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给了孩子快乐吗?(从教闲话)我们的教育,给了孩子快乐吗? 广州市第六中学 张清 五岁时,妈妈告诉我,人生的关键在于快乐。上学后,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写下“快乐”。他们告诉我,我理解错了题目,可我告诉他们,是你们理解错了人生。——约翰·列侬 近日,在广图查检资料时偶尔读到这段话,颇有感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整日埋头深耕,多专注于精心侍弄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勤于教学,以恪尽职守而自安。甚多关注于学生的成绩,亦会关注其成长。可我们真的一直关注过他们是否快乐吗?好像很少,甚至没有。 无论是听业界精英的报告或是发言,还是在日常同事的闲谈中,总能听到类似这样貌似不经意的炫示:某某同学原来成绩很差的,很少及格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教,一下子达到中等水平,也能考出个三位数的成绩了。心血总算没有白费。如此云云。 可一旦高考结束,我们常会看到那些被某些科目痛苦折磨了三年的孩子终于愤愤地将那些书本、资料统统扔之、撕之而后快,然后如释重负般地说道:此生再也不用为这个**科目而添白发了。——言语之间,那种远离灾难般的庆幸,那种终于逃离苦海似的解脱,每每都会让我们这些为师者内心总有种难以名状的纠结与酸涩。 由于先天性的思维特质,迭加迥异的成长环境,学生个体会自然形成不同的学习偏好,科目发展不均衡甚至个别科目“短腿”并不鲜见。但迫于升学竞争的压力,为了更为体面的分数,一般都需要在跛腿的科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就形成了一种极为荒谬又相当真实的学习常态——越不喜欢的科目成绩自然也就越差,成绩越差的科目就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弥补。更为残酷的是,不少情况下,更多的投入却并没有同步体现为成绩的有效提升,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滑又反过来极大挫伤再投入的积极性,可最终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再投入再努力。在这样的怪圈中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纯粹就是一种煎熬。 最为常见的便是选读文科的学生,有不少对阅读与写作多少都还是有些兴趣的。对他们来说,无论是读书还是写点东西,不能说一定是非常快乐的事,至少也还不含有痛苦的因子。相关的考试也绝少胆怯。但一提起数学,就有点谈之色变的况味。听课痛苦,作业更痛苦,考试则是煎熬。但计入总分的评价标准又迫使他们不得不把绝大部分可支配时间统统投在数学上,自觉接受这种煎熬。——越难有乐趣可言的科目却越要加大投入,这本身便极具反讽性。 当然,就有效应对高考升学来说,这种策略是理性而有效的。科目均衡更容易出成绩,总分也更具竞争力。只是,倘若我们跳出来再俯瞰这个师生共存的天地,似乎又很容易看到我们付出无数心血所做的很可能是桩蠢事:孩子真正有兴趣的,我们通常会底气十足的劝其放弃——来学校就是要学习的,手机还是交给老师保管吧;读高中了,迎接高考最重要,还读什么小说看什么报纸呢,有那时间,多刷几道题,考试分数就能多出好几分来;什么?周末又要参加社团活动?算了吧,你看别人都在埋头学习,***的成绩比你还略有优势,你看他周末都在自觉刷题啊。你的**科明显拖了总分后腿,我知道你不怎么喜欢这个科目,但还是要设法多投入点明间,多花点心思啦…… 于是,本可绽放成千姿百态的春天的孩子们,楞是被我们磨去了所有的棱角,最终打造成千篇一律的考场达人。当然,极有可能还衍生出一批“副产品”——你越不想学的科目我越要你学,当这种烦扰超越了学生个体的承受极限,一个孩子的厌学症就可能不幸诞生了。——也难怪有人痛斥“教育不能培养兴趣,但是教育可以摧毁兴趣”。 回到篇首提及的“结对补差”的事例上来,早前看过的一段分析虽然偏激但却也能让我们这些置身其中忙碌不停的为师者警醒——那潜力低的学生学习成绩“上提”有没有好处?没有。这哥们儿是一个很称职的推销员,一个很优秀的厨师,或者是搞内装修的好手。如果原本他们不怎么喜欢学几何,能学到60分,需要他们把几何提到85分吗?不需要。另一方面,一定要他们跟着数学潜力高的学生,拼命干,导致他们失去了一个愉快幸福的少年时代。这太无聊了,这是陪绑。 细思恐极,看上去,我们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实际上细细一想,却也可能真的是在“毁人不倦”。将孩子们宝贵的年少时光都耗费在了他们并不感冒亦从未真正喜欢过、将来也根本不可能投身于其中的所谓更容易考出好成绩的科目中(而且这种所谓的学习也不过就是大量甚至超量的机械重复的知识训练而已)。甚至让他们在整个青春年少时都没有真正体会过快乐的滋味,这样的教育是不是也有点迷失了方向背离了本真呢?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