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北极鬼城,曾有共产主义最美的模样“ 当这种来自苏联大陆上的肥沃黑土,播撒在北极的冻土之上时,人们惊喜地发现,极地之境里竟然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草。 ” ● ● ● 二战过后,处于鼎盛期的苏联在地球最北端打造了一座开向西方的“窗口城市”——皮拉米登(Pyramide)。作为社会主义的优良样板,向整个资本主义阵营展示着自身的强大和兴盛。 而短暂的繁华过后,人们陆续从这里撤走,回到俄罗斯大陆。20年间,苏联人再也没有回来,曾经富足的小镇依然保持着人去楼空时的模样,人们使用过的桌椅餐具被散乱地丢在原处,偶尔有北极熊在城中晃荡。 这些保存完好的历史碎片,令人容易产生错觉:仿佛只要按一个按键,一切都会瞬间恢复原状,所有曾经的热闹和繁华都会再现。 苏联“捡来”的北欧小镇 皮拉米登坐落于斯瓦尔巴德群岛中部,背靠群山,东面是冰川海峡。直到苏联人开发这片极地之境前,皮拉米登还是一片尘土飞扬、暗无生机的景象。 寒风不时呼啸着穿城而过,四分之三的冬季都被笼罩在漫长的黑暗之中。 10年后,挪威、英国、丹麦等18个欧洲国家联合签署了《斯瓦尔巴德条约》,明确规定挪威拥有对全岛的行使主权。各缔约国成员均可在挪威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出入该岛,并平等地开展经济行为。 此时,还没从内战中缓过神的苏联,意识到自己被排除在外了。然而他们的运气还不错,就在挪威采矿工作开始不久,当地工人发现,由于极地冻土、断层地带等不利因素,全岛出产的煤炭易碎,难以出售和使用,政府决定干脆把采矿权出售他国。
1936年,苏联人如愿以偿地取得了皮拉米登与它南部巴伦支堡的开矿权。几十年后,他们将这座被挪威抛弃的边缘小镇,建设成了冷战时期的“世外桃源”。 理想社会的模范样本 建设伊始,苏联急于解决皮拉米登的极地冻土问题。他们不惜耗费大量运输成本和建设支出,从内陆海运来一船又一船的乌克兰黑土。
经过努力,人们可以在夏天的时候,让北极的岛屿上长出绿油油的青草。温室里的土壤还被用来栽培作物,土豆、黄瓜、卷心菜、青椒以及各种观赏植物,都得以生长。当地人甚至还搞起了养殖业,饲养鸡、猪和牛羊。 在接近北纬80°的土地上,苏联竟然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剧院里有戏服和道具,电影院里有成百上千卷胶片,音乐厅里有不少乐器,包括一架船运而来的“红色十月牌”古典钢琴,至今依然保留着。它是地球上最北边的一架钢琴。 丨导游萨沙在弹奏红色十月钢琴。 “皮拉米登看上去是个理想中的苏联社会”,这里有专门设置的男单身青年公寓、女单身青年公寓,为短期工人准备的招待所,24小时营业且完全免费的工人食堂,长期的居住者还为逝去的亲人和猫建造了公墓。
一位曾经居住在此的俄罗斯人回忆,当时皮拉米登的生活质量甚至超过了苏联本土部分地区。而小镇舒适安逸的生活,无疑在敏感焦灼的冷战时期,显得尤为可贵。 优渥的生活条件不仅吸引了苏联人到此定居,英国人、法国人、挪威人也纷纷前来一探究竟。
苏联政府干脆将皮拉米登完全开放,外国人可以不用签证,直接过来参观——这也成为了唯一可以允许外国人自由出入的苏联城市。上世纪80年代,小镇的居民人数一度达到了1200多人。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联的目的短暂地达到了,这个自由而和平的小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苏联政府得以昭告天下:这些成就均来自于一个更先进的制度、更有实力的社会。
芬兰人类学家Hein Bjerck曾在苏联时期来此地做文化交流,他对皮拉米登有着非常不错的印象:我能感受到跟西方阵营完全不同的「东方」气氛。在Hein的眼中,这确实就是一个面向西方,搞形象展示工程的前哨站。 丨红蓝风格的经典苏联配色,在今天仍然鲜艳如初。 然而在皮拉米登华美的皮囊之下,内部的运转系统早已脆弱不堪。小镇的煤矿业几乎没有任何利润可言。苏联解体后,国家给母公司北极矿业公司和小城的财政补贴越来越少。 90年代苏联整个国家的亏空,也明显地波及这里:物资短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生活条件逐渐下降。 1996年的一场空难,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架由北极矿业公司租用的,从莫斯科飞往斯瓦尔巴德机场的客机在岛上坠毁,机上的141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包括3名儿童。大多数遇难人员是岛上矿工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亲属。 丨被开发成旅游小镇后,一面照片墙上记载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故事。 空难引发了连锁反应:死亡造成的大面积心理阴影,善后赔偿产生的矛盾,波及了所有与皮拉米登有关的人,小镇陷入了巨大的绝望。
1998年,俄罗斯决定立即关闭在皮拉米登的煤矿。
从当年的3月31日起,人们开始陆续转移。在冰冻期来临前的10月10日,最后一个居民从皮拉米登撤离,此后皮拉米登陷入了漫长的尘封期。 丨原来人来人往的大厅变得空荡荡一片,窗台上还摆放着已经枯萎的盆栽。 献给未来的遗产 皮拉米登被重新交还给了大自然,海豹、狐狸、驯鹿再次成为了小镇的主人。鸟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在此繁衍生息,饥肠辘辘的北极熊不时在城中游荡。 丨海鸥在窗台外悠闲地筑巢。 2007年,俄罗斯规划在皮拉米登发展旅游业,试图将它打造为充满层层历史迷雾的旅游胜地。这的确是一条生财之道,“毕竟对于西方而言,苏联一直很神秘”,摄影师安德亚森说,“现在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包括那些以往不准私人进入的所在。 ” 小镇变成了一段通往历史深处的隧道,镇上的大多数人类痕迹都被保留下来。那些拜访过皮拉米登的游客,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是不是哪天那些在此生活过的人们还会回来”。 丨散乱摆放的家具仍维持着主人离开时的模样。 曾在斯瓦尔巴德居住多年的作家奥德·伊万·路德,在自传性蓝本《度日如年》中描述:“我不是上帝,我不能让风停止吹,也不能让雪说下就下,有时我甚至不能指挥我的雪橇狗,但在斯瓦尔巴德,我仅次于上帝,我是一个人,一个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活生生的生命”。
这种自我价值的寻获也发生在导游萨沙身上。作为皮拉米登为数不多的驻扎者,萨沙负责为来此参观的游客讲解建筑物的由来,“我可能是唯一一位申请这个岗位的人。” 丨正在弹吉他的萨沙。 据传,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凛冽空气能让时间凝固,这些矗立于小镇之中的建筑群可以继续存在500年之久。也许在未来,整个城市会成为一座历史纪念品,像时光胶囊一样,把苏联曾经的剖面带到几个世纪之后,供子孙观瞻。 那时候,早已超越冷战和历史局限的皮拉米登,会变成“金字塔”似的存在,成为一座载刻人类历史的北极墓碑。 参考资料: [1] 《鬼城导游》纪录片,David Beazley [2] 《挪威属地上的金字塔镇:被遗弃在世界最北端的“鬼城”》,环球人文地理 [3] 《北极有这样一座小镇,设施齐全却空无一人,被誉为世界七大鬼城之一》,世界华人周刊 [4]《皮拉米登:被遗弃的苏联鬼城》,青年参考 [5] 《A Soviet Ghost Town in the Arctic Circle,Pyramiden Stands alone》,Rachel Nuwer 撰文 / 吴鞑靼 编辑 / 李初晴 更 多 文 章 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转载请在公众号pic163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关规范。 看客栏目长期征稿,一经刊用,将根据质量提供稿酬。投稿请致信:insight163@163.com。 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