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礼,我们做得如何?(生活随感)周六上班,出车库时恰好有个电话,手忙脚乱中竟忘了给岗亭中正在值班的物业MM回礼。闲聊说起时,好友颇不在意地说道:不必自责啦。对她们来说,也只是职业性的礼仪而已。身在此位,早已习惯了别人的无视与无礼。回与不回,她们每次见到业主出车,也一样报以微笑、致礼。我可以断言,在你们小区,每日进出的车主肯定有不少视之若无,根本就没有回礼的意识与习惯。 好友所言当然有点偏激,但也绝非空口虚言。搭乘飞机出行,我们享受到的服务当为公共交通中最为优质的了。从登机进舱门的优雅问好开始,座位指引、行李安放、安全带检查、倒茶送餐,规范有礼。整个乘机期间,只要有服务需求,灯亮人必到。直至行程结束,走出舱门时,空乘人员都会非常有礼貌的列队致礼欢送。可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乘客都视之为常,少有回礼致意。个中缘由,或者就是好友所说的因这种致礼是职业性的而待之坦然、视之为理所当然而选择直接忽略不计。 可是稍稍一想又觉着很是不妥。照此逻辑,医护人员将自己从死神手中抢夺回来,我们也不必致谢,尽管他们可能已经在手术台边整整站立了十多个小时而直接累瘫在地,因为这是他们的职业行为;警察将自己从歹徒的手中解救出来,我们也不必致谢,尽管他们为此而负伤流血,因为这是他们的职业行为;消防战士将自己从危机四伏的火场中救了出来,我们也不必致谢,尽管他们为此而冒着生命危险,因为这是他们的职业行为……倘真如此,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可能就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修为问题,还得好好的扪心自问——我们的良知何在?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则必致冷漠成风,拉低本就不太正常的整个社会的温度和热度。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这种错误认知尤不可谅。倘连这种最基本的回礼习惯都无,还谈何学高为师、德高为范?N年前的一件事至今难忘。彼时我还在担任班主任,按规定早晨与值班同学一起在校门处列队迎候到校师生。每有师长进校门时,值班同学都会一起声音洪亮地致礼“老师好!”老师们一般都会友好答礼。但有位年轻教师却是视为无物,踩着自行车飞一般地去她该去的地方。弄得学生一脸的愕然。和司礼的学生站在一起的我也倍觉尴尬,却又找不出什么理由替这位老师作些稍体面的解释。时至今日,在许多校园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面对学生尤其是并不认识的学生热情问好时,个别师者仍会毫无反应。观之让人如芒在背。 言及此,我特别敬佩现在同单位的地理科的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年轻但资深的骨干教师,清晨入校,面对司礼同学们的问好,他铁定会停下脚步,向同学们鞠躬致谢。——私以为,及时回礼,实际上是对别人劳动的认可与尊重,更是自我修为的一次检验与展示。它与施礼方是否职业行为无关,而与我们自身素养直接相关。 单位的办公室,每天早晨,负责保洁的阿姨进来打扫卫生时都会主动向我们问好。有位同事总是会在阿姨一进门时先向她热情打招呼,先行问好。这当又是一种境界了…… 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做个有点修为的人,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回礼开始吧。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