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位荷兰摄影师的镜头下,中国底层的贫穷与真诚一览无遗长久以来,中国都对无数西方摄影师和艺术家有着“致命吸引力”。而在这当中,荷兰著名摄影师罗伯特·凡·德·希尔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是唯一一个以拍摄中国家庭为主题的人。 罗伯特1940年出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他19岁时离开祖国四处游历,22岁时 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 。1990年,他受《时尚》(Vogue)杂志委托首次访问上海,并于1994年在巴黎举办“上海复印”摄影展。他以独特的色彩处理、察人之所不察的机敏,将1990年代上海的特殊氛围以特有的方式展示出来。 《中国人家》:底层生活的折射 2004年后,年过6旬的罗伯特再次来到中国,自那以后,他的后半生的艺术生涯就一直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他花费6年时间走访中国20多个省份,拍摄1000多个家庭(多数是底层家庭),记录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并出版成影集《中国人家》。此书一经发售,轰动世界。 罗伯特拍摄的画面,像荷兰的古典油画般精美无比,看得出,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罗伯特还在《中国人家》扉页上写着一行红色的小字:献给中国人民。 他的大部分拍摄工作都放在了中国的农村和城镇地区。在他的镜头下,中国平民人家的曰常生活通过他们的身影、脸庞和生活空间一幕幕展现出来,而这些影像展现着他们内心世界的缩影。 罗伯特说,“他们不算特别富裕,对他们来说,墙面漆依然是相当昂贵的东西。即便墙壁皴裂褪色,他们也不会在乎。” 他展示的图片中多是冷静的事物以及冷静的民众们。那些神情自若的平民百姓放下手中的活去配合他拍照,丝毫不流露出紧张,在荷兰摄影师指挥下收放自如,完美地展示了杂乱与整洁的结合。 他用眼神、用情感、用尊重之心来与那些贫穷的中国家庭交流,并在那里得到了回报,他们热情地为他敞开了屋门,用粗茶淡饭招待他。罗伯特说:“我被摄入镜头的中国家庭体现的强烈好奇心、极大的热忱和友善所感动。每次在他们家里,我还会感受到他们的决心、勇气和意志力量。看来他们只有一个行进的方向,那就是前进。” 他的作品,必然是会收到争议的 中国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国,繁荣的景象随处可见,但罗伯特却热衷于在中国的落后地区摁下快门,虽然他的镜头也有过对准富裕人家的时候,可是次数太少了。 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批评者往往以爱国主义自居。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它国家,爱国主义常常是用来批评艺术和艺术家的最好借口。但这只是一种口水的爱国主义,或者说爱国病,在其骨子里其实展示了人类的虚荣之心。虽然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存在着废墟,可是我们愿意展示的却是美丽的公园。 有些人认为富贵和繁荣代表了尊严,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商店里奢侈品琳琅满目等等的景象代表了尊严。但另外一些人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尊严来自于人们的内心,表达于人们的表情,尊严和富贵繁荣没有必然的关系。 罗伯特用的是一部中等片幅的Mamia7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让人联想到往昔时代的肖像画。他狂热地偏爱自然光,并坚持认为,人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本身就是彩色的,追求真实的他希望如实地反映自己眼中的一切。 《中国人家》着重表现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将物理意义上的室内空间与拍摄物件的私人生活联系在一起。罗伯特说:“一生之中,人性始终都是我作品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摄影作品充满了冥思一般的静谧感。 这种内在的家庭,对常年孤身在外的罗伯特,有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我妻子和孩子都在法国。许多年里,我一直一个人在路上,当你成为一名真正的摄影师,你其实总是孤独的。“ 透过镜头认识世界,记录中国 他为什么如此喜欢中国,因为中国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在中国这几年,他去过无数省市,看到中国传统的城乡,看到和西方一样的朋克青年,甚至摇滚青年。每一天醒来发现身边在变,这样精彩生动的中国使人眷恋。 罗伯特认为,自己作品的社会学意图更胜于美学意图,“我觉得,过50年再来看的话,大家会觉得我的‘中国人家’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档案”。他的同名书籍没有体现现代中国过山车一般的生活节奏,而是为中国生活的极度多样性提供了一份记录。 中国的许多东西都在改变,与此同时,许多东西依然一如往昔。[完]
图片来源:www.robert-vanderhilst.com 综合整理:李忆柠 编辑:李忆柠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