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教师安心从教不能只靠奉献(生活随感,原创首发)——《城市梦想·留守大山的孩子》 观看心得之三 广州市第六中学 张清 “来得一任一任的校长都走了。这个责任就落到我身上了。这什么都不谈了,就守着这个学校……几乎三二年来一个(支教老师),因为贫困待不下去,就又走了。” ——安徽金寨沙河乡垒峰教学点丁保花老师语 丁老师的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下偏远山区普遍存在的教师不愿来、来了留不住的尴尬现状。不愿来、留不住,其原因非常复杂。但落后贫困、条件艰苦当为根本问题。经济欠发达,贫困必然导致落后。闭塞,交通不便。此由节目中体验嘉宾的行程可窥一斑——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乘火车从合肥到金寨县城,150公里,花费1个小时。从火车站到汽车站,1小时,从县城到沙河乡,95公里,花费2.5小时。再从沙河乡政府所在地到大别山深处的垒峰教学点还有15公里的山路,且无班车,只能搭乘村民的机动三轮。等便车花费三个多小时,搭便车花费45分钟。换言之,在垒峰教学点工作的教师,去一趟乡里,只能搭乘便车——不确定因素极大的机动三轮。或是自备电动自行车。如果是去一趟县城,那么仅耗费在路上的时间保守估算就已超过7个小时。当天往返就非常困难。这在交通极为发达的当下,几乎不可想象。也很难为来自城里的年轻人所接受。 工作条件相对简陋,工作任务繁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节目选录的这个垒峰教学点,还是安徽省教育厅挂牌的民生工程——留守儿童之家。相对来说条件还算不错的。有院落,砖瓦结构的窗明几净的课室。有独立的学生午餐小厨房。电通水通,教师有独立的宿舍。透过媒体报道,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当下的中西部贫困山区,还有一些地方的学校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同时,由于人手少,教师除了跨年级的多科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起照料学生生活,做饭、搞卫生,样样都要自己动手。工作确实辛苦。 同样源于经济欠发达,乡村教师的收入不仅微薄,而且很难保证足额按时发放。我们透过媒体的相关报道或可管窥一二。河南信阳乡村教师陈崇华代课15年,工资却只有1.6万元,平均每年只有千元。更令人心碎的是,即使这样少得可怜的工资还是欠条,且乡政府表示财政困难无力支付。2014年因甘为人质勇救学生而为公众所熟知的湖北潜江浩口镇第三小学代课教师秦开美的收入也好不到哪里去。2013年,秦老师的工资才从月薪700涨到1400元。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实也是万万不能的。如此微薄的收入,连养活自己都是个问题更遑论支撑家庭了。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关注他们的教育。动员社会力量有效帮扶,已成共识。其实,在穷乡僻壤坚持陪伴这些留守儿童的老师们同样需要社会的关注与尊重。他们的权益理应得保障。给予他们相对合理的薪酬,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是需要提到有关部门议事日程上来的要务。政策上的高端设计尤为重要。比如单靠落后地区自身,实际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财力捉襟见肘,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几成奢望。这就需要进行省级统筹统发。由政府出面进行财政调济。此当为彻底根治山乡教师工资拖欠问题的上上策。同时还需有效落实相关政策,依规足额发放乡村教师岗位津贴,让他们能与城镇教师同岗同酬,甚至是特岗优酬。——有了相对合理的工作报酬,也才会山乡教师真正的安心工作。 同时,还需在精神层面给予乡村教师足够的尊重与认可。比如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方面也应有相对倾斜的优惠政策。由于山乡工作条件艰苦,工作任务繁重,与城镇老师相比,他们在业务进修、研学成果、竞赛评比等方面都有着先天性的劣势,如果适用一把尺子量到底,那他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晋升高一级职称,更遑论什么脱颖而出了。 如此,尽量减少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乡村教育也才能真正无后顾之忧。既可减少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也才能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另外,还可透过城乡对口支援、城镇教师轮岗支教等制度性设计,一定程度弥补乡村师资的不足,同时有效加强业务信息的横向流动。利于城乡一体教育的形成。 如此,教育脱贫也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彼时,象垒峰教学点这样的山乡学校,坚守于斯37载的丁老师们也才会后继有人,900多万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才有可能真正得以更好的解决,乡村的教育也才会欣欣向荣。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