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光不死,灵魂之美永存一生只能碰到一个《天才捕手》

2022-5-16 18:52|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27| 评论: 0|原作者: 网易看客微信公众号

摘要:

文学之光不死,灵魂之美永存 | 一生只能碰到一个《天才捕手》

一个美来萌 看客inSight


同于金刚狼的悲戚哀伤,不同于《生化危机》的酷炫带感,上映不久的《天才捕手》在最近的观影档期中显得朴实无华,但就是这样一部色调内敛复古,叙事也略显平淡的电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它摘取一段故事,或是剪下一片历史,把所有来关注的眼睛都带回到了当初那个梦里。这一部电影所叙述的梦,就是改编自真实历史,讲述了天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和美国出版史上最杰出的编辑之一麦克斯·铂金斯是如何互相信任,又互相成就的故事。

托马斯·沃尔夫,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杰出作家。代表作有电影里提到过的《天使望故乡》(1929),《时间与河流》(1935)。看过电影的人肯定对他那随性随心,肆意人生的生活态度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真实世界中,他也确实是这样一个存在。他之所以能写出杰作,正得益于他本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没有自由的灵魂,也就不会有自由的文学。


自由有时候是开启灵感的钥匙,但有时候也会为杰作蒙上面纱。正如电影中所展现的一样,托马斯·沃尔夫曾经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作家,从没有人觉得他的文字有价值,许多编辑甚至对他的作品嗤之以鼻。

得益于麦克斯·铂金斯——天才捕手,他在捕捉了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之后,又为这个世界寻找到了一颗新的明星。他像是父亲一样,引导着沃尔夫,为了让他的作品能够从优秀变得杰出,他不厌其烦甚至废寝忘食,当珀金斯面对妻子的不满时,这样向妻子解释:“像托马斯这样的作家,我可能一生只碰到一个

当然,沃尔夫也没有让铂金斯失望,《天使望故乡》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正式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敲门砖,这本书从书名就能看出来,是一本和作者本人的故乡息息相关的小说。一开始,是这样写的:“. . . a stone, a leaf, an unfound door; of a stone, a leaf, a door.And of all the forgotten faces.”满如此细腻的笔触,为读者们一点一点的描绘着,这个孕育了他,但又将送别他的土地。

在小说中,他描写了家庭中曾受到的冷漠、家乡的闭塞、人们的狭隘,他直接而生动的描绘,让家乡父老们报之以白眼。即便在他过世后,这片土地以他为傲,但在他生前,这种暖意是不存在的。阿什维尔那个风景如画却又无比寂寥的小镇上伫立着他的雕像,这雕像如他本人一样,望着远方——生活在别处,希望总是在山那边、天边外。而真到了那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的时候,又会想起故乡一览无余的天,和郁郁葱葱的山脊,故乡啊,只在回望中。

和影片中描写的一样,这个从未觉得下笔是件难事的作家,井喷般的创作着,他就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的魔盒,目之所及,心之所想,他都用自己的笔编制在一起。《时间与河流》这本书正是他这种写作方式的极高体现,故事中穿插着大量的突发奇想,又或是回忆片段,好在托马斯·沃尔夫的笔触足够吸引人,不然读这本书还真是颇费脑筋。

托马斯·沃尔夫出道的时候只有29岁,却在38岁的时候早早离开了人生。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的职业生涯是短暂的。但对于一个天才来说,他已经足够灿烂。就像是划过夜空的流星,即便只有一瞬,留下的余晖也够观望的人们回忆终生了。

感谢这个世界有这样的作家存在,不厌其烦的观察一草一木,他讲述,把自己的内心全部敞开给读者来看,他解释,而我们读者,只需要跟着他的话语,重新去看世界,重新去看自己。


在《天使望故乡》的结尾写到:

“他赤裸裸、孤单单地站在黑暗中,远离往昔世界的街道和面孔;他站立在他灵魂的围堤上,面对着他自己不复拥有的疆土;他听到自己内心中失去了的海洋隐约地响起了涛声,内心深处的猎人吹响了号角。最后的旅程,最长、最美的旅程。” 

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是用自己的感受来铸造的,成长的美,离别的痛,而转身之后的世界又是多么辽阔,他用一刻不停的笔记述着,分享着。


电影中他曾问过写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这样一个问题: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几年之后就没有人记得我了,十年后?一百年后呢?”


现在最能让他感到慰藉的,就是能够肯定的回答他:我们依然记得,他的文字依然鲜活,文学之光不死,灵魂之美永存。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