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瓜上位之前,苹果才是万圣节头牌

2022-5-16 18:51|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56| 评论: 0|原作者: 网易看客微信公众号

摘要:

在南瓜上位之前,苹果才是万圣节头牌

网易看客 看客inSight

万圣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两百年前,你还见不到南瓜的踪影。


● ● ●


每当万圣节临近,南瓜灯便会悄悄出现在大街小巷,渲染着节日气氛。在中国,万圣节也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概念。派对、惊悚和南瓜灯,这些元素已经随着美国流行文化席卷全球。


不过仅仅一百多年前,这个节日完全是另外一幅样子。万圣节最受瞩目的明星不是南瓜,而是苹果,万圣夜的主旨也并非惊悚,而是预言。


 这幅画描述的是1833年爱尔兰万圣夜,画中见不到任何我们熟悉的万圣元素。


从萨温节到万圣节


万圣节,在国人熟知的西方节日当中,算得上是老字辈了。尽管几经变迁,万圣节最古老的传统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凯尔特人的萨温节。


萨温节是凯尔特人的新年,象征着收获季结束,冬天开始。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在萨温节前夜,通往灵界的大门会打开。此时,亡灵来到人间,过去与未来混淆在一起。因此对凯尔特人而言,萨温节也是占卜的节日。在凯尔特传统中,苹果象征着永生,于是便成为萨温节占卜中的主角。


 罗马士兵入侵英伦三岛,屠杀凯尔特人的祭司德鲁伊。


公元前53年,凯撒大帝入侵英伦三岛。罗马人从继承了萨温节的传统,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文化。在罗马神话中,苹果与象征丰饶的波莫娜女神紧密相连。自此之后,萨温节占卜大多有关婚姻、生育。


 罗马神话中的丰饶女神波莫纳与苹果。


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这个节日才被教皇格里高利三世命名为“万圣节”,用以纪念基督教所有圣人和殉道者。虽然传统的萨温节被当做异教节日遭到禁止,但在爱尔兰、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一些萨温节习俗还是被保留下来。


 19世纪爱尔兰万圣节。


19世纪的饥荒使得大批爱尔兰移民涌入美国,同时也带来了古老的万圣节传统。虽然在今天万圣节被普遍认为是美国人的节日,但在1870年代之前,美国却很少有人过万圣节。


苹果,万圣节月老


万圣节来到美国以后,许多有趣的传统在这块新大陆上渐渐消失,被美国人自己的节日习惯取而代之。这些万圣节老传统大多没有多少惊悚元素,而是以预言为主要目的。



“咬苹果”是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一群未婚的年轻男女聚在一起,每人取一只苹果,做上记号,扔进大水盆里,再混入一些未做标记的苹果。随后,每人轮流叼起一只苹果,只准用牙,不准用手。叼到谁的苹果,就意味着将来要和谁结婚。


 1916年,美国上流社会的万圣节。/ Howard Christy


“咬苹果”游戏的另一种玩法是,大家同时开始叼水盆里的苹果,最早咬到的人会最先结婚,而最后一个咬到的恐怕要孤独终老。晚上,如果把叼回来的苹果放在枕头下,就会梦到自己未来的爱人。


 

“咬苹果”游戏的一个变种,是将苹果用细线吊起来,而不是扔到水盆里。游戏者两两一组,最先将苹果吃完的一组获胜。

 1910年左右,美国的万圣节明信片。南瓜躲在一旁,是个配角。


另一个占卜道具是苹果皮。据传,未出嫁的女孩子如果在万圣夜午夜十二点将苹果皮削成完整的一条,越过肩膀扔到身后,苹果皮落在地上的形状就预示着未来爱人名字的首字母。


除了用苹果,在万圣节前夜,人们还会利用镜子和水进行占卜。



一种流传甚广地额占卜方式是,未婚女孩在万圣夜午夜时对着镜子边吃苹果边梳头,即可在镜中看到自己未来丈夫的模样。


 “她相信镜子的魔法,能够告诉她未来丈夫的模样。他一定身材高大,家境优越。但他怎么会有这样一张脸!万圣节快乐。”


 1830年代,英国万圣节。


水也能够预测年轻人未来的婚姻。在桌上摆三个碗,一个盛清水,一个盛脏水,一个没有水。被蒙上眼睛的年轻人把手伸到任意一只碗中。手伸进清水碗,意味着未来的爱人会是个处子;伸进脏水碗,那么爱人不会是处子(另一种说法是这位年轻人将来会守寡或鳏居)。如果手伸进了那只没盛水的碗,这位年轻人恐怕就要终身不婚了。


 1900年代的美国万圣节明信片,颇有苏格兰风情。


这个游戏传入美国后又有了新的玩法和解读方式。三个碗中放的分别是苹果、坚果和煤灰。摸到苹果暗示着未来会收获好运和爱情;摸到坚果的人也许未来子孙成群,也许会拥有强大的力量,或是运势不变。但如果摸到煤灰,就意味着未来可能会经历疾病或是痛失所爱。


 1900年的美国孩子在玩占卜游戏。


不过,到了1900年左右,人们已经不大相信这些小游戏的占卜作用了。它们彻底成为了万圣节派对上的娱乐环节,让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增加节日气氛。


 1900年孩子们在万圣节玩蒙眼吹蜡烛游戏。曾经,蒙眼吹蜡烛作为一项万圣节占卜,每次只能一人来吹,桌上的蜡烛也是一排而非一支。孩子们的游戏更多是为了竞赛和趣味,而非占卜。


 1925年的一场万圣节“咬苹果”比赛。


后来,美国人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了不少万圣节派对游戏。比如把“咬苹果”换成了“咬甜甜圈”。



而曾经在万圣节备受追捧的苹果,就这样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南瓜征服万圣节


而如今成为节日主角的南瓜,在万圣节进入美国之前还看不到它的影子。


有关“南瓜灯” (Jack-O-Latern) 起源的故事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根据爱尔兰传说,一个外号“吝啬鬼杰克”的人利用种种计谋强迫魔鬼答应他永远不取他的灵魂。然而吝啬狡猾的杰克死后,上帝不允许他进入天堂,魔鬼也遵守诺言不带他进入地狱。于是,杰克的鬼魂只得提一盏灯在人间游荡。


不过,杰克提的灯并不是南瓜灯,而是由一种爱尔兰常见的蔬菜芜菁(Turnip)做成的。


 严格来说,万圣节该点的是这样的芜菁灯,而不是南瓜灯。


万圣节来到美国后,芜菁之所以被南瓜取而代之,不过是因为美国芜菁很少,却盛产南瓜。 “南瓜灯”,最初不过是原版Jack-O-Latern的山寨版。


 1925年,华盛顿的一位姑娘为即将到来的万圣节派对准备南瓜。


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人越来越爱万圣节,同时万圣节的过法也越来越美国化了。自艾森豪威尔以来,美国总统及夫人在白宫举行的万圣节活动也已成为一项传统。


 肯尼迪和万圣装扮的孩子们在椭圆形办公室。


 里根夫人在白宫为孩子们举行万圣派对。


 奥巴马夫人在万圣节前夜为孩子们分发礼品。


● ● ●


随着美国文化与消费主义的扩张,“美式万圣节”也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南瓜灯、鬼怪、糖果、购物狂欢,“美式万圣节”不仅来到亚洲,甚至还回到欧洲,取代了不少欧洲万圣节的古老传统。为了应对这种文化入侵,一些欧洲媒体不得不无奈呼吁“万圣节别削南瓜,削芜菁!”


欧洲人能否从全球美国化浪潮中守护住自己的文化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凯尔特、罗马、基督教到美国,万圣节的变迁倒是坦诚地向我们展示出一部全球霸权更替史。


参考文章:

[1] History of Jack-O-Latern, History.

[2]Halloween at the White House, the White House Historical Association.

[3] The Secret, Steamy History Of Halloween Apples, National Public Radio.

[4] Halloween in Victorian America, c. Lesley Bannatyne.

[5]Go back to Halloween's roots and carve a turnip, charity suggests, The Gaurdian. 

[6] Halloween, Wikipedia.

[7] Samhain, Wikipedia.

[8] Halloween: Customs, Recipes, Spells, Silver RavenWolf.




图片来源/ VCG、NYPL

编辑/韩羽桐


电竞镇 | 内衣厂 | 九龙城寨 | 小龙虾

香港棺材房 | 江南皮革厂前传 | 克钦独立军

猫片 | 老大哥 | 中年夫妻 | 外眼看中国

皮村 | 西部招妻 | 全世界都搞传销 |敦刻尔克



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转载请在微信pic163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应平台规范。

看客栏目长期征稿,一经刊用,将根据质量提供稿酬。投稿请致信:insight163@163.com。

其它合作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阅读原文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