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往事⑶:“摩托大军”兴衰录(之一)(生活随感)春运往事⑶:“摩托大军”兴衰录(之一) 广州市第六中学 张清 八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两轮摩托开始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取代自行车成为民众出行的首选自有交通工具。步入新世纪,许多在珠三角打工的桂黔湘川藉民工购买摩托以方便往来于工地工厂与相对偏远的生活租住地。而临近旧历新年,买不到票便选择骑摩托返乡。此后随着QQ等网络聊天工具的兴起,2003年春运,开始三五成群结伴骑摩托车回家,相互路上也有个照应。 两轮摩托属把式机动车,稳定性很差,并不适合长途出行。再加上临近春节,早已入冬,天气多寒,粤桂还好说,川黔多山,无论路况还是天气,对长途骑行者都是个不小的考验。动辄七八百公里及至一千三四百公里的路程,无论骑行者包裹得多么严实,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骑行,扑面寒风都能将他们吹个透心凉。倘遇雨雪,那就更为糟糕。超长途骑行,无论是路况研判,还是驾驶动作反应,都会相对迟滞,再加上车上同行的,往往多为一家三口甚至是四口,还有并不算少的随行行李,这也会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每年也都有类似的出意外的新闻见诸报端。 但是,骑摩托返乡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不必再为买不到票而烦恼,这几乎是解决了春运返乡的第一大难题;二是实惠,经济成本相对低廉。印象中广东电视台记者曾跟拍过一对来自贵州山区在江门打工的夫妇骑摩托返乡历程。提前一个月便开始东奔西走买返乡火车票,但终难如愿。而黄牛党每张高达三四百元的加价也让这对夫妇难以承受,且年后回打工地的车票同样也难买。如果搭乘长途大巴返乡,夫妇俩差不多得支出1400元,加上返程,回乡过个春节,就差不多要开销掉一个人一个月的工钱。而选择骑摩托返乡,油费大概也就二三百元,途中随便找个乡村旅店小歇一宿也就二三十元钱。这样显然可以节省下一笔数目并不算小的开支;三是方便。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返乡,通常是无法解决从县城或是乡镇到达家里的最后十几公里的问题,如果租车,又是笔不小的开支。有了摩托,则相对容易得多。节日期间走亲访友也更为方便。 这些因素叠加,使得摩托这种并不适合长途出行的交通工具迅速成为众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一种新方式,其规模也是逐年急速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春运“摩托大军”,被戏称为航空、铁路、公路、水路之外的春运第五极。 2008年春运,珠三角摩托返乡人流突破十万,2011年春运,仅在返桂必经之地肇庆市,由春运开始时的每天500多辆增至最高峰的10000多辆。当年“摩托大军”总数超过20万人。2014年春运,返乡摩托车流更是大幅增长,当年有超过60万外来工选择骑摩托车返回广西、贵州等省区的老家。 规模不断扩大的“摩托大军”也引发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相关报道几成春运热点。广东媒体甚至动用过直升机进行航拍报道。沿线的地方政府及至社会各界也开始在“摩托大军”途经的国道边设立休息点,免费提供热水、餐饮及至修车、简易医疗服务。印象中最早还是肇庆警方出于安全考虑,开始配置专门警力沿途引领护送“摩托大军”直至粤桂交界处。后来几成春运期间各地警方的通行做法。 ------- 未完待续 -------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