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造飞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无非就几个管子嘛,支撑一下,搞个发动机就能飞起来了,应该很简单的。 ” ● ● ● 似乎每个农村,都住着几个怪人。他们怀揣着难以理解的梦想,捣鼓着痴人说梦的事情,比如造一架飞机。 在荷兰留学期间,徐晓晓偶然在当地报纸读到一篇名为《空中城堡》的文章,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农民造飞机的故事,还附带着几张造型怪异飞机照片。 她立刻被这篇充满童话特质的报道吸引,随后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找到几位生活在乡镇田野间的飞机制造家,记录下他们超越平凡生活之上的英雄梦想。 “不弄枪弄什么,弄飞机吧” 王强对飞机的浓厚兴趣起源于一本杂志。那是1997年香港回归,村里所有登记过的猎枪都得上交,王强无法再揣着它们上山打猎。朋友对百无聊赖的王强开玩笑:不弄枪弄什么,弄飞机吧。 没想到一语成谶,不久后王强偶然在报刊亭翻到一本《航空知识》,由此拉开了他追逐天空的序幕。 丨 王强的第一架飞机马达来自一台二手雅马哈摩托车。 正式做载人飞机之前,王强用自家后山的木材做了20多架小模型,最后都被母亲当柴火烧了,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没有图纸,王强靠着从杂志上学来的知识,买几根破铁管,找个电工焊起来,再搞几个轮子,借个发动机……花费不到一万块,他就这么一步步打造出了心中飞机应有的模样。 丨 王强驾驶着他的第二架飞机,“王强一号”已毁于2008年汶川地震。 2005年夏天,王强拉上亲朋好友,在绵阳安县的老机场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试飞。黄昏的余晖下,他驾驶着飞机缓缓向前,试着推动一下拉杆,前轮随之腾空。 所有人都沸腾了,王强自己也惊讶了。虽然那次飞机只离地了两米,飞行距离也不远,但双脚初次离地的颤动令他终身难忘。 经过反复练习,王强最终将“王强一号”开上了400米的高空。每一次腾空,都是与死亡的擦肩。发动机曾在300米高空中熄火,王强本打算滑翔降落,却由于空速过慢,连人带机掉进了河里。河水冰冷,王强游上岸,喘了口气又跑回河中,把飞机翅膀拆了,再用绳子将飞机拖上岸。 你问他怕不怕,答案肯定是怕的,但对飞行的渴望总是占了上风。尽管大小事故不断,王强的身体均无大碍。每次出事后,他都会仔细推敲事故原因,再对飞机进行升级改造。 “在绵阳飞熟了以后,我常常飞到城市上空。那里住着我的朋友,我在空中给他们发短信,那时手机屏幕还是黑白的,我说我现在在你家上空。就这样我一边驾驶一边发短信一边和朋友招手。” “这是赔钱、赔时间、甚至赔命的三赔事儿”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张斗三,10岁那年就为绣花的母亲造出了一台自动绕线机。而他真正决定制造一台飞机,是在步入40岁的那一年。 听到张斗三的痴人说梦,朋友们无不哈哈大笑,妻子更是忧心不已:小学未毕业的张斗三,航空知识近乎为零。 张斗三对此不以为意,他先报名参加了广州黄村机场举办的飞行训练班,驾驶了上百次“蜜蜂3号”。紧接着四上北京,摸上制造“蜜蜂3号”的飞机工厂,恳请他们提供航空材料。而最重要的发动机,来自惠州水库边一架被台风吹散了骨架的轻型飞机。那是1995年,张斗三使出了浑身解数,将发动机搬了回去。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张斗三终于打造了第一架轻型飞机,机身长6米、重200公斤、宽1.5米,可连续飞行500公里,可坐两人。他在机翼上写下:“我来自潮州,爱拼才会赢。” 现在张斗三是一个建筑队的包工头,靠建筑赚的钱勉强能养活飞机。在过去的20年间,他先后投资了好几千万,分别造出了轻型飞机,扑转翼飞机,直升飞机和陆空两用飞机。 在他看来,造飞机是一件赔钱、赔时间、甚至赔命的“三赔”事儿。即便如此,张斗三依然在热情地研发第五家飞机,灵感来自于汶川地震。他想造出一架能自如穿梭于树林和山谷间的直升飞机,灾难来临时能拯救更多的人。 “每次飞行前,我都会想起女儿” 电子专业出生的苏桂滨,做过电梯维修工,混过IT界,但是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得长久,直到遇到了飞机。 他甚至提出了“辞职造飞机,一年后再回来工作”的想法。家人理所当然地反对,妻子干脆提出了离婚。可任凭如何软磨硬泡,苏桂滨的决心如磐石般坚硬,而这一辞就是七八年。 丨 苏桂滨工作室里的飞机残骸。 除了大量的金钱投入,还有潜藏不断的危险。坠机和流血都是小事,真正使苏桂滨后怕的,是2012年在宁夏的一次试飞。飞机攀上了4850米的高空,离5000米的目标还有些距离,而零下40度的严寒加上缺氧,令他不得不放弃挑战。 自那以后,苏桂滨变得谨慎了许多,每次飞行前都会想到他的女儿。可就在两年后,他的飞机撞上电线杆坠落,苏桂滨的神经受损,下半身失去了知觉。 “我已经在床上躺了半年了,医生说不能确定能不能完全恢复,只能躺着看情况。我躺在床上是度日如年啊,我们家门口有座山,我做梦都想飞到山上去看风景。” “为什么别人的飞机能飞,我的却不行?” 15岁那年,曹正书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行走在一个舱中,周围是嗡嗡的响声与震动。向窗外望,他发现自己置身高空,下头是绵延不断的麦田和村庄。 这个梦深深烙刻在曹正书的脑海里,一烙就是50年,直到少年成了白头。 曹正书都忘了自己造过多少架飞机,估摸着十几架吧,但均以失败告终。一次试飞时,他怕飞机上天后不下来,在地面打了桩用很粗的绳子绑着飞机,结果依然没有飞起来。 曹正书使劲琢磨着为什么别人的飞机能飞,自己的却不行?可他一字不识,看不懂书,也找不出原因。 至今曹正书仍然在维修棚里倒腾着飞机。材料都是从废品站买来的,机身用的是轻铝管,马达是汽车马达,轮子由童车车轮改装。小偷曾把机架和发动机偷了拿去买废铁,曹正书便在维修棚里搭了个床,日夜在那儿守着。 他梦想着,有天飞机能飞过油菜花的高度。 “还不是像鸟一样,只要有机翼、机身,再装个发动机就能飞了吗?” 问起为什么要造飞机,袁相秋也说不清楚。只记得小时候,老房子旁有株大樟树,每天鸟儿进进出出,飞翔的姿势非常美,他常常目不转晴地盯着看。 1995年,47岁的袁相秋开始造飞机。身为木匠的他想法很简单,造打稻机、打麦机的时候都能无师自通,飞机也能造出来。“还不是像鸟一样,只要有机翼、机身,再装个发动机就能飞了吗?” 老袁花了1600元买了个摩托车发动机,第一架飞机造好了,样子像个大风筝。他拉着飞机到未开通的公路试飞,村前村后的人都跟着看热闹。结果,飞机在地上“原地踏步”。 老袁不死心,回家后又接连造了两架,还是没飞起来。村子里的人都说他是疯子,可袁相秋没有气馁。他不断地从电视、报纸上寻找有关飞机的片言只语,航空杂志期期买,飞机也渐渐有模有样了。 老袁造的飞机终于腾空,飞行高度一米,在空中停留了几秒钟。这片刻的停留让他激动不已。 由于新农村建设,老村子被夷为平地,家家户户建起了建起了高楼,到处都是电线杆,无法再作为试飞的场地。现在老袁的新爱好是炒股,每天下午他都会坐在电脑前看股票跌升。偶尔翻出旧的航空杂志,这些都是他的宝贝。 飞行的梦想已被搁置,但他为孙子起了个充满私心的名字,叫袁晨翔。 “我到90岁还要飞” 2007年,64岁的金绍智迎来了人生的转捩点:从医院退休,开始造飞机。他先后辗转了杭州、北京、西安的航空俱乐部,随后改造并自制了5架飞机,全部顺利完成试飞。 唯一一架自制飞机的灵感完全来自于航模图纸,除了发动机、驾驶舱、螺旋桨,其他材料大多买自称为“五金之乡”的永康市,一共花了10万元。 2013年,金绍智在试飞朋友的自制飞机时发生意外,小腿骨折、肠破裂,昏迷了一整天。然而修养了八个月后,年近70岁的他又开始了飞行训练。 “我这不是疯狂,是热爱。” 在那之后,家人反对老爷子再飞,还委托了交管局的亲戚,只要在街上撞见他拉着飞机,就必须拦下来,天黑才放走。老爷子只好用汽车拖着飞机上高速,开到附近的城市去飞。 “我想把飞机做的更好,准备到90岁还要飞。我要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越飞越安全。” “无非就是几根管子嘛,支撑一下,搞个发动机就能飞起来。” 18岁那年,跟着父亲在自家机械加工厂学艺的徐斌,突然有了造飞机的念头。 “无非就几个管子嘛,支撑一下,搞个发动机就能飞起来了,应该很简单的。” 从有了飞行梦到真正飞上天,徐斌花了12年。2006年,32岁的徐斌驾驶着自制飞机冲向了天空,飞行时长25分钟,飞行高度2公里。发动机是他从网上购得的,驾驶椅则是从汽车拆下来的座椅。 如今徐斌已成为了旋翼飞机专家。他不仅鼓舞了许多飞行爱好者,还创造了一系列经济效益:有企业请他帮忙航拍;他正在尝试改造能够喷洒农药的务农飞机;还开办了一家“民间飞机展览馆”。 旅途快结束时,摄影师决心搭乘徐斌制造的飞机,体验一把飞行的乐趣。 “我经常飞去我们的江郎山,直线距离大概5公里,我经常飞到山边上,在山边转来转去。” 摄影 / 徐晓晓 编辑 / 刘书琪 胡令丰 更 多 文 章 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转载请在公众号pic163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关规范。 看客栏目长期征稿,一经刊用,将根据质量提供稿酬。投稿请致信:insight163@163.com。 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