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我们做得如何?(生活随感)

2022-5-16 18:51|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52| 评论: 0|原作者: 网易看客微信公众号

摘要:

尊重生命,我们做得如何?(生活随感)

张清 张清驿站

十一小长假,大抵是不会有什么新的“新闻”的。闭上眼睛都能想得到,无非是今年路胜去年堵,景区人数创新高。适逢中秋,绕来绕去也就是多了个月饼的应景话题而已。不过,世事总是难如人料,神州一片祥和之下,大洋彼岸却发生了一桩令人心痛的惨案——

当地时间101日晚间,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发生一起美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64岁的枪手史蒂芬·帕多克从曼德勒海湾酒店32层的房间内开枪向附近参加露天音乐节的多达2.2万的人群疯狂扫射,已造成至少59人死亡、527人受伤。

这则美国史上单次平民伤亡人数最多的枪击案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内的媒体当然也是闻讯而动。可颇显颓废的“葛优躺”了一天,接受电视、网媒的狂轰滥炸之后发现留在脑海中的无非就是两个关键词:一是伤亡人多;二是控枪。而后者的难以落实,则又被“砖家们”很自然地归咎于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

可翻遍所有的报道,在脑海中仔细回放所有的涉事节目,除了公安大学一位反恐专家在回答节目主持人的问题前向此次事件遇难者表达哀悼之意外再无人亦有此意。更多的是冷眼旁观、客观分析,冷静得让人心头寒意倍增。

而一些报道乃至评论中透出的颇有些幸灾乐祸的丑陋心态则更是让人脸红。——《美国到处折腾,终于闹到本土,赌城发生血腥“大屠杀”》《拉斯维加斯的枪声再次提醒,美国完了》《拉斯维加斯发生枪击案:闻他国之枪响,思吾国之安定》(摘自腾讯新闻);《59人命丧赌城美国为“自大”与“小聪明”买单》(摘自凤凰新闻)。不用去细读内容,单是看看这些标题,就足以让人心生悲凉。物伤其类,平民遭此横祸,丝毫的同情悲悯之心都无,反倒是有些幸灾乐祸,继而由此衍生出一片唱衰他国之声,还不忘借此对比炫耀一下我们自己的安定(感叹自身所处环境之好并无问题,但在别人家一下子死伤了那么多人的时候如此炫耀总还是有些不合时宜吧)。仿如无任何修养可言的粗鄙之人看到邻家遭难,在一旁不仅冷眼旁观,还不忘鼓掌叫好,还不忘炫耀自己家里是如何的好。这是种什么心态?怎么看都难说是合格的现代公民所该为。

如果只是个别网友所言,倒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可数量并不算少的类似言论却能堂而皇之的占据重量级的传媒版面、栏目,这可能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生命教育可能真的出了一点问题。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敬重生命,不仅是自己的,更包括我们所有的同类。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真的做得不够。非友即敌的意识也影响了我们对生命本义的认知。所以也就有了抓住小偷后不是送派出所,而是私自将其捆绑游街,甚至殴打致死这样荒诞的一幕。所以也就有了围观别人跳楼而不知疲倦甚至是起哄催其快点跳这样的将人性的丑陋曝露无遗的一幕。

言及此,我又想起了2000年曾引发巨大震动的德国人普方的灭门惨案。当年41日深夜,住在南京一栋别墅内的德国人普方(时任中德合资扬州亚星—奔驰公司外方副总经理)及其妻子、儿子和女儿被入屋偷窃的来自沭阳的4名无业青年残忍杀害。案发后,普方先生的母亲从德国赶到南京,在了解了案情之后,老人竟写信给地方法院,表示不希望判4个年轻人死刑。“德国没有死刑……我们会觉得,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实。”事后,在实地探访了解凶手踏上不归路的成因之后,更是联合在南京居住的一些德国人及其他外国侨民设立了纪念普方一家的协会,自此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已有超过千名的中国贫困学生因此圆了求学梦。

同是在美国,20074月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枪击案有32名师生不幸死亡,凶手是韩国籍学生赵承熙,他在开枪行凶后自杀身亡。在大学举行的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敲响了33声丧钟,这当中竟然也包括了凶手赵承。放飞到空中的气球也是33个。一直看到这些气球消失后,学生们互相抱在一起放声大哭。研究生克里斯•车巴克说:“他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共有33名学生死亡。我们应该公平地为所有人的死亡哀悼。”3年级学生雷切尔说:“他虽然很可恶,但他的家人真是可怜。”该校毕业生比尔•贝内特苦涩地说:“他也是一个人。”

如此善待生命,竟能包括所谓的仇敌。或许我们在情感上很难接受这样的理念与做法,但这种生命观至少应当能促使我们认真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的生命教育。可能我们真的到了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无论如何,任由漠视生命的思想极度泛滥,注定都不可能是个人之幸、社会之幸。多一分对生命的珍视,就多一分温暖,也就多一点真正的现代文明。

愿天堂不再有枪声,亦愿人间不再有对生命的漠视!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