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速记(vol.1)_色彩的隐喻、“完美”的局限

2022-5-16 18:59| 发布者: Hocassian| 查看: 63| 评论: 0|原作者: 优质专栏UP主文章精选

摘要:
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2019-10-9-21-52-43-77487694145200-卢诗翰的个人空间 - 哔哩哔哩 ( ゜- ゜)つロ 乾杯~ -采集的数据-后羿采集器.html

标题

电影速记(vol.1)|色彩的隐喻、“完美 ” 的局限

标题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54570

meta-col

电影

view

2122

like

18

comment

1

time

2018-5-6

作者

魔鬼的赞歌

头图

正文

「电影速记」是我的一些电影短评,以细微观感为主,电影分析次之,不会是长篇大论的影评,而是一些片段的集合,希望能给大家观影带来一个情绪的切口。

实话实说,虽然是片段,写的内容却没少用心思,思路散漫,却都是真情实感,当然也希望得到一些关注,作为写下去的动力了。

每月写一篇,这是第一期。


一、色彩的隐喻,黑白的质感

——《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应该是我近几个月里看过的最好的电影。这种偏爱与对那些名家大导电影的叹服不同,不是那种远距离的欣赏和推崇,而是一种让人陷进去的如空气一般的独特氛围。

黑白色彩的电影画面是具有魔力的。黑白既是颜色,又非颜色——我们大可以把黑白当成纯粹的光暗变幻。黑白的画面缺乏其他电影所带来的那种「模拟真实」感,无法用斑斓色彩来表现「混乱」「现实」,而是明显给人一种抽离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黑白色彩却也同时勾出影像的真正质感。这种高清晰度下饱和度的缺失,其意义不同于老电影硬件限制下色彩的缺失,而是可以带有更多的情感力量。

《大佛普拉斯》里底层人的世界永远用黑白镜头表现,而老板的行车记录仪视频里却是色彩斑斓,这个明显的隐喻带有几分残酷:


这不是一部看完之后能给人带来很好的观影体验的电影。对比强烈的露骨的画面、对他人生活真相的残忍曝晒,一眼望到头,幽默也变成了让人笑不出来的沉重。《大佛普拉斯》只想把社会的某个层面用戏剧化极强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这其中,那些故事中挣扎着为了活下去的人,内心世界被封存了起来,无人去理解或在意。

他们在电影中张大着嘴看着老板色彩斑斓的生活,我们看着电影影像里他们的可怜可悲。最后回过头来,觉察到能够与我们自身的生活产生多少共鸣,整部电影才得以画上圆圈,是悲是喜最终才得以结局。

电影不太和谐,大陆应该是不可能公映的。推荐大家自己找来后,找一个燥热的夜晚,一个人静悄悄地观赏吧。

二、大制作工业电影的“完美 ” 局限

——《寻梦环游记》、《大世界》

之前在给公众号供稿时,我写过一篇以《大世界》为切入口的文章,写到了国内外票房大卖的动画电影的共同特点。

这些动画电影的优点都是多层次、可供不同人群欣赏传播的。皮克斯等等美国动画工作室逐渐掌握了“能让所有人满意”的剧本模式,让各种类型电影的卖点糅合成一体,最终打造出类似《寻梦环游记》这样的完美动画大片。

而《大世界》之类的特点鲜明的作品,小众也是必然结果。


同类动画电影如《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都给我同样的感觉。诚然,它们都是好评如潮的优秀作品,我本人也非常享受观影的过程,但过了一段时间稍作回味,品到的却多是套路化。

故事开始到结束,这几部电影都曾让我由衷感动,但那些包装精良的冒险故事,恰到好处的幽默桥段,甚至是你我都爱看的完美结局,该有什么,就必然恰到好处地出现,这些就是完美的缺憾。

这种工业化对国内而言,尚且是一种只能仰望的产业水平,但以一个影迷的角度来说,却不免产生一种类似“遗憾”的情绪。

为了赢得全年龄层、各类人士的喜爱,这些电影做到了极致,从表及里,都值得你我买票。但我所谓“遗憾”,也是因为基于商业目的的取舍所达成的完美,是“产品”的完美,而非艺术的完美。

当然,我本人给上述三部美式动画都给了五颗星,对它们其实是完全的赞许态度。这段文章这种钻牛角尖的心态,自然不会有任何价值存在,仅仅是一个影迷矫情的牢骚罢了。

《大世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一部「作者电影」。它粗粝又张扬、给人的观感僵硬而粗糙,对电影院而言,局限性相当强。票房仅仅几百万的结局,也基本侧面反映了这部电影的小众。

《大世界》的导演刘健,一个人包揽了动画几乎所有工作,如果不是机缘巧合,这部电影其实很难出现在主流市场。金马得了奖,彩条屋投了钱,最终也不过是在大陆院线里短暂登台,还没发一声响,就灰溜溜地赶紧下台了,没人卖力吆喝,更没人下跪片求排片。

这类「作者电影」,特别是动画片,最大的价值其实也就在于它们的粗粝和张扬——没有精心打磨讨好大众的痕迹,能够从电影中得到多少东西,更多的是由观者自己决定的。

说到这个话题,我想起当年那部《李献计历险记》的动画短片。这些用热情和真心做出来的东西,特别容易激起人的共鸣,仿佛能看到作者罔顾其他的纯粹动力,使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一个人「开始」做一件事,做成了对自己而言就是成功,而如何去讨他人喜欢,其实倒也没那么重要。

三、科幻、哲学交汇的美感

——2001太空漫游、攻壳机动队

我去年挖过一个坑,文章叫做《人工智能的叛变》,那时候正好看完美剧《西部世界》第一季,情绪高涨,但在写完第一篇,准备第二篇的过程中渐渐觉得把握越来越小,至今没有写下文。

对基本理论知识懂得太少,连2001太空漫游、攻壳机动队这两部电影都没有完整看过,却大言不惭地写综合性的科幻电影评论,太不像话了。

《2001太空漫游》于我第一印象看来,其过人之处或许更多在于留白的力量。科幻电影的一个矛盾之处在于,作者往往陷入了永无止境的设定“解释”之中去了,而库布里克的那个时代以及他本人的天才则为《2001太空漫游》带来了不一样的属性。

而《攻壳机动队》的动画版相比斯嘉丽的真人版,过人之处更多在于风格美感和思想上的冷峻之上,这一点的好坏之分,可以参考上文对于动画片大众小众的观点。

真人版不够好,一是细节不到位,也有翻拍主题不好把握的原因。

背后的隐喻和科幻魅力是另一个方面。这部电影我不敢评论太多,一来解读不够水准,二来也想为我挖的《人工智能的叛变》的坑留下更多素材火苗,就不多写了。

至于小标题所说的科幻、哲学交汇的美感,是建立在对同类题材的偏爱之上的。人对于如何“解释世界”不同方向的最终交汇,逻辑与情感、客观与主观的最终融合,我想《星际穿越》或许更能起到代表作用,至于更多的解读,就留到可能的长文章里去吧。

谢谢阅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