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印象之一(旅游小文)一、闲话川渝高铁 作别山城重庆,按计划一路西行去成都走走。两城之间交通非常方便。高铁1小时49分、动车2小时14分即达。当然,受国内借交通拉动消费的主流思想影响,与国内所有的高铁设站一样,无论是重庆北站,还是成都东站,离城区都相对较远。待到达市区住地,一般还要消耗掉不少时间。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高铁比动车所能节省出来的不到30分钟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二者的票价可是实实在在的有差别的。动车96.5元,高铁154元,后者价高超过50%。 我们去程搭乘D5105,座无虚席,过道还有不少无座乘客。当时还在惊叹川渝两地的交通流量真是大。返程时因成都飞广州的航班多次取消,遂改乘下午4点的G8525返重庆搭乘回广州的航班。看到的则又是另一番景象,整节车厢上座率连三成都不到。看来,这半个小时与五十多元钱相比,收入并不丰盈的民众可能还是更在乎后者。在车上无聊时查看高铁班次偶然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重庆—成都间的高铁、动车大概是半小时一班,但整个上午,由重庆始发成都的全部为高铁,动车只有一班,且为路过车。也就是说,即使你在意这个票价,如果买不到唯一的一班动车车票,那你也只能“被高铁”。看来与高铁站的布局还是一个套路——引领公众,拉动消费。 二、闲话“被注水的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有诗圣经典之笔在前,既来成都,自当拜访这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两朝老臣、名贯千古的诸葛孔明安享后世敬仰的地方——成都武侯祠。 作为忠与智的化身,特别是随着为数众多的各类作品的问世与流传,诸葛亮早已为国人所耳熟能详。一篇《出师表》也涵育了无数华夏儿女的精神厚土。其实这位鞠躬尽瘁病逝军中的西蜀栋梁长眠之地是在陕西勉县定军山。生前业绩显赫,德昭天下,身后自是“黎庶追思”,立祠建庙便成最好的载体。诸葛亮生前曾被封“武乡侯”,死后又被追谥为“忠武侯”,武侯祠之称当有此出。无论是其出生地山东,还是其隐居处南阳,还是南征之地云南,亦或北征病逝之地五丈原,还是其长眠之地,还有其后世家族聚居地浙江兰溪,都建有规模不一的祠堂,高峰时有数十座之多。即便是历经沧桑、岁月流转,今天被确认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武侯祠仍有12处之多。这在名人辈出的华夏大地当并不多见。当然,最有名的还是这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最为独特的地方当为君臣合祠。这在特别讲究君臣有别的古代封建社会当是绝无仅有的。这里本是西蜀君主刘备的墓地,有墓当然就有祭祀的庙宇,这便是我们验票进门时所看到的汉昭烈庙。庙后下数级台阶,才是真正的祭祀诸葛亮的祠堂——武侯祠。诗圣杜甫所言“丞相祠堂”当指此处。只是而今游人如织、热衷拍照、镁光频闪之下,哪还有什么心境去细细玩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独特况味呢?在堂前伫足片刻,实在难以接受这种如市井般的嘈杂呕哑与端坐于此永远那么淡然地平视前方的诸葛塑像共处的境况,所以很快便逃了出来,走向别处。 去哪里呢?出后门而去锦里吗?我对这种如小商品市场般的除了名字不同之外全国各地如出一辙的所谓古镇实在是没有半点兴趣。于是沿着曲曲折折的小径步出侧门,去刘湘的墓园看看。 按照意识形态极强时代的定义,刘湘是占踞川渝的地方大军阀。且有过与红军血战的极不光彩的过往。不过,倘撇开这个不说,我倒是对这位曾主政川渝的地方要员有二处颇为敬佩。一是刘一手创办了重庆大学,还自任首任校长。这在战火连连民不聊生的二十年代,实属不易。单就这一点,堪与实业救国亦重教育的民营企业家卢作孚比肩。二是刘力主抗战并倾力践行。“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千万石。”抱病出征,未捷身死。其遗嘱“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激励川渝男儿血战沙场的鞭策与动力。大概亦正是基于此吧,病逝的刘湘被当时的民国政府追授为一级上将并予国葬。在刘备的墓园之侧建有规模宏大的“甫澄纪念公园”,也就是现在的“南郊公园”。其墓前的祀殿——荐馨堂,如今也题为“成都武侯祠”。当然,在那个人所共知的疯狂岁月,这位曾主政一方的要员自难逃厄运。据说是毁棺焚尸。80年代其墓才得以修复。 结束此行,重回熙攘的街道,已是乌金西坠,近暮时分。回首,总觉“成都武侯祠”这个概念被极度泛化了。这当然是由于地方要将其打造包装成一个上规模且有效益的旅游观光的标志性景区,成为一个持久的经济增长点。只是为何不干脆改称“成都武侯祠景区”呢?免生误会亦显严谨。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