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扫下马路,何需大惊小怪(老张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近日,一则同济博士生替父母扫马路的微博火了。29岁的田俊涛在上海同济大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困,五六年前父母为了他读书就到嘉兴做环卫清洁工,省吃俭用很辛苦。小田暑期帮父母扫马路,减轻他们劳累。有人感动点赞;也有人认为父母太辛苦、当事人应该早点出来工作减轻负担;还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值,是作秀。 这件事为什么会引起讨论?请就此表明你的看法,阐述你的态度,参与讨论。 博士生扫下马路,何需大惊小怪 广州市第六中学 张清 同济大学博士生田俊涛利用暑假替做清洁工的父母扫马路,本是生活小事,经媒体披露后却迅速引发热议。很明显,引燃舆情的还是其博士生的身份与扫马路的工作形成的巨大的反差。私以为,小田扫马路这件事真的没必要大惊小怪。 言感动者未免有些太过矫情。寸草报春晖,当是为人儿女者之本分。这与儿女现在是什么身份并无关联。驰骋沙场数十载的一代名将许世友见到阔别已久的年迈母亲当即下跪,成功缔造京东商业帝国的事务繁多的业界骄子刘强东在母亲生日时依然坚持亲自下厨为母亲煮上一碗长寿面……倘一位博士生替父母扫下马路就让大家如此“感动”,那面对这些沙场大将、商界巨子的孝行又当如何?而且,这“感动”的背后还可能暗含着一个坏逻辑。所谓感动,必为少见。那是不是说时下的高学历者能如此替父母劳作而减轻其劳累者太少呢? 而言其不值、指其作秀者则实在有些太过无聊。倘非周边知情的街坊,其实来去匆匆的路人并不会知晓也不太会关心这位扫马路的年轻人是个什么学历。最初披露这一消息的也只是一则普通的微博而已。指其作秀,那是要“秀”给谁看呢?再者,倘是个官员,如此一“秀”,似可现其亲民之风。可一个博士生不秀学识而“秀”扫马路,又能“秀”出什么来呢?想想都有些不着调。 倒是主张小田应该早点出来工作以减轻父母负担之说颇值警惕。这种指责乍看上去很有道理。家境困难,父母为支持其读书而来嘉兴做环卫工。如果田俊涛早点出来工作而不是选择读硕读博,其父母自然就不必如此辛苦。但稍想下就会发现此说不妥。按此逻辑,倘田俊涛不选择读大学甚至是不读高中便外出务工,岂不是能更早减轻家庭负担?这显然有些荒谬。——知识改变命运!尽管时下这句话对于出路更多的城市孩子来说并不总是正确的,但对于来自农村特别是家境并不富裕的田俊涛们则一定是毋庸置疑的至理名言。山高我为峰,求学路上不断登攀,所能奋斗的层级越高,改变自身命运乃至帮助整个家庭脱离困境的机率也就越大。其给予父母的也就不只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莫大慰藉。换言之,时下田俊涛的父母在城市做清洁工或许还很辛苦,但他们铁定会为有这样一个读博士的儿子而倍感自豪和骄傲,他们的精神世界并不贫瘠,甚至会有满满的幸福感。而未来,一个博士毕业的田俊涛也铁定比一个本科毕业甚至只有初中学历的田俊涛能更好地把握自已的命运。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来自贫甲天下的定西残疾学子魏祥尽管仍需继续依托母亲的辛苦照料,却依然选择了考取清华深造,为什么来自贵州贫困山区的周莹同学尽管父亲多病、家徒四壁,连学费都根本凑不出来,仍义无反顾地选择贷款资助而入读大学…… 能如此想,我们或许就不会为一位博士生暑期替父母扫下马路而品头论足甚至惊诧莫名了。寸草报春晖,仅此而已。我们理当待之如常! 这个作文题目稍有点迷惑性。不少审题不够严谨的“小盆友”易习惯性地将其定位为非常熟悉的传统时事评述类材料作文命题。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接下来当然是“我说……”而完全无视了“这件事为什么会引起讨论”这样的任务表述。易致成文时出现较大疏漏。 当然,就我个人来说,不是特别喜欢这种有点夹生饭式的命题要求表述……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