正具备与波音、空客同台竞争的能力。

中国民用航空大飞机,任重而道远!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