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贫民窟与“联合国”大厦重庆“森林” 重庆大厦位于香港九龙的中心地段,落成于1961年,是菲律宾华侨为纪念抗战时期中华民国政府“陪都”重庆而建。经过50多年的风雨变迁,发生过众多犯罪案件的重庆大厦留给世人以“阴暗”、“非法”和“邪恶”的印象。然而,来自第三世界的生意人仍在这里经营着自己的“成功学”,来此住宿或“探险”的国际旅客仍络绎不绝,共同参与着“低端全球化”的经济活动。瑞典的摄影师Dean C.K. Cox潜入大厦内部数日,拍摄了此组人物肖像,以展现这栋旧建筑里的多元文化。
Alexander一年前来到香港,他先是乘飞机到中国内地旅行,然后乘巴士到港后申请庇护。尚无工作的他目前依靠香港政府向国际难民提供的资助而生存,但他说这笔钱不够生活。由于他支付不起过夜的房费,Alexander经常睡在街头,有时会住在重庆大厦的廉价旅馆,并经常和来自坦桑尼亚和非洲的老乡在大厦周围的小巷里聊天、吃饭。 Gopal Gurung,25岁,尼泊尔加德满都人 Gopal,出生后就皈依佛教。这是他第二次访问香港,并向香港的佛教徒教授佛学。他于两周前抵达香港,与其他几个和尚和喇嘛将停留几周。他造访重庆大厦,因为这是一个“适合开会议的地方,每个印度人和尼泊尔人都知道它。”他说他喜欢这里,但感到很拥挤,并且“总是有印度人试图让他吃午餐和买东西。” Asiat Goncharova,22岁,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人 Asiat的父亲来自车臣格罗兹尼,母亲是俄罗斯族人。之前,她在上海的芭蕾工作室教舞蹈,并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参加各种表演活动。Asiat刚从莫斯科大学取得政治学学位,将于一个月之后返回俄罗斯,在此之前,她花了三个月时间来探索中国和东亚。Asiat说,她一个人在香港游玩了一个星期,住在重庆大厦。拍摄这张照片时,她正在等一个朋友去机场,准备飞回上海。 SufjanHaider,31岁,巴基斯坦人 Sufjan说,18个月前他通过翻越边境围墙从中国大陆来到香港。他声称自己是因为经济和政治原因而来香港寻求永久避难的难民。之所以选择香港,是因为他有两个表兄弟在这里,其中一个开了一家巴基斯坦餐厅并在重庆大厦住了15年。Sufjan表示想留下来,因为相对于自由和稳定的香港,巴基斯坦充满了危险和波动。他拒绝谈论他以前在巴基斯坦的职业,而是面带微笑,说“没有必要讨论这个。” Frank Leung,65岁,香港人,儿子目前在澳大利亚 Frank有一个名叫“Luen Yick”的店铺,主营艺术品、画作和海报的制作、销售以及出口。这家店铺位于重庆大厦一侧的巷子里,墙上挂着中国大陆生产的画作以及他自己画的插图。Frank的店铺已有40年了,他说,店铺的大部分顾客是欧洲游客,因为中国大陆游客只想购买昂贵的名牌物品,如珠宝,箱包和服装。
Tad是一位服装设计师,Wang是一位会计师,两人是朋友,来香港旅游四天,主要是为了购物和品尝美食。他们帮朋友们购买了很多手袋,还买了几大盒香港著名的曲奇饼干。二人来重庆大厦游览,是因为听说过它的“恶名”,同时也因为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他们说,建筑是“有趣的,不是危险的”,并非他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 Nouman Mohammad,22岁,巴基斯坦古吉拉特人 Nouman两个月前来到香港,投奔10年前移居香港的家人,目前在其父亲三个月前开的理发店里帮忙理发和刮胡子。这家理发店位于重庆大厦的一层。Nouman说,因为签证的问题,他已有很多年没能和家人一起度过。现在他终于有了香港身份证和居留签证。他很高兴能在香港,但是他也承认:“生活太忙了......你必须非常努力地工作、谋生。” Selva Ranga(左),29岁,Bala Murali(右),29岁,均为印度金奈人 Selva和他的朋友Bala Murali五个月前一起来香港寻找进出口贸易的机会。他们一直住在重庆大厦里,并计划再多呆一个月。在抵达香港以及考察重庆大厦后,Selva决定做进口电子产品和移动设备到印度的生意,他说:“香港消费高,但电子产品价格便宜。”Bala则说,重庆大厦里面是完全“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拍照时他们正要去重庆大厦的一家印度餐馆吃晚餐。 Domingo Maurellet, 33岁,香港人,中法混血 Domingo是尖沙咀一间诊所的医生,他经常到重庆大厦吃午餐,因为这里的食物味道很好,而且价格便宜,服务快捷。他曾在都柏林和伦敦学医,之后回香港定居。在附近工作之前,Domingo从未到过重庆大厦,因为当时这里充满臭名昭著的非法活动,而现在他认为这里“清洁,安全,更有秩序。” Jacob Danlad, 28岁,加纳阿克拉人 Jacob是一名穆斯林,大约五年前来到香港做生意。他帮助他的兄弟经营一家开在重庆大厦一楼的服装店,销售棒球帽和T恤衫等衣物。他的兄弟九年前开了这个店铺,并说服Jacob来香港。Jacob说:“重庆大厦更亲切,因为当我来到这里,我发现比在大厦外面的人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点。”但他承认他很想家,想再干三四年,挣到更多的钱之后回加纳。 Maria Hartini, 40岁,印度尼西亚班达楠榜人 Maria在香港做了十年的家庭佣工。由于雇主的三个孩子都已经长大,她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打扫和整理房间。她说每周来购买保健品,已经坚持五年了。最初她是由一名健康顾问介绍来的,现在她也说服朋友和家人来尝试这些产品。Maria说,第一次来重庆大厦时感到很害怕,因为这里鱼龙混杂,但现在她的印象已经改变了,这里很多人都认识她并和她成为了朋友。 Hendrik Fausten, 19岁,德国诺伊斯人 Hendrik刚刚从德国的一所高中毕业,准备去澳大利亚工作一年,但目前还不确定做何种工作。他一个人在重庆大厦住了七天,每晚花费约250元港币。这是他在香港的最后一天,他说,在网上订酒店之前从未听说过重庆大厦。初到旅馆时,他“有点震惊”。但住宿结束时,他说这里“好玩”、“有趣”。拍照时Hendrik正在洗衣房洗衣服。 Arbraham Lam, 32岁,香港人 Arbraham祖籍福建,他的父母1981年和他的两个姐姐移居香港。他出生在香港,住在九龙乐富。Arbraham2007年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之前从事对中国内地的进出口贸易行业,现在是一名家具推销员。他经常来重庆大厦品尝不同的世界美食、购买香港其他地方很难买到的非洲香料,以及拜访穆斯林朋友。他说他有英国护照,想搬去柏林。 Rumi Arumtyas, 33岁,香港人 Rumi原籍印尼。她与丈夫五年前来香港,目前丈夫在银行工作,她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她说:“重庆大厦商品琳琅满目,还有很多美食”,因此她经常和女性朋友们一起过来。拍照时Rumi正和几个朋友在重庆大厦购物。 "Irix"Hussain, 21岁,巴基斯坦杰赫勒姆人 Hussain,绰号”Irix”,五年前来到香港,目前尚无稳定工作。他说,因为擅长英语和中文,他经常帮助他在重庆大厦的朋友进出口货物到许多不同的国家。他喜欢这里,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人”。拍照时,Hussain正踩着他三周前买的平衡车,穿过重庆大厦的一楼去吃饭、拜访朋友。 Swago Said Shemari, 43岁,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人 Swago已经在香港做了三年的难民,他的家人仍留在坦桑尼亚。他目前没有工作,虽然他能从香港政府得到优惠的食物和资金援助,但没有能力长期支付重庆大厦的房费,因此他经常与另外四个人挤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Swago经常跟他的坦桑尼亚和非洲老乡在大厦周围的小巷聊天吃饭,但他并不喜欢在大厦附近逗留,因为有时候这里有太多“类似毒品和卖淫嫖娼的违法活动。” Satpal Singh(左), 50岁,Jujhar Singh(右), 40岁,均为印度阿姆利则人 Satpal和Jujhar是好朋友,都是锡克教徒,在重庆大厦有产业。Satpal 25年前来到香港并在英国军队服役三年,目前拥有11家饭店和旅馆,占据了重庆大厦的几个楼层。他说,香港旅游业的不景气对生意有所影响。Jujhar在香港已居住20多年,目前从事手机出口业务,50%以上的手机销往非洲。他说,作为一名手机销售商和出口商,重庆大厦是他的福地。 Kay Kwok, 25岁,香港人 Kay出生于香港岛,由于其兄对做生意不感兴趣,Kay则接替了她退休的父亲,在重庆大厦经营这家有20年历史的手表店,并逐渐拓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店。她说以前主要批发给非洲出口商,但过去的几年,则更多出售给了香港当地人。Kay店里的许多手表都是老式名牌表,非常吸引收藏者。虽然在线业务不断增长,但她说要为了当地的客户继续经营这个铺子。 Muhammed Bin Jafaar, 57岁,马来西亚红土坎人 Muhammed是某保健品在东南亚地区的顶级分销商,在香港会见约200名当地销售,并提供培训。他说自己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旅途中,通常每两个月来一次香港。他15年前加入了现在的公司,并在七年之后成为了百万富翁。他说,重庆大厦是“世界贸易中心”。拍照时Muhammed正在重庆大厦的办公室里喝咖啡。 Rasmus Bonde Greis(右), 27岁,丹麦人;Thais Teodoro(左), 21岁;巴西人 Paul Brar,50岁,印度旁遮普地区人 Paul在1967年随家人移居香港,现在他打理位于重庆大厦一楼的家族商店,此外他在重庆大厦还拥有一个经营了四年的旅馆。Paul的商店以出售新鲜、珍贵的印度香料等物品而出名,主要出售给香港居民。他说:“在重庆大厦你可以找到一切,它是世界闻名的。” Danny Chao,68岁,香港人 Danny祖籍广东,1963年,13岁的他和家人移居香港,现在经营着重庆大厦里的最后一个裁缝店。他说,以前重庆大厦有几十个裁缝铺,但现在人们更喜欢“穿得随意。”他的店铺已经经营了25年,而他本人做裁缝也超过了50年。十年多前,店铺有80-100个员工,而现在只剩10多个了。顾客很少来Danny的店铺,而是把布料和要求交给他,他则把做好的衣服交给客人、宾馆或企业。 Prabhdyal Singh, 42岁,印度旁遮普地区人 Prabhdyal是位于重庆大厦一楼的素食店以及五楼一家餐厅的老板。他1994年第一次来到香港,然后又回到印度,在印度遇到了他的妻子,并与她于2004年重返香港,在重庆大厦里开了他的店铺。Prabhdyal是锡克教徒,他引以自豪的是他的店里不卖酒精,香烟或肉类。他说,重庆大厦是世界著名的“印度菜中心”,一个便宜的过夜之所,以及香港兑换外汇的最佳地点。 Steven Choi Chung, 43岁,香港人 Steven帮助他79岁的父亲在重庆大厦经营一家手表出口公司,该公司一个月生产约10000块手表,主要是在中国大陆的工厂生产,然后卖给非洲西部和中部的一些国家。这些手表的批发价平均为7美元,以黄铜合金为原材料镀“金”而成。Steven说,美元相对全球其他货币的大幅升值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钟表业务,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他不知道公司能够维持多长时间。 Ringo Leung,30岁,香港人 Ringo是中国电信香港公司的工程师,近期和三位朋友计划去泰国的海岛度假,这次来重庆大厦是为了兑换泰铢。众所周知,重庆大厦是全香港最佳的外币兑换点,这里总能给客户提供最优的汇率,Ringo也是朋友推荐来的。对于重庆大厦。Ringo说:“这是个复杂的地方,因为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迷路了。我现在来这里主要是为了吃印度咖喱。”Ringo表示,他很喜欢重庆大厦,但一点也不了解它。 Shah Nisar,39岁,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人 22年前,Shah来到香港,过去在尖沙咀、湾仔和中环等地的餐厅工作过,2007年起成为重庆大厦一间餐馆的主厨,同时在香港也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认可。他的哥哥也是该餐馆的厨师。这家餐馆在重庆大厦已有34年,主要提供土耳其、中东、印度和巴基斯坦食物。 Raymond Lam,45岁,香港人 Raymond是一名高级管理服务人员,主要负责重庆大厦的安保事务。他在这里工作已逾15年,见证了重庆大厦在治安管理方面的变化。他说,重庆大厦从一个“危险地带”的代名词变成了如今既安全又干净的大厦,住在这里的人也变得更为友善。“在重庆大厦住着的人们,90%都是我的朋友。每个人都认识Raymond,我也很喜欢他们。”Raymond说。 Samuel Dhavale,57岁,印度班加罗尔人 2001年,牧师Samuel和妻子来到重庆大厦的一所教会任职。这所教会成立于1994年,附近的尼泊尔人会来这里做祷告。牧师Samuel说,在他与重庆大厦“相处”的15年间,这里的治安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于教堂来说,过去的重庆大厦都是一个名声不好的地方。但现在它变得更加安全了。”此外,来教会的人也不再仅限于附近的尼泊尔人,更多的是附近的老年人和无家可归的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看客第455期:重庆“森林”) 【关于看客】 这是一个老旧的图片栏目,想用一个冷静的视角观看这个荒诞又有趣的世界。该公号发送的内容不限于图片,毕竟我们不是只是视觉动物。欢迎投稿:picnews@163.com,文本、图片均可。 长按二维码,关注看客 下面!领导还要补充一点! 我们还推荐一个什么都有的公号。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