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香港600天,我爱上了她的雀斑

2022-5-16 18:53|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29| 评论: 0|原作者: 网易看客微信公众号

摘要:

迁居香港600天,我爱上了她的雀斑

网易看客 看客inSight

600多个日与夜后,我告别了渣渣辉、My Little Airport与何藩照片中的香港,带着她的雀斑来到你面前。



1

2016年4月,我买了一张从北京西到九龙的车票,在飞驰的京九线上,用24小时走完2000公里的山川与河流。


不同于以往的出差,这次的远行没有回程。即将迁居香港的我,怀揣着对未知旅途的兴奋与不安,一路向南。


之后的两年间,我以一位异乡人的身份,慢慢靠近这座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拍下这些再日常不过的照片。


它们可能是双层巴士上层偶然瞥见的某个画面,也可能是下午四点钟中环某束不可描述的阳光。但更多的,是上下班途中的随手拾遗,没有主题,也毫无准备。


600多个日与夜后,我告别了渣渣辉、My Little Airport与何藩照片中的香港,带着她的雀斑来到你面前。


2

这是一个游客无法感知的香港:不艳丽但气质自成,不矫情但务实高效。


每天搭乘天星小轮上班,绝不仅是出于“文艺”,而是可以省出7.3元的过海公交车费。


楼下目光所及处,就有琳琅的士多、餐厅、私家诊所与说着“欢迎光临”的7-11便利店;步行3分钟以内,必有能满足出行需求的巴士或港铁站。


香港人在去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长寿的地方,这得益于健全的医疗体系和政府庞大的医疗补贴。当然私人医疗体系也同样重要,占据香港约一半的市场。相对高昂的收费背后,是快速优质的服务,市民可根据病情和财力自行斟酌。


谁也无法否认,香港是一座人人便利的城市,而便捷高效的背后是严苛到发丝的法律法规。


你无法忽视那些街头巷尾写着“高额罚款”和“xxx即属违法”的警告,不亲切却十分有效。


双层巴士的二层不光有风景,还有一排留予老弱病残的爱心专座,随时等候需要它的人。


扶手电梯上,无论长者或少年,都默契地空出左边的通道,留给陌生的赶路人。


以及港人是出了名的爱排队。据说这是源于1953年的那场石硖尾大火,井井有条通向水源与物资的队列,让5万多个无家可归的灾民迅速找回了生活的体面。


3

《变形金刚4》的取景令香港的天空出了名,位于港岛鲗鱼涌的五栋60年代大厦,围出了一部真实的港人奋斗史。


屋厦虽破旧,此间的居民却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美丽”。这是香港引以为傲的地方,它藏在街角巷胶的最最深处,藏在一丝不苟的男士发胶和女士腮红里——它的名字叫“尊严”。


如果你也着迷于香港的雀斑,那你也读懂了我的照片。


● ● ●


 湾仔码头,彩虹从海面升起。这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班前假如在这儿吃上一碗皮薄馅靓的湾仔码头水饺,那么人生也不过如此。


 西贡外海,青年男女乘船前往东平洲国家地质公园。这座离岛紧挨着深圳大鹏湾,从马料水码头启程90分钟后才能抵达。这里没有香港手机信号,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移动”或者“中国联通”。


 市民乘坐百年历史的天星小轮上渡海。香港是一座中西合璧,传统和现代兼容的城市。每一个人在自己的轨迹上有序前行,互不干扰。


 港岛南区的赤柱,恋人在岸边相拥。赤柱不光有监狱,更有着迷人的海岸线。


 尖沙咀码头,鸽子在码头公共交通交汇处聚集。


尖沙咀码头,市民排队乘坐公交车。


 午后的中环半山,“港式光线”打在路人的脸上。每当看到这样的光线,我便愈发怀念何藩的那个年代。


 中环,穿着长衫校服的女学生站在路边。如今香港仍有十几家学校以长衫作为校服。


 湾仔,午后的阳光打在双层巴士和红色出租车上。


 中环的孩童。


 尖沙咀诚品书店,人们在夕阳下读书。


 香港屯门黄金海岸酒店,游客在泳池旁晒着初冬的阳光。


 购物者在海港城穿梭。海港城是香港最大的购物中心及奢侈品集中地,拥有约50间餐馆、1间大型电影院、3间酒店及450间零售商店。香港实体零售业受网络购物冲击较少,人们更愿意出门逛街。


 香港新界靠近罗湖关口的地方。对岸的深圳高楼崛起,而香港这边仍旧保留原始景象。边界对我来说,总是充满了仪式感。


新界元朗,市民在公共游乐场打乒乓球。这里看起来像极了我的家乡。


没踏足过油麻地,你也许只能看见一个“假“的香港。这里是香港最难以说清道明的一片“小王国”,混乱如麻,油腻满满。


然而逼仄的巷道与错杂的广告牌下,却藏着最真切的港式日常,以及无数个一念才灭一念又起的无明。


 老人跨过弥敦道。


 油麻地庙街,女子在街头等待“生意”。


 油麻地,一家酒店玻璃上的影像。


油麻地,一家商铺的广告牌映衬出老旧的居民楼。


 油麻地,食客在享用香港传统甜水。


午后雨后初晴光线描绘中的庙街。


油麻地,等车的年轻人看着手机。


油麻地,人们在五光十色的广告灯箱下等公交车。


 油麻地,暴雨下的红色小巴车。红色小巴车在当地被称为“红VAN”,由私人营运,以速度快,无固定路线和司机脾气“火辣”而著称。一部《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的电影用科幻的手法描绘了这种神奇的交通工具。


 油麻地果栏,市场中的一只猫。


 油麻地,庙街夜市。


港岛鲗鱼涌于60年代建成的五栋大厦,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用来居住,牺牲了公共空间和阳光,也造就了香港独有的一线天。



摄影 / 王申

编辑 / 胡令丰




 更 多 文 章 

澡堂子|三和大神|瘾君子|东北人在海南|不嫁强奸犯

少年之死|挂历模特|温州故事|朝鲜电影|中老年舞厅

干掉ISIS |赛博键盘侠列传|老司机|副省长退休以后

我靠DNA翻了案 |特朗普的女摄影师|恐怖分子监狱

北漂一族|汕头内衣厂|外国人看中国|童模|西部招妻

全世界搞传销|去金拱门约会|山区学区房比特币热

塔吉克割礼|追星极简史|贫民窟|卡西尼|天安门蹲点

别惹亚洲象|贫困县的电竞梦 |中关村痴汉|撸猫经济



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转载请在公众号pic163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关规范。

看客栏目长期征稿,一经刊用,将根据质量提供稿酬。投稿请致信:insight163@163.com。

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文章已于修改
    阅读原文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