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你凭什么说我在滥用评分机制?其实给作品打分本身就是“玄学” 标题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153669 meta-col动漫杂谈 view2万 like266 comment171 time2-26 作者星野喵0ww 头图正文好久没有更新,实在是要谢罪的!然后这一周喵0又和大家见面啦~ 这次聊一个新话题,文章已经被我修改的已经比较好读了,全文尽量保持逻辑客观! 毕竟,如果一个网站拥有打分机制的话,那么喵0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这样一个功能。因为这会不自觉的赋予观众一种荣耀感,要知道打分或者评星级是最直观决定一部作品好坏的权力。哪怕只在几年前,平面媒体处于强弩之末的时代,对作品掌握这样“生杀大权”的人还停留在那些能够给报刊杂志撰文的影评人身上。 可是想要说话,想要提出不同意见看法的观众们,远比这些影评人多的多,而这些影评人写下的观点也不可能覆盖这么多的观众。所以等到网络打分机制普及之后,给出分数,留下几句评论就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只是拥有评分功能的网站至少也要分两类,而参与打分的观众或许还有三类人。然而我们总是将它们放在一个宽泛的评分概念之下简单粗暴进行比较,为此各个平台的评分自然参差不齐,互相攻击,让人诟病。 放下如metacritic,imdb这些不算大众的影评网站不说,包括B站在内,经常出现在大家视野里带有评分功能的社区或者软件,也就猫眼,淘票票,豆瓣。而同样作为主流社区的知乎,虽然在评分上参照了猫眼,但是却增加了“知友推荐”功能,通过统计有多少用户点赞这部作品,形成一个类似于打分的效果。 只是喵0将上面几个经常使用的平台做下分类,就会发现这些社区虽然都带有打分功能,但是本质却为形同陌路的两个“世界。” 一类可以认为由B站,豆瓣,知乎这样的社交平台构成,一类则是猫眼,淘票票在内的院线片软件。或许你会说:“喵0,这些软件不都是大家看完作品后,上面进行打分的工具吗?” 然而前者与后者最大的差异是:前者如豆瓣等平台根本不会和购票绑定在一起,它们可以归类为网络社区。而后者猫眼等软件本质却是在卖票,以院线片为核心提供观影服务。换句话说,虽然它们都拥有打分功能,然而社交平台是将打分机制当成一个主体社区功能在使用,卖票软件完全是作为一个附属品,毕竟以商业化为主,动机是不一样的。 简单的将这些平台划分后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虽然它们都拥有打分机制,却在不同的动机下,至少区分了三种用户。 第一种对应着大部分的观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闲暇时间找一部影片来消遣放松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们并不会对电影,动画等艺术作品有特殊的爱好,完全是因为娱乐心理驱使他们完成这个动作。这样来说的话,等到看完一部作品之后,也就停留在“看完就看完了”这种情况中。 而猫眼等平台的打分机制恰恰迎合的就是这类观众,因为方便。前面提到这些平台本质是用于购票,而评分为附加产品。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观看院线片采用网上购票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这种强制性不得不使用的情况下,将评分机制捆绑在整个平台中,虽然他们属于“看完就完了”那类,但是瞄了瞄发现购票软件旁就可以打分,顺手点几个数字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为此刚好完成了这个评价过程。 但是对于豆瓣这类网站就不一样了,它的评分逻辑是必须用户看完某部影片后,专门登录这个网站然后点开影片目录进行评分以及留下自己的观点看法。换句话说,从你进入影院到登录网站进行打分,中间经历的环节太多,相比上面那种捆绑的便利性,大部分把观影当娱乐的观众显然不会做这么麻烦的事情,而愿意去做的则是社区重度用户或者实在是想对一部作品表达看法,属于“看完后必须要发声”这类观众。 喵0想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打分的朋友,就属于“看完后必须要发声”的人群里。这里使用马小褂老师的看法做简单区分。 他将这类观众划分成两类,一个是“大众影迷”,比如喜欢参与一些TOP250之类的社区评选,他们相对于那些去电影院消遣一下的人肯定是有区别的。毕竟他们“迷”这种艺术作品,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喜欢看电影,会专门找电影看,也喜欢去说,去讨论,去发表看法。 喵0觉得登录这些社区平台的大多数用户可以放入这类人中,也就是第二种观众。 而另外一种,也就是第三类观众被称为“迷影人”(cinephile)。这类观众对作品更加痴迷更加专业,甚至他们很多本身就是专业人士。他们把作品当成信仰,对电影理论,技术和历史有着异乎常人的求知欲望,他们耗费了大量时间了解这些,去当成学问专研。 当然了喵0区分这三种观众:娱乐向,大众影迷,迷影人。两种平台:商业软件,网络社区。并不是说哪一类有优越性,毕竟不能强求所有人都要为电影,动画等艺术作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但是关键问题,就算不同平台对应不同观众有如此明显的区分,但是仅仅因为都拥有打分功能,将它们全部放在一起二分法般直接比较,进而区分谁好谁坏,谁客观,谁不公正,显示出优越感而不去考虑它们有的是购票平台,有的是社区,面对观众不一样,自然评分标准严格度不一样等等这些因素,却总是想直接分个平台好坏,本身就有些荒谬。 这还没有考虑商业利益后人为的各种因素。只是将几个网站评分放在一起直接比多方便,想那么多背后的受众面,网站定位干什么。然而这些恰恰就是现在抨击各种平台分数乱象的根源之一。 当然了即使平台定位不同,最终显示出的评分逻辑,标准,数值不一样,但是最后使用这个功能的还是观众。我们会觉得打分不公正,不客观,甚至会产生厌恶感,其实都出自于成千上万使用功能的人吧。 如果探究每一个评分观众的心理肯定是一个不可能的过程。不过大概看出大家打分中出现的逻辑还是可以的。 放下“水军”这样的话题(毕竟给钱什么事情不能干呢?)以及有些人对作品本身抱有敌视和立场(吴京和《流浪地球》就是典型例子)不在文章中讨论,大部分观众打分的过程可以完全看成“投票”这种方式。。 举个例子,在美少女游戏改编的动画《爱,选举,巧克力》中,大岛裕树参选学生会长写下了一堆要吸引其他学生眼球的方针,然而却被当时的会长毛利夜云全部否决了。道理很简单,因为其他学生不会把所有方针一项项看完之后仔细思考最后得出一个综合分数,来判断男主作为会长候补的好坏,毕竟太麻烦,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事情。 所以夜云给出的建议就是选择一个其他学生关注的焦点就可以,只要一个,在动画中就是“废部”问题。 大家应该也发现,即使在三次元里很多候选人他们的想法虽然相当多,但是最后抛出来的却是最能引起大家共鸣和兴趣成为焦点的那一个,就像特朗普当年只喜欢说给美国公民增加就业话题,其它的基本只字不提一样。这就是“投票”中最基础的观点:投票是投票者选择偏好的过程,选择的只是那个被抛出来的观点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去整体客观的思考问题。 这与观众们在网站上打分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你会发现这件事情很奇怪。虽然大部分的评分网站都在不停的宣传希望大家发自内心公平公正去评分,但是却少有一个完整的评分标准供参考,只有单单几个填写分数的地方。 是不是很像上面说的投票,影片就如同网站上的候选人,想弄出一个完整评分标准,从剧情,到导演,到镜头等等,先不说观众是不是都了解这些,就是了解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太麻烦了,而你想让观众自己做一个客观的评分表就更是天方夜谭。所以在一切皆无的情况下,观众只能选择影片中的焦点,让人在意的地方,也就是偏好,围绕这个偏好是不是满足自己来进行打分。 也就是打分机制本身就否定了大众客观评价的可能性,选择的永远是影片中最吸引人的偏好,而不是整体去考量。这样就可以解释我们现在很多打分过程的问题。 比如B站,B站原来的评分功能被称为全看厨力,角色论。一个角色塑造的是否萌,好不好,能不能被大家应援,是否可以成为“老婆”,是很多评分者的偏好。而作画好坏,内容好坏,只要是还可以就行。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季新番《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这番开始并不是特别突出,在书记跳舞之后人气却直接飙升,除了很多人刷出“想办法要把这个女人娶了之外”,更重要的是评分直升9.9分。即使大家会说B站评分本来会略高,但是公认神作“EVA”也才9.7分。 这并不是贬低“辉夜姬”毕竟也很不错。只是“EVA”各项成就显而易见,两者相比也不至于评分落后吧。 然而9.9分却是符合B站逻辑的。对于B站大部分观众来说,厨力的确是很多朋友心中压倒其它评价标准的偏好,只要有番剧正中这个偏好,有值得厨的地方比如书记,那么自然评分会被提高。相比之下豆瓣虽然也打出了8.8的高分,但是明显对于豆瓣用户不仅考虑了厨力,还从其它出发点对影片进行了考量,也从其它角度发表了看法,于是站在不同偏好下的观众互相指责的场面就出现了! 当然无论从哪种偏好出发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没有好坏! 偏好问题不可能因为机制的改变而改变,就如同花钱雇佣“水军”也是防不胜防一样,单从“投票理论”来说,全世界的学者们研究了漫长时间也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而被称为大众网站里较有参考性的豆瓣,设立了那么多门槛,改变了那么多次算法也是无济于事,你无法了解到每一个观众到底是从哪个偏好打出的分数,而算法能够统计的无非也就是几个数字而已。 不过整体上来说,无论是哪个程度的影迷,他们的偏好应该都符合下面这样一个宏观标准。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之后,最容易获得的评分偏好是人设与剧情的好坏,因为觉得这个故事里人物塑造的是不是符合自己心意,剧情是不是优秀,几乎是每一个有认知的人都会拥有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写评论文章时为什么喜欢从故事出发的原因。 其次是配乐,镜头等等涉及到作品专业性的东西,在这里一般“看完了就完了”的那批娱乐观众大部分都不会以此为偏好打分,因为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还需要和大量影片做对比。 最后一点就是作品的艺术感,甚至还有哲学空间,这已经达到一种学院派的高度,所以仅仅只有相关的评论者们才会考量。 你看,这样简单划分就有三种出发点进行打分,一部作品如果能符合这三点都称心如意,大家的观点或许还能一致。然而大部分的商业片能做到其中之一就算成功,对于以剩下两个不算成功做出发点打分的观众是不是就会觉得评分不公正不公平。 前一段时间上映的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就出现了从故事剧情出发,从镜头出发,从艺术感出发三类观众激烈的碰撞,最后使得大家都愤愤不平,而整部作品的好坏现在也是争议极大。不过这还是好的吧,因为把大类进行细分的话,比如有人从剧情偏好出发觉得影片不错,有人又觉得很差,是不是也要互相指责没有欣赏水平呢? 在没有量化打分标准下,采取偏好制度,在网络上“不打架”才是真正奇怪的事情!但是量化面临的阻碍又很大,所以这件事相当的伤脑子。 不过,就算是从偏好出发进行打分,观众多少还是理性的,但是往往在你准备写下分数的一瞬间,因为其他人先期的评价好坏,又莫名的被感性支配了。 所谓的网络节奏其实和“病毒营销”并没有太大区别。现在的各种艺术作品在我们看到之前并不都是黑箱的情况,对于电影来说,它们在公映之前会有点映的问题,也就是提前邀请一部分人来观看,然后为整部影片奠定基调。《流浪地球》就是如此,在北京开过点映场,邀请的都是各种媒体人。 问题在于这种点映模式邀请的基本都是带有盈利性质的影评人。他们先于观众观看完影片后就会设定一个大概的评价范围,对于《流浪地球》来说就有“4星打分保底”,“国产硬科幻元年”等等的先行预设,之后就会在影片公映之前将这些观点放在各大网站上,供大家参考。 对于动画来说也是如此,先不论放出的官方PV和宣传消息。因为很多番剧是由轻小说或者漫画改编,所以对于本来看过或者阅读过原作的观众们自然就会对作品好坏提前预判,并把是否安利的观点放在网络上。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大家看到作品之前已经有了预期评价,好还是不好,好在什么地方,或者哪里不行,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带着这种信息去观看作品,即使能够从自己的偏好进行打分,对于评分较低的观众们,看到网上已有的预期评价相当高,特别是因为这种提前宣传慕名而来的观众,就会感觉自己是不是上当了,根本不是这回事。出于想把成千上万人的分数纠正到与自己心里一致的想法,便会无限放大低分理由,这样肯定会比什么都不知道直接观看影片打出的分数还要低很多,毕竟不用大量的低分是无法把分数平均下来的。 《烟花》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因为开始的先期宣传给观众一种“君名”的幻想,之后整部影片的制作水平可能并没有那么高,这样的落差感自然要比直接观看影片不和“君名”做对比的观众大的多,那么分数之低是可想而知的。 反过来,网上预期评价比较低,但是你看完后感觉还不错的话,这种想拔高分数纠正到和自己心里想法一致的冲动也是雷同的。所以喵0才在上面说,即使从偏好出发的打分已经不算公正,但是至少是理性的,然而很多被统称为“节奏”的事情发生后,即使这样的理性都不能保持。 为此“党同伐异”的事情频出,“我打低分是因为我看得多,你们打分高是水平有问题”等等话语就出现了。 当然,我们没有很好的办法杜绝这些事情吗?基本是不可能的。即使通过各种限制和优秀算法防止诸如标新立异,带这种预期“节奏”的问题(这种情况网站会付出巨大甚至是致命的代价),然而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你想让观众保持理性甚至是进一步的保持客观,那么你必须要观众足够认识到打分的重要性,也就是责任感,他们才会权衡利弊。 这是很荒唐的,赫希曼(德国发展经济学家)曾对此有一个有趣的表述,他认为“当退出成本提高时,发言权的重要性才会随之增加。” 换句话说,除非你认为在网络上给某部作品打分,你不去参与或者不去好好参与的话,就会因为其他人左右而导致你不利的局面,这种利益攸关下比如会让你损失掉钱等等的,那么才会驱使大多数人感到责任感和重视起来。 显然这对于评分是不可能的,它和你有什么利益攸关呢?无非是你打的分数对于整部影片的创作者和后来的观看者们有巨大的参考价值,然而这种太过于空洞的“宏大愿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又没有什么意义! 文字较多,所以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