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往事⑶:“摩托大军”兴衰录(之二)(生活随感)

2022-5-16 18:52|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33| 评论: 0|原作者: 网易看客微信公众号

摘要:

春运往事⑶:“摩托大军”兴衰录(之二)(生活随感)

张清驿 张清驿站

春运往事:“摩托大军”兴衰录(之二)

广州市第六中学 张清

(接前文)春运往事:“摩托大军”兴衰录(之一)

其实,佳节将至,每每看到关于农民工长途骑摩托返乡的新闻,心里总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说千道万,还是他们的收入太低使然。他们勤劳不懒惰,节俭能吃苦,可辛苦一年,还是连个相对体面的返乡方式都没有……

当然,整个社会对民工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尊重这一群体的劳动乃至给予本应有的礼遇也在逐步成为共识。广东民政、劳动就和铁路运输部门联手,多年开行民工返乡专列。免费将他们送至广西境内,同时将他们的摩托车托运至同一站点。人到站即可领取已经加满油的摩托再行返乡。许多媒体也与企业、汽运联手开展爱心大巴送温暖活动,免费将民工送回家乡。

及至2019年的春运,昔日声势浩大而让人五味杂陈的“摩托大军”终于盛况不再、渐至落幕——

据新华社报道,十几年来,从珠三角出发向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返乡的摩托大军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春运图景。广东省交通部门统计,高峰时,摩托大军的数字超过100万人。然而,记者近五年来持续采访发现,摩托大军呈现出明显的逐年减少之势。2019春节将至,阳光明媚,无风无雨,天气甚好。然而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和天气,在早些年的321国道上,返乡“铁骑”场面早就浩浩荡荡的了,可如今却是偶有三两辆经过,显得形单影只。其他出省路道的情况也相差无几。

这当然首先要归功于多地高铁的渐次开通,运能的大幅提升也使得昔日一票难求的境况大为改善。搭乘动车成为返乡首选。2013年年底广西开通高铁,紧接着的2014年春运“铁骑大军”数量就出现了拐点。其次是开车返乡成为新时尚。一方面是农民工的收入有了较大提升,另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渐次推进,农村交通建设也在不断改善,小汽车开到家门口早已不再是传说。据广西梧州苍梧县石桥镇帘溪村党支部书记侯玉书介绍,当地在20142015年前骑摩托车返乡的人占了95%,如今去广东打工的人,大概有50%是开着自己的小车回来,还有40%坐动车、汽车回来,只有10%坐摩托车回来。

因此,春运“摩托大军”由盛而衰,渐至落幕,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数十载整个国家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农民工的收入在增加,他们已经有了更好的经济实力,当然也就有了更为体面的回家方式。城市发展,也给予了他们更为合理的收入回报。使得他们有能力选用更为体面的出行返乡方式。

乡村振兴,也有了更多的家乡企业为他们提供无需远离家乡便可获得的务工增收机会。客观上减少了外出务工的人流量。(中西部省份的人口回流加速带来的中国流动人口规模逐年下降之势,也是摩托大军减少的一个重要背景。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自2015年开始,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连续三年下降。)

恰如官媒所论,从绿皮车到高铁,从摩托车到小汽车,务工人员春运回家方式的变迁和升级,是社会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升级)、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网)完善、人口流动规模下降等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它也道出了一种朴素常识:勤劳拼搏的中国人,配得上也必将拥有更安全、更体面的回家、出行方式。春运图景的变化,包括摩托大军规模的下降,象征着一个“正在远去的中国”,它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注脚,同时也在重新定义“春运”

(全文完)

------

系列小文:

春运往事⑴:人均“一根香烟”的尴尬(生活随感)

春运往事⑵:高铁+互联网的新篇章(生活随感)

春运往事⑶:“摩托大军”兴衰录(之一)(生活随感)

------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