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极”的另一面:如果我不能去南极,也想看你去南极!

2022-5-16 18:57|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20| 评论: 0|原作者: 优质专栏UP主文章精选

摘要:
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2019-10-9-21-52-43-77487358802600-卢诗翰的个人空间 - 哔哩哔哩 ( ゜- ゜)つロ 乾杯~ -采集的数据-后羿采集器.html

标题

“去南极”的另一面:如果我不能去南极,也想看你去南极!

标题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9302

meta-col

动漫杂谈

view

2.1万

like

196

comment

61

time

2018-1-10

作者

星野喵0ww

头图

正文

大家好呢,这周又见面啦 ヾ(o◕∀◕),这周喵0给大家推一下1月新番。


”我们来写一个去南极的故事好吗?“


”当然好了。“


当监督 いしづかあつこ×系列构成,脚本花田十辉×制作公司 MADHOUSE再度携手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他们会在这个1月,有些微妙但又温暖的时间点上把”4个女孩子送去南极。“

如果你注意到了第2话中6分07秒处左右女主角玉木麻理背后黑板的左下角就会发现,”游戏人生“里那个具有非常反差萌的兽耳娘初濑伊纲的海报正贴在那里。

没有错,上面的再度携手也就是他们曾经还共同完成过另外一部相当不错的动画《No Game, No Life》,而《比宇宙更远的地方》,正是源于他们制作《No Game, No Life》后的一次闲谈,“想要描写一个女孩子奋斗青春的故事。”

左下角初濑伊纲萌萌的海报

可是写什么好呢?

写女孩子社团活动,还是业界奋斗,还是青春恋爱呢?

都不好。

因为这些都曾有人写过,而这样的青春也不是他们想要的,因为太平常了,太常见了,甚至他们自己曾经都有经历过,于是他们打算放大胆量,让主角们到连自己都没有去过的地方看看,就这样“去南极”的企划诞生了。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毕竟在我们的记忆里,“南极”和“宇宙”一样用手触及不到,怎么样都触及不到!即使“宇宙”就在一本本书的字里行间,而“南极”就在一张张随处可见的地图里。

想推测的是,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制作方友爱的朋友们会想出这个主题。但是我觉得会有这样一个心理轮廓的可能性,当他们决定要制作“描写女孩子奋斗青春的故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不打算从成年人的视野描写这些少女,不想抬高,贬低亦或者多么伟大,而是想遵从少女们的一种感性,制作一个从最初开始反映少女们内心的作品。

就和当时绘出“少女漫画”的那些前辈一样,这种题材的确定肯定不会去遵从残酷的现实,追求纯文学所乐于立足的绝望之上。而真正追求的则是梦境和不肯舍弃的梦想,毕竟既然是“女孩子奋斗青春的故事”,那又怎么可能将这些让刚刚扬起未来风帆的少女们,立马就面临未来的绝望呢?

所以在《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里有一个很大的现实误区,就是在日本不存在法理或者社会上支持女高中生登上“破冰船”的可能性,但是动画里这样描写了,也就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守护了少女们的梦想。

事实上,这种与现实有着绝对不符合的设定,不可避免地弥漫着某种乌托邦的色彩,然而又正是这种乌托邦的色彩反过来带给了她们(动画内的4位少女)继续做梦的希望和勇气,也给了我们继续看下去的动力。

如果故事的结局是“无法到达南极”,那也的确没有任何看下去的必要了!

可以说这种设定也是在从最初点反映少女们的内心世界,其实也是和这些少女们一样有着共同年龄时候的我们的内心世界,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对着这个世界“半透明的认知”使得我们有着相当多的贪婪需求,而也渴望表现更多的情绪和感情。

为此“去南极”就成了理所当然的结局了。


玉木那个写满高中后想做的事情的笔记本

写了这么多,我吧,也的确想找到这部动画能够在第一话,或者第二话上映后,得到相当多人关注,和得出“这番我追下”去的原因。

我想这部动画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画面有多么多么吸引人(比如像我这样喜欢看“点兔”什么的),毕竟画面能不能接受是观众自己决定的,即使动画里出现的车站、学校、街头等景色,都是实地取材之后描绘出来的,在网上的评论里也被评为精致,认真。

也不是说剧情一定有多么跌宕起伏的吸引力,毕竟在第一话里,动画前面的10多分钟都是在描写角色「玉木麻理」的形象,其实《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第一话都在大量交代故事的背景信息,各个角色的人设,以及“去南极”的原因,而没有开始讲故事。第二话呢则是顺着第一话,讲述少女们为去南极的努力,兼职挣钱,找科考队员登船,也就是铺垫。

那么既不是完全靠镜头画面吸引人,又不能说在故事情节上跌宕起伏,能让这么多的观众已经下定决心去追番,它只能依靠的是一种传递出来的”境界。“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Freebird Games 最近开发的游戏《去月球》。

在”去月球“里,“月球”成了游戏里主角临死时的愿望,而这个愿望是两个博士通过类似于“记忆干涉”这种技术实现的,让人觉得自己曾经去过月球一样,是否真的去过月球等等的反而变得不重要。“月球”在这里成为了一个境界的象征和符号。

对于"境界“这个术语“事物能够达到的程度或者呈现的情况”,就好像没有树根这个境界就不会有树的出现,没有水面这个境界就不会有江河湖海出现,没有象征的信仰和符号这个境界就不会有着期待和梦想。

Freebird Games开发的游戏《去月球》

在《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里也是如此,是否到达南极变得不重要了。而是“去南极”这个过程,和“去南极”的原因。

单从第一话看,玉木麻理身为一个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但是又谨小慎微不敢迈出第一步的女孩子,这次却选择了这个巨大挑战去南极;泽报濑不仅是想去南极找失踪的母亲,更重要的是想去南极看看这个风景为什么让母亲把生命都献在这里;第二话里三宅日向作为一个很优秀的少女,甚至可以直接考大学但是在这个升学的转折点还是愿意做一些让青春不留下遗憾的事情。

成了很吸引人的地方。

就像我在上面写的,这部动画是从最初的开始反映少女们内心,但是这样的内心其实对于所有曾经有着相同年龄的人们都是拥有的,因为在那个时间点上,没有步入社会,没有太多的束缚和压制,没有物欲横流的诱惑,有的就是遵从于自己的梦想。


泽报濑在手机短信里给母亲所写下的“去南极”

这样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和读者,读者和读者就宛如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对话,交流着曾经经历或者现在正在经历着的那种单纯的内心幻想,或许你也曾想去南极,但是遗憾的是没有实现,或者是幻想着其它的一些事情,比如和自己心爱的女孩子一起去吃顿饭,甚至是仅仅抄几次作业

就像第一话里反复刻画玉木麻理的一个场景,麻理在上高中后希望实现的愿望里其中之一就是逃学,而她选择逃学的路线是坐地铁和上学路上相反的路线。原因嘛,因为我好奇,因为我没看到过相反路线的风景。


坐相反电车的麻理

因为我有不曾听到的声音


因为我有不曾吃过的食物


因为我有不曾感受到的感动........


还因为我有天天在地图上看到,别人说起,书上写着的熟悉而陌生的南极,这就让南极成为了一个符号。或许看动画的时候,我们也并不想去南极,但是我们心中,现在的,曾经的,总有一个类似于南极一样的符号,想去靠近,想去接触。

就像日本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毛利卫,在2007年受邀前去南极。在南极,日本观测本部——昭和基地,他说了段耐人寻味的话:“宇宙には数分でたどり着けるが、昭和基地には何日もかかる。宇宙よりも遠いですね。”

要到宇宙只要几分钟,但到昭和基地(指南极)却要好几日,看来这里比宇宙还要远啊。

这就是”南极”这个符号的力量。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会去寻找戏剧化,落差感很小,低速运行的风景,即使那里什么人都没有,什么设施也没有,但是那里可以独处,可以看到全部的属于自己的风景,那里的每一个时间里都像水面涟漪的波纹一样,微微的在浮动,给人的乐趣不是过山车一样的刺激,而是会心的感受到心境。

所以这部动画的主题“南极”是这样的,或者像旅行时经常提到的”西藏“什么的也是这样。这是我们为了逃脱这个纷繁的世界而树立的“精神圣地”,当然了肯定也包括你看番的时候突然想起的比如自己从没去过的后山,去过的公园。说到底这部动画还是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通过标题将话题升到物理距离难以达到的世界之外,而故事里的'去南极“又将话题拉回到精神世界的里面,其实谁都知道宇宙肯定比南极要远很多,但是这样一收束,落差感,其实昭示了物理的距离终究会达到,但是心里的距离(曾经的梦想),不一定!

感谢大家阅读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