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家乡又见雪(原创首发)新年,江苏老家落雪,特大。资讯极为发达的当下,虽身处艳阳高挂的南方,几近实时便知。所谓瑞雪兆丰年,不少老友亦是拍照留言,一位旧日同事更是一口气赋诗数首,转发点赞者无数,朋友圈甚是热闹。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记得不曾落雪的广州旧岁冬日落了一点冰霰,结果弄得地道广府人好一阵惊喜,散落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点点冰霰竟被逐一收集,弄成一个迷你型的“小雪人”。疯狂转发于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圈,后被戏称为“最大的雪下在了朋友圈”。 于我,却很难惊起心田半点波澜。因为记忆中的雪,几乎等同于冰冷与苦难。 儿时,入冬落雪,年年都有。每一场雪,对于彼时年幼的我们来说,几近于一场灾难。所谓霜前冷,雪后寒。一场大雪过后,气温铁定很低,晨起上学,寒气彻骨。艰难岁月中的物质匮乏在今天孩子们看来真的有点不可思议。印象中能戴一顶棉军帽的学生(这种旧式棉军帽因其两边有很长的下垂边护耳,家乡人习惯称其为“三块瓦”),那种感觉一定不亚于今天所谓的“土豪”,因为整所学校上千名学生中可能都难找出有三五位。大家都还是光着头或戴顶单帽在寒风里行走。一进课室,每个人的耳垂、鼻尖都被冻得通红通红的。常常要在人声鼎沸的一节晨读课结束,大家才慢慢感觉到自己是有耳朵有鼻子的人。——在稍稍温暖的课室里,耳朵、鼻子渐渐有了知觉,特别的发热发麻。但大家都牢记住老师、家长的告诫,断不会用手去捏去搓的。因为那样肯定会掉皮,极易演变成冻疮,经冬难愈。 最为头痛也最为惧怕的还是雪后难走的上学路。彼时条件还很差,只有乡镇通往县城的路才是砂石所铺,乡村道路无一例外都为土路,坑洼不平,一经积雪覆盖遮蔽,自然“危机重重”,一脚踏入坑洼,轻则积雪入鞋,重则可能崴了脚。 此后漫长而缓慢的积雪消融更是让人头痛。积雪渐融,土路自是泥泞不堪,穿雨靴倒是可以避免湿脚,但防寒性极差,坐在课室里脚会冻得像冰块。穿自家做的布棉鞋保暖性是好,但不防湿,一路走到学校,早已里外湿透,坐下来会更糟。所以聪明点的学生往往是用废报纸先把棉鞋包好带到学校再换掉雨靴。当然,这仅限于部分家境稍好点的同学。一般的同学家里尚不具备能力购买雨靴。他们一般是穿棉木屐上学。所谓棉木屐就是“棉鞋+木屐”组装而成。一般是由妈妈或奶奶纯手工做好布棉鞋,再请邻家的木匠得空做个与棉鞋底尺寸相当形状一致的鞋形木板,然后前后各装一个木齿,做成木屐,最后将棉鞋固定在木屐上。由于走起路来木齿扣击地面会发出较大的声响,所以一般还会厚着脸皮在街上的店铺里要点废橡胶皮钉在木齿上,否则老师一般会禁止其进课室的。这个棉木屐今天看来实在是当时穷人想出来的好办法。木屐装齿,离地一般有3—5厘米,雪天走路自然可以防潮,上置棉鞋,自可保暖。而且,孩子的适应性极佳。印象中穿这种棉木屐的同学颇多,他们都能健步如飞,极为自如。 缓慢的积雪融化还带来一个问题,那便是昼夜温差大,早晚都非常冷,中午暖阳高挂气温升高消融的雪水经夜便会结成坚硬无比的冰。路面结冰后,溜滑无比,走路就变得相当困难。需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摔跤。 当然,孩子的世界总是比较单纯的,再艰难的岁月也总能找到乐趣。雪后小伙伴间最多的恶作剧便是课间悄悄弄点雪包在纸里,上课时趁老师回身在黑板上写字的瞬间极为神速的将一点点雪放入前桌同学的衣领里,然后若无其事地坐好,貌似极为专注的听课。常常弄得“受害者”浑身一个激灵,如果不自觉地回头寻找罪魁祸首,那常常会招致老师的批评。——因为这时老师多半已写完字正好转过身来面向大家了。 堆雪人也有,但一般是在假期中了。学校场地有限,而且一场大雪过后一定会是全校总动员,集体清扫。雪很快就会被清运到校外,所以也绝少堆雪人的机会。 而今,时移世异,境况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物质匮乏的穷日子已然尘封,大家早就衣食无忧。乡村土路多已变身水泥路、柏油路,因积雪带来的诸多不便早已不再是个问题。加之气候变暖,雪也不是年年都有。偶尔一场大雪,大家当然兴致颇高,眼前诗意盎然,手中忙着拍照发图。 只是,安享幸福时光仍需不忘过往,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倍加珍惜,才有可能用我们的更多努力去诠释“瑞雪兆丰年”的时代新意。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