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纽约|他们是在纽约寻梦的中国人,也是尝试改变游戏规则的开拓者纽约,作为站在时尚巅峰的城市,不仅分享品牌和风格,也在生产“美式”生活态度。 这里是无二的名利场,每时每刻都在闪光灯下制造明星。 而对于渴望实现“纽约梦”的中国人来说,在遵循西方时尚界已有的游戏规则和将中国时尚去“猎奇化”之间,他们也在完成一次从“特型”到“全能”的转型。 寻梦纽约 编辑/李子微 摄影/牧歌 ▲毕云骢(Beyond Bi)是帕森设计学院大三服装设计系学生,他的梦想是成为和帕森设计学院校友、打造路易威登的马克·雅可布(MarcJacobs)一样伟大的服装设计师。帕森设计学院地处纽约市中心,有着全世界最好的服装设计系之一。自1896年成立以来,为世界时尚行业培养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图为毕云骢的学生证。 ▲毕云骢说在这所全美第一名的顶尖设计学校,时装设计系的学生往往自视甚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天赋,可是如果在毕业之前不能脱颖而出,即使是名校的光环也不能保证敲开时尚行业的大门。图晚上7点,在公共教室工作的服装设计系学生们。 ▲学校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和实习机会,参加由品牌或者机构赞助的设计大赛获奖是和同龄人拉开距离,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崭露头角的最好的方式。图为毕云骢在公告板上“寻觅”比赛信息。 ▲学习时装设计十分昂贵,学费之外学生还需要自费购买作业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毕云骢需要经常到位于曼哈顿中城的成衣区(Garmentdistrict)购买材料。这一次他需要购买制作复古式束胸所需的钢制支撑,以及西装裁缝课作业所需要的内衬布。图为当地时间2015年10月31日,毕云骢在选择做胸衣的钢丝,这家店的店主是韩国人,也是成衣区里他时常光顾的一家店。 ▲远处的大纽扣是成衣区(Garment District)的地标,同时也是是时尚的背面。在这里可以买到廉价的布料和制作衣服需要的各种配件。 ▲2015年大都会博物馆为配合中国镜花水月展,在大学生中举办了一次旗袍设计大赛,体现西方时尚影响下的中国形象。毕云骢的参赛作品灵感来自于三十年代的上海,时值妇女解放,女性地位上升后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范围变广,服饰也趋向于宽松和舒适。因此他在旗袍的设计中融入了运动服的元素。图为毕云骢获奖作品的手绘设计图,模特原型参考了上海30年代当红女星胡蝶。 ▲他心目中穿这套衣服的女性独立、优雅。这个作品在MetCollegeGroup活动当晚作为最终入选作品展出,并且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一套设计。这一次的比赛让更多人注意到了毕云骢,也让他更坚定自己从世界各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某个特定时期人们生活方式中寻找灵感的设计方法。图为毕云骢和他的获奖作品。 ▲然而,在帕森设计学院,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这种“中国味”浓郁的展感兴趣。很多中国学生似乎会有意或无意地模糊自己的文化身份,区别于一些刻意表现“中国风”的中国设计师,他们不愿意还没出道就被种族和文化限制,而更希望透过自己的视角和世界观去探索独特的风格,而这也是品牌所需要的。图为毕云骢在学校门口和同学交流作业。 ▲大三上学期,毕云骢的课程变得更重,同时还面临着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他需要在这一年中建立起自己的作品集,继续通过参加比赛的方式给自己积累经验,才能在毕业的时候进入时尚行业。图为毕云骢在电梯里提神。由于课业开始忙碌,而且要开始准备就业,他经常凌晨四点才能睡觉。 ▲由于学校位于纽约市中心,加上经常有学生在教师通宵学习,所以学校非常注重安保,进出都需要登记。 ▲公共教室则是设计生的“图书馆”,为了使用学校的假人模特、工具、缝纫机等设施,等在这里工作到凌晨的同学大有人在。图为毕云骢正在完成一门西装缝纫的作业。 ▲为了节约时间或工作的时间太晚,有时候毕云骢会选择在学校食堂吃饭,八点钟学校的食堂已经很空旷了,毕云骢是关门前到来的最后一批学生。图为毕云骢正在等待汉堡出炉,在他看来,食堂的食物并不好吃但是胜在很方便。在这之后,他需要乘坐列车回到位于新泽西州的家中。
▲学院的课程并不细分摄影的方向,一个班18个学生中有人偏重于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但是骆宁会在作业中尽可能多的融入时尚的元素。每到期中考试,作业都需要打印数十份,反复调整细节。骆宁的作品时常被教授选为优秀作业在墙上展示,她对人物神态的捕捉和颜色的运用都十分出色。图为学校打印室,Maya和同学交作业的期限之前回来这里最后确认照片细节,打印出来之后再次修图打印。 ▲在学习之余,骆宁长期为一个纽约华人时尚博主拍摄网站照片,兼职的同时也丰富自己的作品集。每一次拍摄之前,她会和对方一起确定主题、场景和服装的搭配。图为时尚博主李言奕家,骆宁和时尚博主约定了周末的拍摄。当天的主题是天鹅绒,沙发上放好了两个人一起搭配好的衣服。 ▲骆宁把这一次的拍摄地点选在了有“小波西米亚”之称的西格林威治村,这里充斥着古典艺术家的阁楼和18世纪的街道。 ▲在纽约做自由摄影师的机会虽然很多,但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激烈的竞争使得她时刻提醒自己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这样的一次拍摄需要大概3个小时,换7、8套衣服,收费上百美元。 ▲骆宁对照片的艺术感要求很高,不仅仅是展示服装,因此在选择照片的时候需要和博主仔细沟通,选择两个人都满意的原片进行修饰。在时尚博主家,骆宁和李言奕在进行事后选片,并按照最后需要后期处理的张数算钱。两人的关注重点略有不同,骆宁希望拍出有艺术感的摄影作品,而李言奕则希望能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给网站上学习她穿搭的粉丝。 ▲周末的时间骆宁几乎都在拍照,她随身携带着照相机。结束了一天拍摄之后,她偶尔会去到离学校不远的韩国城犒劳自己,骆宁的两位室友也都是摄影师,作息不固定使得他们很难聚在一起吃饭。这里是中国留学生最爱的地方之一,韩妆、美食、KTV鳞次节比。骆宁需要抓紧短短一年的项目时间为自己积累更多时尚行业的经验。 ▲纽约时装周期间,骆宁在某品牌秀场后台帮忙拍照纪录,那一套照片被设计师Taoray Wang大加赞赏。这是她第一次参与时装周,在第一线的观察和设计师的肯定让骆宁更加确定时尚摄影是她想要投身的行业。图为骆宁和学院副院长参观上一届学生的毕业作品。 ▲李彦瑾是米兰Elite公司的签约模特,但从她决定离开欧洲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统计研究生,她的生活就远离了秀场、T台和聚光灯。更多时候她和众多学习统计的中国学生一样,在图书馆通宵复习考试、学习编程。图为早上九点半,李彦瑾在图书馆里,准备在下午上课之前先把统计作业的题目再修改一下,尽管早睡早起也仍然有些困倦。她的专业是统计,编程和时尚的巨大差异让她有时候有些力不从心。 ▲纽约时装周的那几天,李彦瑾重新回到了秀场,而这一次是以潮牌House ofHello创始人Tina助理的身份。这次经历更让她认识到,当初急流勇退的选择是正确的。在米兰做模特,在走红之前并没有多少自主权。但李彦瑾并不满足于单纯做一名模特,她真正的梦想是为中国时尚行业寻找善用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况且,纽约比起欧洲,商业氛围能浓,对亚洲模特也更加包容。图为当地时间2015年9月12日,纽约时装周现场,当天彦瑾作为中国知名品牌设计师的助理参加。 ▲坚定了信念之后的李彦瑾在学习之余,开始为在纽约重新开拓模特事业、进军时尚界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她找到摄影专业的朋友为她拍摄照片以充实自己的履历,对于模特来说,照片就是履历。这些拍摄从前期的场景选择、服装搭配、化妆和后期包装她都亲身参与。图为李彦瑾在中国城拍的一套照片中她最喜欢的一张。 ▲因为人手和场地的限制,李彦瑾需要做周全的计划,同时她将所有拍摄的计划和最后的成品都整理到一个文件夹中,供自己之后参考。图为上次拍摄的计划,红字标出需要在什么时间到达地铁站的哪个位置,从而躲避开人流和工作人员。 ▲拍摄使用的服装道具通常来自某快消品牌,这个品牌的衣服价格是一线设计师品牌的零头,但款式紧跟潮流。李彦瑾需要尽可能用这些衣服演绎出大片的感觉。她并不会将拍摄过的衣服全部留下,图中李彦瑾排队将一部分衣服退还给品牌店里。 ▲李彦瑾曾经因为激进节食一度患上厌食症,内分泌失调造成严重的皮肤问题。现在回到校园,她特意重新调整生活节奏,用更健康的方式保持模特所需要的身材。工作日她每天凌晨5:30起床,为自己准备的早餐是10粒坚果、一片面包和水果。 ▲在李彦瑾的计划中,她需要每天清晨出发去四五条街的中央公园跑一个小时步,并用手机计算每天摄入的卡路里以及运动消耗的卡路里。图为早晨7点钟的中央公园,已经有许多早起锻炼的人,李彦瑾每天会坚持跑一个小时再去上学。 ▲去学校之前,李彦瑾会花时间化妆打扮,然后在出门前喝一杯从中国带过来的中药调理皮肤,因为“保持皮肤光洁也是模特工作的一部分”。李彦瑾的衣服作为模特并不算多,在纽约逼仄的公寓空间,她并不能存放太多的衣服。 ▲万圣节的周末,李彦瑾突然收到来自西班牙一位摄影师朋友的信息。三年前在米兰为她拍摄模卡的摄影师要来纽约,提出可以义务为她拍照充实彼此的履历。图为纽约街头,李彦瑾在去和摄影师见面的路上。 ▲地点是布鲁克林威廉斯堡的一个屋顶,当天的气温只有十度。这套照片的主题是摩登、性感,所以造型师选择的衣服都并不保暖。摄影师隔天就要离开纽约,所以时间非常紧张,他们需要在更多人来天台以及太阳下山之前结束拍摄。
【关于看客】
这是一个老旧的图片栏目,想用一个冷静的视角观看这个荒诞又有趣的世界。该公号发送的内容不限于图片,毕竟我们不是只是视觉动物。欢迎投稿:picnews@163.com,文本、图片均可。 长按二维码,关注看客 下面!领导还要补充一点! 我们还推荐一个什么都有的公号。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