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擅用色彩大特写,冷静的镜头里是波澜壮阔的故事镜头是你的一双眼睛 只是它要安静一点 所以镜头里的世界 才是一个除去浮躁的真实世界 这幅阿富汗少女图为人们所熟知,那双澄澈透明的眼睛透过画面带给我们震撼,那是一种无处安放的不安,是一种无法名状的惊恐。 25年后,这位少女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镜头记录下了她那被岁月刻画的脸,眼睛的澄澈不在,然而不变的还是那对人生拷问式的眼神。 旅程的开始 拍摄这两张照片的是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我们所看到的第一张阿富汗少女图就是麦凯瑞的成名作。1950年麦凯瑞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最初他所学的专业是电影摄影和制片。1974年,在完成学业后,他进入了一家报社工作,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摄影,并一发不可收拾。
两年后,他辞去了报社的工作,抱着旅游的心态,他前往印度进行摄影创作。 他说:“我有了继续,感觉是时候出发了。”在印度,他为那里的铁路交通着迷,那些黄昏下站在车站的人们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身影里脸庞上述说着不同的情绪,而那些夕阳下的火车,承载着人,承载着故事,承载里的每一份感动、欣喜或者悲伤。 麦凯瑞的摄影总是与旅行一并进行,他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希望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文化,体会到属于这个星球多样性的美。他从未停下过探索的脚步,1978年到1980年期间,他生活在南亚,也正是在那里,他感受到了佛教的魅力,于是他创作 了一组记录佛教真实面貌的摄影作品。 在麦凯瑞看来,佛教与摄影的关系是紧密的,“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对他人开放的心,活在当下,这是佛教冥想和摄影艺术的共同体验。” 冷静的镜头,波澜壮阔的故事 麦凯瑞的摄影核心是人像,特写的人像。大多数作品中,拍摄对象直视镜头,脸上的神色表情被客观记录,画面冷静,然而每一个人像的内心都波澜壮阔,眼睛里充满了故事。 这是2004年,麦凯瑞在秘鲁偶然拍摄到的照片。 他说“其实这个故事实是这样的。 我走在街上,这些孩子们在玩。他们折磨他,在他的脸上欺负他。 他把这把玩具枪拿到自己头上。这是因为这些人在附近嘲笑他,殴打他,所以他这样做。 我刚好碰到了走路。 我怀疑在接下来的五分钟内,事情就结束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事件。但如果你看这张照片,它是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他哭泣,有一个发狂的表达,似乎是一个真正的枪。让你置身于一场战争中” 这些人都是麦凯瑞在旅行的过程中偶然遇见的,麦凯瑞用镜头揭露了他们的真实自我,他们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他们直白地讲述着他们的故事,那是惊人的故事,但同时他们又和我们没什么两样。他们眼中的恐惧,我们都有可能感受到,他们眼中的伤感,我们也能体会到。这是麦凯瑞人像带给我们强烈的共鸣感。 麦凯瑞喜欢在真实环境里拍摄纪实人物肖像。他说:“在纪实人像的拍摄中,我特别喜欢抓取那自然真实的瞬间,人物的脸上镌刻着他们人生的历程,甚至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在的灵魂。” 麦凯瑞很善于运用色彩,强烈的色彩对比让我们感受到来自生命的活力,与画面中人物所处的破败环境以及人物充满故事的脸孔形成对比,让我们感受到摄影作品的强大张力。 缤纷的世界,壮丽的自然 除了人像图,麦凯瑞还喜欢创作写实的生活景象图。每一张摄影图看似如此冷静,然后其中内容又如此有灵气。麦凯瑞展现出对现实的极大尊重,他记录现实,通过镜头里的画面反映现实,然而镜头的冷静仿佛又给了我们一双擅于观察的眼睛。让我们抛出杂念,在此时此刻看清楚这个世界。 麦凯瑞说,摄影需要沉思和冥想,这是一种平静的状态。当他出去走动、寻找好的摄影机会的时候,他就会进入一种特别的状态,一种让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更加协调的状态。 他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环境里那些特别和不同的地方,他想要找到那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不一定仅仅限于人物,可能是道路上的一道裂痕,也可能是小动物嬉戏的画面。
他说:“摄影就是对当时那个画面的欣赏,对我们这个星球的欣赏。” 文:陈霭婷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