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的人民不要房子,只要活路“ 村民们如浮萍般漂泊,如野草般坚韧,走到哪里,便扎根在哪里,年年如是。 ” ● ● ● 七月,伊洛瓦底江江水一夜暴涨。涌入屋子的河水与蟒蛇预示着,又到了搬迁的日子。 这座名叫曼德勒的城市,是远近闻名的缅甸古都。川流不息的伊洛瓦底江陪伴缅甸王朝走过了百年兴衰,如今又哺育着她的没落后裔。大自然的每一丝哀乐,都牵动着沿江居民的神经。 每当汛期来临,江水吞没整个村庄,人们便拎着箱子、麻袋和木盆,迁徙至马路上,寻一个能落脚的地方。接下来的秋冬两季,他们便生活于此。 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迁徙是一场噩梦,但村民们如浮萍般漂泊,如野草般坚韧,走到哪里,便扎根在哪里,年年如是。 贫民窟的美人 清晨的阳光明媚,姑娘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对镜梳妆。她们挽起长发,捧一把江水洗脸。随后在小石磨上洒几滴清水,用碗口粗的木头研磨成粉浆,抹在脸上,小心翼翼地用刷子描绘出图案。 这种天然的香楝木在缅甸极其常见,有清凉防晒的功效,且价格低廉,最穷苦的人家也买得起。 伊洛瓦底江住着许多爱美的姑娘。村子被淹后,她们和家人一同住进了岸上的棚屋。这是一片建在垃圾和泥泞之上的贫民窟,屋子由竹竿支撑,屋顶盖着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广告帆布,屋底躺着一、两头肥猪。 进屋需要爬上木板搭成的樓梯,一不小心便会落个人仰马翻。屋内面积不足10平方米,挤着一家三代,好几口人。 过了午后,江水犹暖,孩子们还没出门玩耍。操持完家务的女人们便成群结队,抱着盆、赶着猪,相约到江中洗澡。 丨 与猪一同洗澡的妇女 洗完澡后,女孩们仍呆在一起聊八卦、捉虱子。居民买不起洗发水,江水也没有去污的功能,虱子便成了头发里的常客。 摘掉了虱子,爱美的姑娘还会摘一朵小花,别在头发上。更有心思的,翻出压箱底的花布,站在路边,在游客中寻觅自己的心上人。 丨 女孩穿着长裙到江水深处取水,身姿婀娜。 越穷的地方,孩子越多 这里没有通电,无事可做的村民喜欢早早躺进被窝,寻找无须花钱的原始快乐。理所当然地,江边从来不缺孩童的身影。 可是生的多,未必养得起。那些养不起的孩子会被送往寺庙,托付给神明。 缅甸民众信奉小乘佛教,看中日常生活中的修持。小孩在寺庙里学习佛法,跟着师傅化缘,不必担心饱暖。再穷苦的人家也会省下一口粮食,捐给寺庙。 丨 年轻的僧人 丨 化缘归来的小孩 留下来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还有上学的机会。 在棚户区,有一条承载希望的船。船只简陋,但能载十多名学生,风浪一大,校服便会被打湿。母亲们每天准备好饭菜,在书包里装上鞋子和衣服,目送孩子们上学。 丨 “校船” 缅甸全国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下午三点,放学后的孩子会趁着天亮写作业。天色变暗,便会看不清纸上的字。 当然,这里依然有许多没有上学的小孩,只能留在家中操持家务,或帮忙挣钱。 在伊洛瓦底江旁,许多稚气未脱的小孩在路边兜售矿泉水瓶,里头装的不是水,而是汽油。这是靠近港口,有许多船只和汽车经过。这些小商人,个个年少老成,有的还叼着烟,利落地讨价还价。 更小的孩子会跑到垃圾堆里寻宝,一辆自行车,或一个足球,都能换来一整天的快乐。这些无法上学的孩子,成年后大多继承父辈的命运,成为一名搬运工。 摄影师问一名小女孩,“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她有些娇羞地回答,“我想当明星。” 我们不要房子,只要活路 为了逃避贫穷、战争和自然灾害,缅甸各地的民众如潮水般涌进曼德勒,寻求一个谋生的机会。他们大多支付不起城市高昂的房租,便驻扎在江边,最终形成了大片的棚户区,居住着过百万人。 混乱的治安与恶劣的卫生,令当地政府颇为头疼。政府曾下令拆除棚户区,却抵不过前仆后继涌入城市的人群。 缅甸政府还启动了廉价房计划,但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棚户区民众的需求,且房屋大多建在偏远之地,民众无法谋生,也付不起楼房的水电。他们宁愿住在摇摇欲坠的竹楼,也不肯搬进水泥公寓。即便申请到房屋,也会拿去转卖。 搬砖、打渔、干苦力活,每月挣一、两百美元的口粮,便是他们落脚此地的全部理由。 *部分内容为作者口述 参考资料 [1] 记者走进缅甸曼德勒贫民窟,大公报 [2] Squatters: a challenge for the new government, Eleven [3] Low-cost housing to go ahead in Mandalay, Myanmar T 摄影 / 凌学敏 撰文 / 梁静怡 编辑 / 胡令丰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在2018年之前,我们能否招到实习生呢? 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转载请在公众号pic163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关规范。 看客栏目长期征稿,一经刊用,将根据质量提供稿酬。投稿请致信:insight163@163.com。 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