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年少”皆有幻想:那些不曾经历的青春故事里,到底能够读到什么样的人生? 标题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390642 meta-col动漫杂谈 view20万 like7076 comment730 time4-5 作者星野喵0ww 头图正文等到4月之后,又是草长莺飞。 关于青春的群像剧,也总是喜欢从这个时间点上写起,用属于年轻人的语言和思维来描绘属于年轻人的世界。 青春自然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题,话语间既给我们带来感动,又给我们带来欣喜。 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了解关于青春的故事。 一个标准答案是:因为你也有过校园生活,青梅竹马的女孩子,所以等到有人专门创作类似的作品,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这些遇见,看见,听见的一切。不论它是否美好,但是总能让你感同身受,产生代入感。 这样说或许没错。然而一个有趣的问题对于很多描写青春的作品来说,无论是《神的记事本》里的Neet,还是“樱花庄”中天才美少女画家真白,这些经历在很多同龄人身上根本不会发生。 既然不曾经历,那么你为什么又会被这样的故事所吸引呢? 只是你认为自己平淡的人生背后,皆是“沧海” 是否相信,很多时候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是为了寻找一种“脑补的青春感”。 轻小说文库常对一些作家进行采访,在那些不算多的访谈记录中除了聊一聊作品,更多的就是创作者背后的人生经历。 之所以这样,原因之一是读者也很喜欢将目光聚集于此。 电击文库在采访杉井光这位常称自己是Neet的轻小说家时,曾用一半以上的篇幅讨论他的经历,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杉井光如此形容刚出道时的自己:
相当艰辛的写作生活了! 当然,了解作者肯定会对作品有着更深的理解,然而一次喵0却在网上听到对此不同的声音。有朋友贴出自己的看法,觉得在读这些经历的时候某一瞬产生过类似于“如果自己也处于同样情况是否可以坚持写小说”这种想法,为了印证猜想又将自己代入其中,进而阅读更多别人背后的故事。
对于青春包围的年轻人,这种在别人故事的基础上“脑补”作为主人公的想象其实还是蛮多的。 在看动画的时候将自己代入其中,创造出一套符合自己心意的故事,甚至改变原有剧本,而后如果你愿意可以将它画下来或者写下来,最后就变成了“同人”,或称二次创作。 在听演唱会的时候,不少观众在歌曲高潮时应声呼喊,眼前浮现的景象仿佛是自己也站在台上一样,让人激动。 甚至有时候买回来一张美少女海报,都会不自觉的幻想自己是图画中的美少女会有着怎么样的生活。 这是基本上处于青春中的年轻人才会拥有的想象力,如果你的年龄再长大一些或许这些想象就会随之消散。因为人是逐渐被社会所包围侵蚀的生物,从幼年到成人,我们几乎拥有着固定的成长体系,所有人都在这个规律下千篇一律的学习,加入工作,成家立业等等。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就越“社会化”;融入社会越多,就越受到常识,经验以及谓之于人情的束缚,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伴随着年龄开始逐渐演化成“追求现实”,你看对于绝大多数大人来说,他们不就是相当圆滑世故的吗? 所以只有“青春”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才会处在奇怪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们开始被社会所吞噬,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升学就业。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被完全侵蚀所以想象力犹存,总想着冲出逐渐被包围的牢笼里,窥探到外面的世界,想着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度过自己心中认为的生活。 这种窥探便成了“脑补青春感”的根源。就如同《烟花》所属的“IF......”系列一样,不断的去重置假设人生,去感受去体验不同的经历。退一步说,即使现在我无法做到,依旧还是要困囿在既定的人生轨迹中,但是幻想下总是可以的吧。 这就是为什么ACG作品里描写青春故事,无论是Neet还是“青春期症候群”等等,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根本不会经历没有共鸣的情况下,却依旧可以吸引我们的原因:因为不满足于程式化的社会,年轻人们总是憧憬着外面,想要窥探不同于自己的生活。所以等到有作品真的描写这些,将那些留存在我们脑海中碎片般的想象具体成一个个故事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去拒绝呢? 鸭志田一在《青春期笨蛋不会做兔女郎学姐的梦》后记中就这样写道:
没有去过,没有见到过,所以总是想,去猜测,想去体验!这就是我们会接受,代入和感动于那些不曾经历的故事。就如同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另外一个平行时空中的自己,满足处于矛盾中的幻想,得到“脑补”和“窥视。” 于是总想孤身一人,奔袭至“地老天荒”
值得相信的是,处于青春中的人们不仅想经历不同的人生,他们更多的还有着属于自己却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理想。 《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应该是去年最成功的青春向番剧。而至始至终我们能为里面的少女们欢呼并被感动的原因就是她们以“去南极”这个几乎天方夜谭的想法为目标,最后居然还实现了。 想起原来的时候,有人曾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说:“好想一个人驱车到不知名的海岸上,直奔天涯海角。” “去南极”对于大多数人自然是没有共鸣的,我们可能也并不想去这个地方。但是在我们心中现在的,曾经的,总有一个类似于南极一样的符号,想去靠近,想去接触,想去看一看。 所以等到动画里的女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个目标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想起自己曾经追逐的理想。 这就是符号的力量! 这种依凭其实在很多同龄人身上都有出现,在那个时间段内,就如同“南极”一样,总有一个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魂牵梦绕着你。 然而这些目标是如何产生的呢? 前面提到过,处于“青春”中的年轻人,因为不满足于自己逐渐被社会包围的现状,期待窥视到外面的世界,为此他们总是想冲出这一成不变的生活,这是所谓“青春叛逆”的第一步。 但是人生又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宏大话题,就如同Neet是指代一群人,却不能明确的告诉你如何成为这类人以及这类人天天在干什么。 所以我们会利用常识不自觉将其具象化,变成一个个可以实际操作的目标,成为我们窥探外面世界的落脚点。换句话说,Neet完全可以具体为在街头玩音乐,做偶像,不再完成课业等等这一系列具体的事情。 你看,很多ACG作品就乐于设定这些目标作为展开故事的前提,观众们喜欢看到这种青春故事,被共鸣,被感动,只是少有人探究为什么仅仅描写一个心中的符号,就会有如此吸引力。 观察下这些想法,还是很有规律的,无论是三次元还是二次元中。 日本不止一位轻小说作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曾经放弃学习后在便利店打工或者玩着音乐。 在美国,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公园或者广场的墙壁上涂鸦,将自己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表现出来。 在社交平台上,那些涉世未深的人们经常发出的言论就是:希望寻求一种刺激感,完成那种具有挑战的事情;或者避过世界上众所周知的景点,选择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看云卷云舒。 你是不是也曾这样想过。 然而这些所谓的目标,仔细来看恰恰又是与现实社会墨守成规的工作相反,它们本质具有艺术感和较大创造力,但是常常又被大人世界看成无意义,甚至用昆德拉(法国作家)的说法就是“kitsch”(刻奇):将事物自我赋予特殊的含义,自我感动。 在大人的世界里,他们是寻求真实和确切价值的存在,边沁(英国哲学家)提出的功利主义随处可见,程式化的社会价值:努力学习换来更好的学校找到更好的工作,成家立业在这个社会看来是理所应当。所以与这个程式化社会所对抗的一切理想自然是无意义的,无论是去“南极”还是玩“摇滚”,都是如此。 为此拥有这样思维的年轻人们,在这个阶段下自然是孤独的,毕竟社会是大人的社会,这就意味着不按照正常轨迹度过的人生就不被理解,甚至被抛弃。要么大人们会将你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要么如果你真的去尝试的话,就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所以被孤立的我们,在ACG作品中看到描写同样经历的主人公居然一步步艰难的成功时,我们得到的一定先是一种慰藉和证明,原来那些被大人否定的关于青春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啊,进而才是跟随着作品中角色的喜怒哀乐被感动。 鸭志田一在成名作《樱花庄的宠物女孩》中就很深刻的描写了这个问题。椎名真白作为一个天才画家,但是她的最终归宿却是想画漫画。 于是社会视角上,传统绘画无论如何意义都要比漫画价值高,真白的行为无异于舍本逐末就和同龄人视角上,真白为了突破被大人设定的人生轨迹,脱离他们的审美观愿意孤注一掷的心态交织在了一起。 于是社会视角上,传统绘画无论如何意义都要比漫画价值高,真白的行为无异于舍本逐末就和同龄人视角上,真白为了突破被大人设定的人生轨迹,脱离他们的审美观愿意孤注一掷的心态交织在了一起。 这种矛盾刚好映**我们处于“青春”中的梦想被现实所阻碍的困境,即使你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绘画,但是真白的这个人生状态不就是很多人所共有的吗?不以功利为目标,而以自己的内心为想法并努力实践,为此才能感同身受。 说起来最近发生在《仙剑奇侠传》上的故事也是如此,一名网友为了证明“十里坡剑神”的真实性,夜以继日机械化重复了不知道多少次在“新手村”打怪的过程,最后书写了传说。 其实说到底这样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呢?或许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徒劳浪费时间。 然而数万人仿佛找回青春,热泪盈眶的留言或许又证明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不就是“青春”吗?将无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义,不以功利化来看待便是成功,这是年轻人共同的愿景。 等到,日薄西山
有趣的是《神的记事本》最后一卷,故事结尾却是杉井光数年前早已经写好的。在后记中,他提到自己在接受采访时别人问起关于小说的结尾会是什么样子。
创作者提前设定好作品结局方向其实还算常见,然而能够跳过中间发生的那么多剧情直接写出具体的结尾,难免就稀奇了,除非故事本就应该如此发生,结局从一开始就是既定的。 然而关于青春的故事,结局其实都是既定的。 杉井光是Neet,他的人生经历从“年少轻狂”不按常理出牌,组建乐队,四处打工,到现在终于安定下来从事着还算被社会认可的工作。你会发现无论一个人青春是如何度过的,到最后他还是重新回到了社会的规则下,回到了一成不变的生活中。 《神的记事本》是一部描写各种人生的青春群像剧,然而那些角色无论曾经做出过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到最后还是放弃了Neet,重新融入进社会秩序里。
最终的最终:单纯,朴素,简单! 哪有那么多波澜壮阔,正常人不应该就是这样吗?说起来看过作品的大家是否发现,他们是不是也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呢? 总有些言语是至理的:
所以杉井光才能理所应当的提前写出结局,因为“回归日常”是唯一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故事的真实感一直存在下去。 这让喵0想起《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剧场版最后,那些关于打斗的脑内幻想终于没再出现,而是变成了男女主平淡的确认了恋爱关系。 而《轻音少女》里,5个人哪怕完成了去伦敦开演唱会这样的宏大愿景,但是最后的结局依旧是她们关于升学的日常,和大家分别时的痛苦。 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的电影《上帝之城》,那个描写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里孩子们成长的故事,也无非在说明这个道理:年幼的时候,你觉得好像把世界都紧紧的握在自己手上,荒诞不羁。随着时间推移不管你如何反抗,那些握在手上的东西就宛如流沙般不自觉渐渐流逝,最后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握住,而是被世界紧紧的牵着。 那些关于青春的ACG作品大都如此:满足我们突破现有生活,窥视度过不同人生的幻想;带着我们完成心中魂牵梦绕的与大人世界相抵触的精神目标与符号。最后再回归到原本的世界里,回到最初的起点。 真实的只能感慨于人生本来就是如此。 为此我们会感动,会惆帐,因为曾经的现在的自己,关于内心关于人性的部分就是这样发展的啊:年少可以“张狂”,末了,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所以等到有一天你再也看不下去这些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好像长大了。没有关系,起码它们还停留在你的记忆中,曾经给过你感动,直到现在,再向未来! 最后依旧感谢大家阅读,点赞,关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